胡桥那边的热闹,王武他们可不知道。
胡小梅没什么大事,住了一天院,第二天就出院了。
王武安排人,给接到芒山镇来,住上几天。
买了个院子给他们一家住。
后面打算,让胡小梅的两个弟弟,胡学军和胡学文在芒山镇接着读书。
在芒山镇,自己眼皮子底下,还是放心些。
他们姐姐胡小梅,也要在芒山镇唱片公司就职的。
以后免不了住。
这一家人住下后,当天下午,王武坐着车,过来了。
一家人赶忙出来迎接。
“王总,你来了。”
胡秉章一脸感激道。
他的老伴儿,同样的心情。
两个孙子胡学军和胡学文,都像遇到了亲人般,脸上满是笑容。
胡小梅的脸上,更是多了几分惊喜,仿佛在盼着王武过来。
“怎么样?这里住的还习惯不?”
王武问道。
“习惯,习惯,谢谢你,王总。”
胡秉章连声道。
“谢谢你,小武哥。”
胡小梅声音温柔地说了句。
“谢谢你,小武哥。”
胡学军和胡学文两兄弟,也跟着道。
王武脸上露出笑。
“不用客气,住的习惯就好,来到这里不要见外,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跟我说,或是跟我的人说,他们会给你们安排好的。”
“嗯嗯。”
这个院子,相比于刘家姐妹之前住的院子,还要大一些。
不过地势没有刘家姐妹之前的大院好。
那边离街道相对较近,这个大院,快到农村了。
但王武住的粮仓大院,就离镇上的街道很远,这个大院夹在街道和王武的粮仓大院中间。
反倒是离王武家的粮仓大院,要近一些。
这也是决定把他们安置在这里的主要原因。
“王总,吃饭了没有?要没吃,我去给你做些来。”
奶奶贴心地王武道。
王武摆了摆手。
“奶奶,我吃过饭来的,你们也都吃过没有?”
“吃过了,吃过了。”
“嗯,我已经给他们安排了,今天下午,就有人过来给你们安装电话,还有电视机,这样你们的生活,就更方便了。”
王武说道。
“王总,使不得呀,您帮助我们,给我们住的地方,就让我们很感动了,怎么还给我们安装电话和电视呢?”
“我们可受不住啊,就这,我们都想给您磕头谢恩了。”
胡秉章老两口,动情道。
王武赶忙拦住。
这老头可不是嘴上说说,他真给磕头。
昨天在镇上的时候,他冷不丁地给自己磕了一个。
自己这小辈,哪受得起长辈磕头啊。
这不折寿嘛。
“爷爷奶奶,你们都别客气,安心在这里住几天,我先来安排三个孩子的工作和学业,等都安排好了,再带你们回去看看。”
王武对老两口道。
等把胡小梅她们三姐弟的事安排好,得带他们老两口回去一趟。
不然他们放不下心。
他们这一代人,对故土的执念很重。
不过他们三个孙女孙子都在芒山镇,儿子又没了,他们肯定还会回到三个孙女孙子身边的。
“嗯嗯,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太感谢你了。”
胡秉章再次动情道。
“王总,进屋喝杯热茶吧。”
奶奶说道。
“不必了,爷爷奶奶,我这趟过来,是来找小梅的,让她跟我去趟唱片公司,跟她聊聊未来规划的事。”
王武说道。
一听是工作上的事,爷爷奶奶哪敢怠慢?
连连点头。
“嗯嗯,麻烦你了,王总。”
奶奶跟孙女交代了一句:“小梅,好好听你哥的话,他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老人又不懂唱片公司是干嘛的。
只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在他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拯救了他们一家人。
现在还在资助三个孩子。
心中充满了感激。
自然是要让三个孩子,多听他的话了。
胡小梅乖巧点头。
“嗯,知道了,奶奶。”
随后看向王武。
“小武哥,咱们走吧。”
“好的,爷爷奶奶,学军学文,我们走了。”
王武给他们打招呼道。
“嗯嗯。”
一家人送到院门口,看着两人坐上车,目送着他们离开才回去。
学军和学文心情很好,来到新的环境,新鲜感也足。
跑去忙他们的去了。
老两口去厨房收拾下。
中午吃的饭,碗筷子盘子刚拾掇到厨房,还没洗涮。
二老脸上都满是欣慰。
“唉,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啊!咱家振威还有儿媳刚出事的时候,我天都塌了,天天担心这三个孩子的以后,真没想到啊,咱遇到好心人了!”
爷爷坐到锅灶前,点起火来,感慨地说了句。
现在天冷了,碗筷盘子的,都带着油,凉水洗不干净。
那冰凉的水,还冻手。
他们老一辈的,都是把这些碗筷盘子,放到锅里,倒上水。
把水给烧热。
这碗筷盘子上的油,遇热就会融化。
再用丝瓜壳子给洗涮干净。
听着老头子的话,老伴儿跟着点了点头。
脸上既开心,又庆幸。
“你说王武这孩子,在镇上是做什么生意的?怎么那么有钱,还那么有势?看着他也不像是当官的啊,还那么年轻,瞧着比咱家小梅,也大不了几岁。”
奶奶问爷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