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还要多费些口舌才能让冯霸同意回冯家,没想到他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竟然点头同意:“好。”
一旁的冯昌闻言,瞬间喜笑颜开,“好儿子,爹给你带了好东西,回去拿给你。”
虽然同意回家,但冯霸对亲爹打他的事耿耿于怀,不肯再去拿字给他爹看。冯昌对念书这种事本就不上心,想着,反正大儿子都愿意跟他回家,想看的话让儿子直接写不就好了。
夏温娄和冯昌又聊了些夏柏和冯家人的近况。夏柏依旧是老样子,等明年天气回暖,打算来京城看儿子。
而冯良人逢喜事精神爽,待人都和善不少。冯茂要从云川城护送最后一批嫁妆,过两三日才能到京城。
夏然听说冯茂要来,开心道:“太好了,又可以和茂哥哥玩儿了。”
这次临行前,冯良有交代,冯茂暂时留在京城不必回云川,让他好好跟着景云成和冯落英做事,实在不行,跟着夏温娄也行。现在倒好,夏然直接把人拉到小孩儿堆里了。
冯昌干咳两声:“然儿,你茂哥哥这次来京可能会常住,我打算给他找些正经事做,怕是不能陪你玩。”
“没关系啊,等他得空了,我们再一起玩儿。”
其实冯昌很想说:你俩不是一个年龄段儿的,还是好好跟冯霸玩儿吧。但仔细想想,冯茂的心智跟夏温娄这个同龄人也玩不到一块儿。最终笑着点头道:“好。”
景云成的大婚办的颇为隆重,婚宴当天,除了罗岱外,苏瑾渊的徒弟都到场了。景云成给罗萍也送了请柬,但罗萍有自己的考量,并未亲自去,只以自己的名义备份厚礼托夏温娄带去。
毕竟她和离时间不算久,且孔家在她和离后全部下狱,等流程走完,孔家人免不了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这时候出现在公众场合容易遭人非议。
景云成婚后没多久,理国公便已拟好奏疏,递上朝堂,恳请让长子景云成承袭爵位。
他原本是想等过完年在上书,没想到他把这打算告诉萧氏时,萧氏在府中闹了好大一场。在萧氏眼里,此时再不争,自己的儿子以后就要沦为旁支了。
于是,她不顾景云成新婚燕尔,带着几个儿子直接闯入他院子叫骂,没有半分国公夫人的体面。
此事若是景云成处理,他会去找亲爹理国公评理。不过,有冯落英在,这位新上任世子夫人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一句对骂都没有,径直上前,提刀横在景康脖颈上。
萧氏压根儿不信冯落英敢动真格,接着叫嚣。
下一刻,冯落英的刀便往前送了一分,景康脖颈处当即沁出殷红,顺着肌肤缓缓晕开,在领口洇出一小片深色。
意想不到的变故吓得萧氏方寸大乱,大喊着“杀人了”,让下人快去找理国公来。
理国公来时,冯落英已经把景康放开,萧氏看着儿子被丝帛包扎好的伤口,心都要碎了。
以往,理国公会劝景云成身为世子要大度,不要计较。景云成纵有满心愤懑,也只是去别苑住些日子。待理国公觉着两边气头都过了,会亲自去别苑说几句软和话,这事也就翻篇了。
可惜,冯落英的加入打破了国公府表面的和谐。她一口咬定是景康对他们夫妇不敬在先,让理国公秉公处理,否则她就把景家族老都叫来,说什么也要讨个公道。
这么多年,景云成从未计较过萧氏母子的小动作,他世子的地位稳固,认为太计较显得有失身份。
但夫妻一体,冯落英为他出头,他肯定不会拖后腿,而是从容的站到妻子身前,挡住理国公要吃人的视线,用实际行动告诉理国公自己的态度。
也是那一瞬间,理国公忽然惊觉,大儿子竟在他不知不觉间长大了。那份通身的气度,是由内而外透出来的,浑然天成。二儿子景康这辈子都无法企及。
大半辈子和稀泥的理国公第一次当机立断,让出爵位,对外说的是要好事成双。
虽然一切尘埃落定,但萧氏心中的那口气始终咽不下去,她听从汪夫人的建议,开始装病,点名让冯落英这个大儿媳来亲自侍奉她汤药。
景云成想替媳妇回绝,冯落英却兴致勃勃的接下这个活儿。
从校场回来,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径直去萧氏房里,然后把下人全轰出去,扬言要亲自伺候婆婆喝药。
冯落英有个恶趣味,那便是爱看旁人喝药时那副苦不堪言的模样。她对药理略知一二,看过药方后,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自作主张的往里加了一味黄连。
这么一来,这碗药不仅难喝,气味也难闻。在药烫的尚不能入口时,她捧着药碗凑到萧氏鼻尖前,熏得萧氏蹙眉躲闪,伸手去推。
可冯落英的手腕像是安了转轴,萧氏的手刚碰到碗沿,她便轻轻巧巧往旁边一旋,碗身擦着对方的指尖滑开,转了半圈又稳稳落回原地,依旧在萧氏眼前晃悠。还说药气能养身,让萧氏多闻闻。
萧氏被她缠得没了力气,只能恨恨地别过脸。
等药温终于降到能入口,冯落英却突然伸手,用指腹捏住她的下颌,稍一用力便迫得她张开嘴。紧接着,那碗药汁便顺着碗沿,一滴滴、慢悠悠地往她嘴里淌。
她倒得极有分寸,既不会快得让人呛咳,也绝不会给人喘息的机会。让萧氏能充分体会到药汁的苦涩。
萧氏想闭紧嘴,可下颌被捏得牢牢的,只能被迫任她摆布。只觉苦意从舌尖蔓延到心口,连带着太阳穴都突突直跳。
喂完药,冯落英丢下一句:明天我还来。便哼着小曲儿离开了。
萧氏指着冯落英的背影,嘴巴张张合合,硬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气的抚着胸口喘粗气。
三天过后,萧氏说自己的病好了,禁止冯落英再踏足她的房门一步。
冯落英颇为惋惜,她还想多侍奉几天呢。军营训练枯燥乏味,好不容易有个能调节心情的好玩儿事,才三天就结束,真可惜。
为此,她特地让人去打听萧氏的身子骨,一听回话便泄了气——原来这位婆婆素来康健,一年到头也难得见回病痛。看样子,要等萧氏再生病,怕是得等到猴年马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