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珊王朝的消息传来,并未对大隋造成什么影响。
大隋的变革,仍旧是井然有序的进行着,马展虽然下令调遣兵马,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战斗做准备,却没有操之过急。
如果萨珊王朝不能做出明智的决断,马展自然要改变出兵的计划。
在不需要考虑救援萨珊王朝的情况下,大隋自然无需着急出兵,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何日出兵镇压李唐。
这一日。
杨林再度来到镇国王府。
在他手中,拿着的是工程院最新收集的信息,这是近日以来,各地工匠,乃至于不少读书人所钻研改进的新玩意。
这里面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只见杨林有些感慨的说道:
“如今工程院的推行,确实是卓有成效,各地都有东西送来,但如此多的器物,也不知道哪些才是有用的。”
现如今朝中之事,基本上都是由杨林负责,马展最多就是提出建议,然后做个甩手掌柜,并不会理会太多。
所以在杨林看到工程院送上来的汇总清单之后,只觉得一阵头疼,这里面的东西,他是实在是看不明白。
正因如此,杨林才会找上门来。
反正工程院之事,是马展提出来的,那就让他好好看看吧。
听得杨林之言,马展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哑然失笑,接着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让儿臣看看吧。”
说着,马展便是从杨林手中接过了那份清单,他的目光在上面飞速扫过,这上面罗列了林林总总上百种东西。
也涉及到很多方面,也难怪杨林会觉得头疼了。
哪怕是马展自己,真要一个个研究下来,也不知要耗费多久时间。
所以他也只是粗略的查看着。
想要直截了当的从中挑选出一些有用的东西,那自然是看马展熟不熟悉。
如果他能够在里面看到一些熟悉的名称,那就意味着,此物必然传承到千年之后,为华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过马展片刻时间的查看,他很快从清单之中挑选出几样东西,这里面就包括了单牛犁,以及改良水车等等。
这些都是实用发明,对大隋农业的发展,有着不小的作用。
虽然在之前,马展和杨林说过,一个国家想要繁荣发达,商业贸易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对于如今的大隋来说,农业也是不容忽视的。
只是以单纯堆积人口,来增加粮食产量,显然是适得其反。
还是要改良耕作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这才是重中之重。
而此刻,这耕犁和水车的改进,无疑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农业发展,能够让百姓耕种更加便利,粮食收成大幅度增长。
包括其他几项技术也都差不多。
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大隋的发展,就说明是好东西。
至于名单上其他的东西,也不是被马展否定了,而是需要更多的验证和观察,才能确定其效果,做出最终的判断。
因为马展对这些东西并不了解,他也不会三言两语就妄下定论。
万一这其中,当真有什么至关重要的发明,只是在此之前,并不曾出现在史书之上,所以被人遗忘,而今却因为他而埋没。
那就太尴尬了。
本身马展让杨林建设工程院,就是希望推动大隋的技术发展,让大隋百姓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件事情不能依靠他一个人,同样也不可能全部交给杨林来处置,还是要选拔出更多的人才,让工程院进入正轨,能够向前正向发展。
在确定了答案之后,马展立刻转过身来,他看向杨林说道:
“父王且看,这耕犁和如今的二牛犁不同,已经从二牛抬杠变成了单牛犁。
如果此物的耕作效率,当真能够达到这上面描述的程度,对我大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接下来,百姓耕作将会变得更加轻松。他们所能耕种的面积,也将大幅度增长,这才是对我大隋有利之事……”
马展侃侃而谈,阐述着自己的想法,而在他前方的杨林,也是不住点头,接着郑重其事的说道:
“原来如此,本王记住了,若非有工程院,本王当真不知道,世上竟然有这些东西。
既然这单牛犁和水车等物,对我大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王绝不会让它们埋没于此的。”
随着杨林信誓旦旦的表态,马展却是平静的说道:
“这些技术必然不是一时出现的,而是天下的百姓根据自己的经验,乃至于他们自己的需求钻研而出。
如果想要让大隋走的更远,那就不能止步于此,还是要有更多的发明创造。
同时,这些实用发明也只是基础而已,后面还是要更多的深入理论研究,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正所谓一样通,样样通,很多东西只要能够摸清其中的理论原因,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可以说,工程院的职责除了整理这些民间的技术,更是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向前。引领大隋的技术进步。
这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大隋齐心协力,共同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否则的话,工程院的存在,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虽然杨林还无法想象,马展所描绘的场景,但他可以确定,工程院存在的作用,绝对非同小可。
而他作为大隋靠山王,自然也有责任和义务,做好自己的事情。
很快,杨林信誓旦旦地说道:
“展儿你就放心吧,随着消息传出,如今有许多读书人,都想要前来参加工程院考核。
这些人里面,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在科举之上,难以取得成就的读书人,但他们绝对不是庸碌之辈。
或许他们在这条路上,也能取得成就。”
在杨林讲述的同时,他脸上也是浮现期待之色,他希望工程院能够尽早步入正轨,希望大隋能够变得更加强盛。
听得此言,马展很快点头答道:
“父王放心吧,这一天不会太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