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静静地停靠在港口,150 名海军士兵在张志成带领下留在这里。
这些士兵们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他们需要耐心等待装运物资以及对舰船进行一系列的维护工作。
这不仅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更是对他们专业技能和耐心的考验。
有些购买的物资和车辆并不在港口,而是需要从其他地方通过火车运输过来。
这意味着整个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的协调和安排,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延误。
陈哲给这些人发了30美元一个月的工钱,让他们在这干活,而且包吃包住。
根据目前的进度,陈哲预计船队要到 6 月中旬才能正式启程回国。
这个时间虽然有些漫长,但大家都明白,只有确保所有准备工作都万无一失,才能保证航程的安全和顺利。
在陈哲他们焦急等待的同时,中国国内却并非风平浪静。
许多重大事件正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生着,这些事件或许与陈哲他们的行程并无直接关联,但无疑会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早在 1946 年 1 月的时候,在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的呼声中,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协商,会议最终通过了政协决议案,双方一致同意在和平建国纲领的框架下,共同努力实现民主宪政。
然而,就在这个看似充满希望的时刻,国共双方之间的矛盾却逐渐激化。
首先是政协宪草问题,双方对于宪法草案的内容和制定方式存在严重分歧,无法达成共识。
接着,东北接收问题也成为了双方争执的焦点。
国民党方面坚持要全面接收东北,而中共则认为应该按照政协决议案的精神,进行公平合理的接收。
2月份,一场反苏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爆发。
这场运动表面上是针对苏联在东北的一些行为,但实际上却是国民党内部一些势力借机煽动民众情绪,企图破坏国共合作。
这一事件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国共关系更加雪上加霜。
3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宪草修改提议案,这一提案对政协决议案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了修改,引起了中共方面的强烈不满和激烈反应。
中共认为这是国民党方面对政协决议案的公然违背,是对民主宪政的破坏。
4月,蒋介石就东北接收问题发表了讲话,他强调国民党对东北的接收是合法的、必要的,并且指责中共在东北的行动是“破坏国家统一”。
这一讲话引发了中共报纸的猛烈攻击,双方的舆论战进一步升级。
与此同时,国共双方在东北的军事冲突也逐渐扩大。
1946年4月15日,中共军队在苏联红军撤走长春仅仅一个小时后,突然发动袭击,迅速占领了长春机场,并进而占领了整个长春。
此后,中共军队紧随着撤退的苏联红军,接连占领了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地。
随着中共在东北的军事行动不断取得进展,国共两军在四平街、长春等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东北地区,局势正以惊人的速度恶化,战争的阴影如厚重的乌云般笼罩着这片广袤的土地。
人民的生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影响,他们在恐惧和不安中艰难度日。
时间来到 5 月下旬,国军在四平街取得了关键胜利,成功击溃了解放军,并相继占领了四平街和长春。
这一系列军事行动让国军士气大振,同时也给解放军带来了巨大压力。
就在此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特使马歇尔紧急介入,他强烈要求国共双方在 6 月初停止敌对行动,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然而,尽管停战令已经下达,但双方在停战期间却因江苏北部政权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互不相让。
这场关于政权归属的争执使得谈判陷入僵局,最终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的成果。
双方的矛盾愈发尖锐,紧张气氛不断升级。
到了 6 月下旬,战火终于在关内中原地区再度燃起。
国共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一场残酷的内战正式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菲律宾也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时刻——独立。
1945 年 3 月 3 日,美军成功光复马尼拉,这座城市重新回到了菲律宾人民的手中。
麦克阿瑟将军随即恢复了菲律宾的自治政府,然而,此时的菲律宾正处于权力交接的关键时期。
奎松总统已经不幸逝世,副总统奥斯梅纳接任总统一职。
而麦克阿瑟将军则在背后扶持了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罗哈斯。
罗哈斯曾与日本人合作,但同时又与美军谍报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被任命为参议院议长,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
阿奎纳多被捕后,被指控与日本人勾结,罪名严重,因此被囚禁了数月之久。然而,幸运的是,后来他得到了总统的特赦,最终获释。
同年 7 月,在美军的协助下,菲律宾自治政府成功地接管了国内的统治权。
这一事件标志着菲律宾在政治上的重要进展,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年 10 月 24 日,菲律宾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它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成为创始会员国之一。
这不仅是菲律宾国际地位的提升,更是对其国家主权和独立的认可。
同年 11 月 10 日,是《泰丁斯·麦克达菲法案》中规定的菲律宾结束自治的最后限期。
美国总统杜鲁门明确表示,他将遵守承认菲律宾独立的诺言,这给了菲律宾人民更多的信心和希望。
同年 12 月,美国国会宣布菲律宾将于 1946 年举行独立前的总统大选。
这一决定引起了菲律宾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各个政治派别都积极参与竞选,争夺总统宝座。
最终,在 1946 年 4 月 23 日,自由党候选人曼努埃尔·罗哈斯以微弱多数的选票,成功当选为菲律宾自治政府的最后一任总统,而季里诺则当选为副总统。
在同一时间,陈哲通过电台与在永乐岛的张铁等人取得联系,并传达了他的指示。
他要求张铁立即组建临时政府,以应对当前局势。
此外,陈哲还安排王伟秘密运送军火到永乐岛,以增强永乐岛的防御能力。
为了推动永乐岛的独立进程,陈哲决定抽调人员组成永乐岛建国谈判团,前往美国与相关方面进行商议。
这个谈判团将代表永乐岛的利益,争取国际社会对永乐岛建国的支持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