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年2月李靖汇合李蹟于阴山,随即率万余骑兵奔袭铁山击溃突厥的后卫部队,随后派领部将苏定方率200精骑夜袭颉利牙帐】
【时大雾弥漫,苏定方一马当先,挡者皆废,斩数十人,突厥军大乱根本不知道来了多少人,颉利见唐军杀至,肝胆俱裂,仓皇北逃】
【李靖率主力随后杀至,突厥军群龙无首四散而逃,唐军斩首万余骑,俘十万,获牛羊数十万!】
【颉利北逃过程中收拢溃兵带着残部万余人逃至碛口,又遭李蹟伏击】
【突厥军大败,颉利仅剩十余骑西逃至突厥苏尼失部,李道宗领兵至,苏尼失只能交出颉利投降唐军】
【至此给李世民带来奇耻大辱的东突厥颉利可汗,被生擒至长安献舞】
【东突厥灭!】
天幕上如羊皮卷轴般古朴的地图上,代表着东突厥的地盘被一只手轻轻一挥抹去,随后被红色的颜料涂满,一个唐字显露其中。
这个地方彻底变成了大唐的形状。
汉武帝年间。
“生擒颉利!”
“生擒!”
“献舞!”
刘彻看到这里的时候羡慕的眼睛都快要变成柠檬了!
他的两位大将,卫青、霍去病,虽然也打的匈奴抬不起头,打的漠南无王庭,打出了汉室的威风,打断的匈奴的脊梁。
甚至打出了饮马翰海,封狼居胥的成就。
但即便打的这么好,也没能生擒匈奴的单于!
单于的叔父、儿子什么的倒是抓了一大堆!
“去病!去病啊!”刘彻看向了霍去病。
“臣在!”霍去病抱拳朗声道,“请陛下放心,如下次作战,臣定当生擒匈奴单于献于陛下,不让大唐专美于前!”
“定让后人知晓,我大汉绝不弱于大唐!”
“好好好,这话别人说朕不信,但你说,朕信!”
“朕等着那一天的到来,朕到时候亲自给你庆功!”
刘彻看着霍去病眼中说不出来的满意,他有卫霍在手根本无需羡慕任何人。
特别是去病,他才二十四岁!
他的人生才刚刚起步,这一世他会比任何人都要耀眼!
霍去病一对剑眉倒竖,看着天幕死死捏住了自己的拳头。
他不仅要为陛下争光,更要向后人证明自己,他霍去病不差任何人!
不会像他们说的那样只会用奇兵弄险,指挥不了大兵团的作战!
他要证明自己不会弱于韩信,更不会弱于李靖!
“过瘾,过瘾啊!”
“扬我汉家军威,当浮一大白!”
“李靖!好一个军神李靖!这份对于人心的把握简直是神乎其神!”
“他到底怎么把颉利给算的那么死的呢!”
“东突厥!控弦之士二十万!如此强大的部落竟然被一战而灭!实在是难以想象,就此一战便可奠定李靖军神之名!”
“不是,怎么感觉李靖打起来这么轻松啊,颉利好像根本没有发起什么像样的反攻,双方也没有大规模的骑兵对冲,给我的感觉就是李靖一打,颉利就在逃,莫名其妙就赢了。”
“李靖手里面的人不是应该比东突厥要少吗,怎么看起来颉利才是兵力少的那一个。”
“毫无波澜的一场战争,唯一的困难就是行军。”
“这就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看似东突厥兵力更多,但李靖一直能预判到敌人的薄弱处!”
各朝古人简直如饮美酒,还得是汉唐的历史看起来过瘾啊。
【这一战从李靖被任命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到东突厥覆灭,总共才花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此后635年5月,已经65岁的李靖还参与了对西域的战争,西讨吐谷浑,穿越茫茫的荒漠雪山,逼降吐谷浑可汗!】
【此战仅用时四个多月!】
【以至于史官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因为李靖打仗毫无激情可言,简单概括就是李靖出发了,李靖找到了敌人,李靖冲了上去然后就赢了】
【而且李靖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他的极限在什么地方】
【纵观李靖打仗根本就没有什么长时间对峙的情况】
【灭萧铣只用了2个多月,灭辅公祏从战争的前期筹备到结束只用了7个月】
【灭东突厥4个月不到,灭吐谷浑4个多月!】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这么长时间的对外战争,灭国无数却没有影响到国内民生的原因,因为根本没有任何国家能挡的住他们前进的步伐!】
听到这里的时候大唐以前的朝代全都麻了。
他们很久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对于一个王朝一般而言文治、武功只能选择一个。
选择了文治那么武功上必然要落后一些。
选择了武功那么文治上就要根本不上脚步。
如文景时期放弃了对外战争,专心致志休养生息才有了文景之治。
到了武帝时期专注对外战争才扬了大汉军威,武功煊赫一时。
但代价也是十分惨重的,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就是代价。
归根结底,打仗的花费是十分巨大的。
可是到了李世民手中这个规律就不适用了,怎么有人可以一边不断对外扩张,一边还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
之前他们没想明白问题出现在哪里,现在他们终于搞明白了。
原来原因在这里,大唐的对外战争根本就不像他们想象的那般旷日持久,快的不像话!
打的快自然消耗就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这便是李靖为什么可以将自己打进神话的原因!】
【因为他真的强的跟神一样!】
这一刻之前对李靖不服,觉得李靖不如韩信的人也都说不出话来了。
只要是打过仗的都清楚李靖这一串看起来不显眼的战绩,里面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便是把韩信放在李靖的位置也不可能比他做的更好了,甚至于还做不到李靖这样快!
越是波澜不惊越是足以说明领军之人那份掌控全局的本事!
所谓大道至简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