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挥席旁边踱了几步后,陆诚感叹道:“这576名幸存的职工,人数虽然算不上多,但结构相对完整,关键岗位也算是火种尚存,简直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他们是真正的火种,每一个都是人才,千金难买的人才。”
激动过后,他再次将目光转向李海林,问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老李,这些人现在的安置情况怎么样,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如何?”
闻言,李海林不假思索的开口,显然早有准备:“首长,您放心,在初步识别出他们的铁路职工身份后,管委会就启动了重点人才保障预案。这部分幸存者及其幸存的亲属,已经单独安置在了一处营地中,还为他们配备了专门的安保力量。”
“在进入隔离区之前,我们协调医疗中心派出医护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初步体检。他们的普遍问题是营养不良,以及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失眠等应激反应,但未发现严重器质性病变或急性传染病。
总体来说,这些人的身体底子还在,基础健康状况是可控的。只要给予充足的营养补充和必要的医疗护理,加上一段时间的休养,身体机能的恢复速度会比较快。
在隔离观察期间,心理干预小组也会进驻营地,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稳定情绪,重建安全感。
物资方面,我已经告知后勤部门,按照优先保障级别来,他们的基础口粮配额会上浮百分之十五,并额外为他们补充高蛋白营养和维生素,确保他们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体能。”
“好,做得好。” 陆诚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之色:“考虑得太周到了,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前头,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
说完之后,他的目光扫过付金年、何志刚,最后又回到了李海林身上:“各位,时不我待,既然有了人才,那就立刻行动起来,按照上次大会上定下来的铁路重启预备方案来执行。
我决定专门成立一个铁路恢复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亲自担任组长,牵头抓总。老李,你熟悉情况,担任副组长,负责整个领导小组的日常运作、跨部门协调和所有的后勤保障工作。
薛兴明分管交通工作,把他也加进来,任副组长,主要负责具体技术方案的实施。
同时,立刻从管委会下属的工业、交通、教育等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架子要尽快搭起来,人员要迅速到位,以最快的速度,把工作开展起来。”
“至于任务目标嘛,第一,优先确保现有576名铁路职工及其家属的绝对安全和生活保障,要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力量,彻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尽快投入到铁路运输恢复的工作中来。
第二是立刻着手从现有其他幸存者中筛选一批身体健康,学习能力强,有机械操作、电气维修、土木工程背景的年轻人,作为铁路技术学徒工进行培养。
初期规模先定2000人,由这些幸存职工们担任老师,采用一对多的模式,带着他们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尽快培养出一批基础人才来。
第三则是由海林同志牵头,立刻组织现有核心技术人员,着手制定一个分阶段的铁路重启计划。目标不要贪大求全,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哪怕第一阶段只是恢复一段几十公里的区间运行,意义都无比重大。”
李海林立刻接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首长,关于最先恢复的路段,我建议优先考虑能源供给线,主要是热电厂发电用煤的运输。
现在电厂的燃煤,完全依靠我们组织庞大的运输车队,从百公里外的煤矿进行长途拉运,效费比实在是太低了。
如果能恢复铁路运煤专线,哪怕只是低速运行,对保障电力供应,都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老李的建议提的非常好,深得我心。” 陆诚点点头,肯定了李海林的提议:“能源是咱们生存的命脉,强化电煤运输,尤为重要,确实应该作为第一阶段的计划核心。”
紧接着,陆诚的目光投向了何志刚:“老何,之前我们为了搜救散落的幸存者,不是组建了多支特遣分队吗?你看着抽调几支队伍,让他们去兰州站、兰州西站、兰州西机务段、河口南编组场等地,尽可能的搜集有用的资料。
像铁路技术图纸、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手册、备件仓库位置等信息和资料,一个都不能放过,全都妥善保管起来。”
陆诚部署完成后,几人纷纷领命,准备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李海林转身要离开前,陆诚叫住了他:“老李,回去告诉那些铁路精英们,他们的价值,我们懂,他们的家人,我们保护,请他们务必养好身体,等近期的战事结束,我亲自去看望他们。
同时,你告诉他们,在制定重启计划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有什么想法,放心大胆的提出来,不要有任何顾虑。
能立即保障的,我们绝不含糊,优先供应。暂时不能提供的,也要把需求列清楚,一步步去解决。”
“是,首长,我一定一字不差的把您的决心和关怀,带给每一位铁路职工。” 李海林答应一声,提上公文包,快步离开了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