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的会谈结束后,内务府的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宫门,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一而同的凝重表情。
他们或低头沉思,或侧目观察,却都默契地保持着沉默。
回想着那扇朱红的大门在身后缓缓关闭时,将一场足以改变所有人命运的密谈隔绝在了内外。
\"诸位大人......\"一位满面愁容的老官忍不住开口,声音却细若蚊蝇。
\"噤声!\"一旁的上官猛地回头,眼神锐利如刀,\"回去再说!莫做如此状态。\"
\"大人们自有计较,轮不到咱们置喙。\"
霎时间,原本就压抑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官员们各自散开,却都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时不时回头张望。
内务府总管大臣马佳绍英的身影早已离去,但那压抑的气氛,似乎还在每个人心头盘旋。
隆裕皇太后坐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此刻还心有余悸,面对与袁世凯的谈判还心怀忐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的边缘。
而侍候在殿内的一众太监噤若寒蝉。
内务府值房内,往日里总是人声鼎沸的大厅此刻安静得可怕。
官员们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却都低着头,避免与他人的目光相接。偶尔有人咳嗽两声,也会引来周围几道紧张的视线。
\"马佳大人还没回来?\"一位司官小声问道。
\"嘘!\"旁边的同僚立即制止,\"大人们自有安排,咱们......咱们等着就是。\"
\"况且不过是陪同醇亲王接见几个西洋医生。\"
角落里,几个心腹官员聚在一起,神色慌张地低语着。他们时而看看紧闭的正门,时而瞥向窗外来往的太监,每个人的手指都在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
\"如今这般情形......这次怕是动真格的......\"
\"别胡说!\"
争吵声戛然而止,因为所有人都听到了门外传来的脚步声。众人立刻正襟危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但当进来的只是送茶水的太监时,又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随即又因为这明显的如释重负而感到羞愧。
整个紫禁城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往日里在宫墙间穿梭自如的太监宫女们,此刻都放轻了脚步;巡逻的侍卫们也比往常更加警觉,时不时投来警惕的目光。
在乾清宫前的广场上,几只麻雀落在金砖地上觅食,却不见平日里嬉戏的太监们驱赶。
远处的乾清宫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庄严,却也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肃杀之气。
\"听说......总管大臣下令内务府要裁撤不少人......\"
\"嘘!别说了!\"
这样的窃窃私语在不少宫女太监处都能听到,却又在有人靠近时立刻消散。整个紫禁城就像一锅即将沸腾的水,表面平静,底下却暗流汹涌。
内务府的值房里烛火渐渐亮起。几位高级官员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却都沉默不语。桌上摊开的账本无人翻阅,茶水早已凉透。
\"马佳大人怎么......\"一位司官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沙哑。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众人立刻起身,却在看到来人时又都愣住了——派去打听的心腹太监。
\"可有什么重要消息?\"
\"诸位大人,\"来人微微鞠躬,声音低沉,\"马佳大人与醇亲王已各自离宫,并未向左右透露半分会谈结果。\"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官员们面面相觑,眼中写满了焦虑与不安,都隐约的察觉到了什么。
\"都联想到皇太后送别袁世凯离宫时的场景,想来皇太后对于商谈结果不甚满意。\"
\"袁世凯啊袁世凯...\"隆裕皇太后对着铜镜中自己苍白却端庄的面容轻声呢喃,镜中倒映出今日隐约可见袁世凯仪仗队缓缓离去的场景。
今日会面时,这位民国大总统承诺保留皇室优待条件,帮助皇室在内务府树立权威使之听从皇室指令,但却要求皇室妥协民国政府对内务府进行\"财务审查改革\"。
隆裕太后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知道,这是袁世凯借机削弱皇室在内务府权力的第一步。
\"醇亲王,你看这公文。\"次日乾清宫内,隆裕将一叠盖着民国政府大印的文件推到醇亲王面前,\"袁项城要派他的心腹进驻紫禁城。\"
隆裕故意提高声调,好让门外候着的太监们听得真切,\"这...这如何使得?\"
醇亲王载沣接过文件,眉头紧锁:\"太后娘娘,这是公然干涉我大清内政!当真一点转圜的余地都不留吗?\"
载沣故意将\"大清\"二字咬得极重,眼神却悄悄瞥向站在一旁的马佳绍英——这位现任内务府总管大臣正低头记录,嘴角却浮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哀家岂能不知?\"隆裕突然拍案而起,惊得廊下的太监踉跄后退,\"可那袁总统说...说若不从,就要削减皇室经费!\"眼中瞬间涌上泪水,\"祖宗基业,难道要断送在哀家手里?\"
马佳绍英适时上前一步:\"启禀太后,奴才以为,不妨先让民国官员进驻。奴才已拟好名单,那些贪墨之徒...\"他压低声音,\"正好借刀杀人。\"
紫禁城内务府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
袁世凯同隆裕皇太后商谈后,回到中南海大总统府,第二日便以民国大总统的名义派遣民国政府官员代表进驻紫禁城并发行文——正是袁世凯的心腹、总统府秘书厅秘书阮忠枢。
他身着笔挺的西装,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内务府朱红的大门。
另外还有十几名身着制服的民国官员陪同特派员阮忠枢协助工作。他们身后跟着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气势汹汹地跟在身后,整个皇城为之震动。
\"阮大人,这边请。\"内务府太监王有全弓着腰迎上前,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早已接到马佳大人的指令:这位袁总统的\"屠夫\",今日要做什么全力配合。
阮忠枢在内务府值房落座后。
\"阮大人!\"醇亲王载沣闻讯赶来,假意挡在阮忠枢面前质问,\"这内务府乃祖宗家法所系,如今更是心系皇室生存根基,尔等是否太过莽撞?\"他的声音慷慨激昂,却悄悄给身后的马佳绍英递了个眼色。
三人目光交汇的瞬间,无需多言便已心领神会——一个要借机掌控皇室财务审查之权,一个要清理蛀虫保住皇室根基,进行妥协。
\"阮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载沣拱手问好,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谦卑,\"内务府事务繁杂,还望阮大人多多指点。\"
阮忠枢放下茶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载沣王爷客气了。大总统特命在下协助整顿内务府,还望王爷多多配合。\"
他故意加重\"协助\"二字,眼神却锐利地扫过载沣身后的内务府官员们——那些人个个面如土色,手足无措。
\"那是自然。\"载沣微微颔首,随即话锋一转,\"只是内务府向来事务繁琐,其中难免有些......\"他故意拖长音调,看向阮忠枢,\"误会。\"
\"误会?\"阮忠枢冷笑一声,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叠账本,\"那这些账目上的'误会',王爷可要给在下一个解释。\"
阮忠枢甚至在内务府内前大声呵斥:\"内务府历年亏空究竟几何?今日必须交代清楚!\"
阮忠枢翻开其中一页,\"广储司去年采购的御用瓷器,为何比市场价高出三成?会计司的银库流水,又为何少了二十万两?\"
\"其中还有多处账目详情,需要在下一一复述吗?\"
满座内务府官员顿时哗然。
广储司官员惊讶于民国政府竟然了解其中账目详情,不由的狐疑究竟是从哪里泄露的?
载沣却故作惊讶地瞪大眼睛:\"竟有此事?阮秘书,这......\"
\"王爷不必惊慌。\"阮忠枢合上文件,目光如炬,\"大总统的意思是,要彻查到底。那些贪墨之徒,一个都跑不掉!\"
\"一定还皇室一个体面。\"
马佳绍英会意,立即捧出一叠内务府自有账册:\"这是近年来的收支记录,若有差错,自当由内务府自行查处。\"
载沣面露难色,\"有些账目涉及宫闱秘事,还望阮大人海涵。\"
\"少跟我来这套!\"阮忠枢上前一把夺过账册,\"本官奉大总统之命,就是要查个水落石出!\"他翻开账册,厉声道:\"查查着这银子流向了何处?\"
\"王爷与皇太后也可与民国政府得到的账册明细对比一番之后,在下结论,是否需要民国政府的协助?\"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紫禁城在内务府之事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权力博弈:
隆裕皇太后则每日以泪洗面,在接待遗老遗少时不断重复:\"哀家何尝不想保全祖宗基业?奈何袁世凯逼人太甚...在官员面前表现的如此软弱。\"
明面上阮忠枢以\"民国政府特派员\"身份,强势接管了内务府的财政大权。他亲自坐镇广储司,将账册堆积如山的案几拍得啪啪作响:\"这些账目,必须重新核算!\"
同时将内务府涉事官员一律限制出北京城,而反应强烈的高官当场羁押,随着查封库房时搜出价值连城的珍宝;
\"阮大人,这......\"内务府主事颤颤巍巍地递上一张银票,\"一点心意,还望大人高抬贵手......\"
\"放肆!\"阮忠枢猛地拍案而起,\"在本官面前还敢行贿?来人,把这个贪官给我押下去!\"他故意提高声调,好让门外候着的太监和官员们都听得清清楚楚。
暗地里:马佳绍英早已准备好\"贪腐证据\",精准指向那些互相勾结的顽固派;
载沣适时出现,故作焦急地劝阻:\"阮大人息怒!这......这毕竟是我大清的内务府,还望大人给个面子......\"
\"载沣王爷,您这是要包庇贪官吗?\"阮忠枢冷冷地看向载沣,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默契,\"大总统可是特意交代,在下要秉公执法!\"
载沣连连摆手:\"不敢不敢!只是......只是这内务府向来复杂,还望阮大人手下留情......\"
阮忠枢拿着这些贪腐证据,质问着马佳绍英。
\"身为内务府总管大臣,就是这样处理贪污案件吗?如何能够还皇室一个体面?″
\"做为内务府最高长官,也是有心包庇吗?对于贪污的官员就处理这么几个就够了吗?还不罢免官职,追回贪污赃款。\"
\"这一切都是与皇太后商定的,特派员有所不满,尽可去寻皇太后。\"
\"这是自然,不过在下当遵循大总统的指示,彻查内务府贪污一案维护大清皇室的颜面。\"
内务府一众官员们见状,顿时乱作一团,民国政府这是要动真格了。
总管大臣马佳绍英强作镇定,迎上前去:\"阮大人,这是......\"
\"马佳大人,奉大总统令,特来协助整顿内务府,您最好还是配合,否则最后有什么后果在下也不能保证。\"阮忠枢冷冷地打断他,随即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叠文件,\"这是需要重新惩处的贪污官员名单,以及审查方案。\"
马佳绍英接过文件,脸色瞬间煞白。
文件上赫然列着内务府下辖七司三院各部主事等大小高官的名字,甚至还包括他自己的亲信。
更令他震惊的是,阮忠枢竟然提出要引进民国的司法系统,对内务府官员进行审查。
\"这......这如何使得?\"马佳绍英急忙上前,\"内务府自有慎刑司,历来犯罪......自有审查法度\"
\"慎刑司?\"阮忠枢冷笑一声,\"马佳大人,大总统说了,内务府的慎刑司代表的是封建专制,现如今已是民主共和时代。\"
\"慎刑司已经无法公正处理此事。从今日起,内务府的贪污案件,一律由民国司法系统审查。\"
话音未落,几名士兵已经上前,将内务府部分官员看管起来。
掌仪司郎中吓得面如土色,连连求饶:\"阮大人,饶命啊!我......我愿意退赃!\"
内务府官员们顿时炸开了锅。
有人上前求情,有人愤怒抗议,有人则悄悄溜走。
马佳绍英被晾在一边,脸色铁青。他转向阮忠枢,低声道:\"阮大人,这......这恐怕不妥吧?\"
阮忠枢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马佳大人,这是大总统的命令。你若不服,可以去见袁大总统。\"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内务府。
官员们纷纷感到压力倍增,有的吓得瘫坐在地,有的则四处奔走求救。
前内务府总管大臣世续的府邸,往日里是内务府官员们趋之若鹜的热闹之地,如今却成了他们惶惶不安的求救之所。
这日,府门外车马喧嚣,一群内务府官员满脸惊恐、神色慌张地聚集在门口,不顾往日的体面,争先恐后地想要见到世续。
世续坐在会客厅里,透过雕花的门户,将外面官员们的窘态尽收眼底。
世续看着这群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官员,如今却像一群丧家之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嘲讽。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世续手中的茶盏微微冒着热气,却久久未饮一口。茶水映照着他复杂的心境,他知道,内务府的这场风波,远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自从袁世凯与皇室达成秘密协定后,他便已看清了这其中的门道——这看似激烈的内务府改革,不过是皇室与袁世凯之间的一场政治表演,而内务府的官员们,不过是这场戏里的可怜配角。
\"世续大人,您看这该如何是好?\"门外传来小心翼翼的询问声,是内务府的一位官员,满脸焦急地站在门外。
世续放下茶盏,缓缓起身,走到门口,看着这位往日里趾高气扬的官员如今却像一只惊弓之鸟,心中不禁暗叹一声。
“让他们都进来吧。”他淡淡地说道。
官员们匆匆走进房间,扑通一声跪下,连连磕头:\"世续大人,求您救救我们吧!那阮忠枢要引进民国司法系统,说要审查我们,这......这如何使得?我们都是大清的臣子啊!\"
世续皱着眉头,叹了口气:\"我何尝不知?但阮忠枢背后是袁世凯,如今已是民国大总统,咱们......哪有抗衡,拼死一搏的力量。\"
只听着众人口中不断喊着“世续大人,救命啊”
“世续大人,您一定要帮帮我们”。
会客厅里,内务府的官员们早已乱作一团。
有的官员满脸汗水,不停地用手帕擦拭着;有的官员则低声啜泣,嘴里念叨着“这下可完了”;
还有的官员眼神闪烁,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逃生的机会。
世续看着他,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众人起身。待众人战战兢兢地站起来后,世续缓缓开口:\"你们啊,平日里作威作福,也太过了,如今知道害怕了?\"
众人低下头,不敢言语,默默等待世续大人开口。
世续也明白,这些人毕竟和自己同朝为官多年,往日的情分还在,况且本来自己与他们之间有利益来往,也不忍心看着他们就这样被袁世凯整治。
最终,世续还是叹了口气,对众人说道:“罢了,罢了。我看在往日同朝为官的情分上,给你们指一条明路……”
世续来回踱步缓缓分析道:\"你们可知,皇太后与醇亲王早已看清了局势?摸透了袁世凯想要的。\"
\"你们可有仔细想过?\"
他双手背后,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缓缓说道:“诸位,如今这局势,你们也看到了。袁大总统派人来整顿内务府,这可是大总统的指示,我又能做什么呢?”
官员们一听,顿时慌了神,纷纷说道:“世续大人,您以前是内务府总管大臣,您一定有办法。求您一定要帮帮我们,我们以后一定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
世续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我倒是想帮你们,可是这袁大总统的意思,如何违抗?”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官员急切地问道。
“再说了,这内务府的贪污腐败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袁大总统要整顿,也是为了大清的体面。你们还是别指望我了,还是去求求皇太后吧。”
官员们一听,顿时面面相觑。
其中一位官员壮着胆子说道:“世续大人,皇太后怎么会帮我们?”
那官员一口咬定,“皇太后可是和袁大总统达成了什么协定,要整顿内务府的。”
世续冷笑一声,说道:“你们这些蠢货,皇太后和袁大总统之间的事情,岂是你们能懂的?”
“皇太后虽然表面上答应了袁大总统整顿内务府,但她心里还是向着我们这些皇室旧臣的。你们只要放下身段,去求求皇太后,说不定皇太后会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帮你们说说话。”
官员们听了,半信半疑。
世续看着他们的样子摇了摇头,说道:“我只能告诉你们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去求皇太后吧。”
\"世续大人,您是说......\"众官员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世续转过身来,看着这些往日里同朝为官的同僚,叹了口气:\"皇太后与醇亲王,尽管心中责怪内务府一众官员贪污腐败,但也不会下死手。为何?因为皇室不会与遗老遗少这些旧臣们离心离德。\"
\"这......\"一脸疑惑。
世续继续说道:\"皇太后心里明白,内务府的贪腐,不是一日之寒。若真要彻查,恐怕整个内务府都得垮了。但皇室如今处境艰难,既要维持体面,又要与民国政府周旋。若对你们下死手,只会让皇室与旧臣们的关系彻底破裂。\"
\"所以,皇太后与醇亲王,是在给我们留一线生机?\"
世续点了点头:\"不错。皇太后与醇亲王,尽管责怪你们贪污腐败,但也不会赶尽杀绝。\"
世续看着他,缓缓说道:\"你们啊,还是放下身段,去求求皇太后吧。皇太后与醇亲王,尽管心中有责怪,但也不会下死手。你们只要诚心认错,皇太后与醇亲王,或许会网开一面。\"
\"那......那袁世凯那边呢?\"官员又问道。
世续冷笑一声:\"袁世凯那边,你们就别指望了。他不过是借机削弱皇室权力,打压内务府。但皇太后与醇亲王,也不会让他得逞。你们啊,只要在皇太后与袁世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许还能保住性命与部分家产。\"
官员们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世续看着众人,缓缓说道:\"你们啊,在我离任后也太不知收敛了。如今,你们唯有放下身段,诚心认错,或许还能保住一线生机。\"
世续看着众人,叹了口气:\"去吧,去求求皇太后吧。\"
众人听后,顿时眼前一亮,纷纷说道:“多谢世续大人指点,多谢世续大人指点。”
众人连忙起身,匆匆离开了世续的府邸。
世续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哀与无奈。他知道,这些官员们,平日里作威作福,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都是他们自己的报应。
他知道,这些官员们不过是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他自己,也不过是在这政治的旋涡中,勉强保全自己罢了。
但他也明白,这些人毕竟和皇室同朝为官多年,往日的情分还在,皇太后与醇亲王,也不会下死手。只是,若皇室与遗老遗少这些旧臣们,离心离德,这大清的江山,恐怕真的要走到尽头了。
内务府官员们顿时醒悟过来,纷纷前往醇亲王府和紫禁城求见醇亲王载沣和隆裕皇太后。
醇亲王府内,醇亲王载沣正与马佳绍英商议对策。
突然,内务府会计司主事和广储司郎中等人跪在了载沣的面前,连连磕头还是那套说辞:\"王爷,救命啊!那民国特派员要引进民国司法系统,说要审查我们,这......这如何使得?\"
载沣皱着眉头,叹了口气:\"本王何尝不知?但阮忠枢背后是袁大总统。\"载沣摇了摇头,\"你们还是去求求皇太后吧。\"
在这样互相推诿中,民国政府出力,达到各方都满意的平衡程度。
紫禁城内,隆裕皇太后的寝宫外,内务府官员们纷纷递了折子求见。
他们不顾体面,纷纷跪在隆裕皇太后的寝宫外,连连磕头:\"皇太后,救命啊!那民国特派员是要毁了大清呐。\"
\"全然不顾退位优待条件,借机想要掌控大清皇室。\"
隆裕皇太后坐在寝宫内,听着外面的哭声,叹了口气:\"这些人,做事毫无顾忌,如今知道求见哀家了?\"
\"一众官员在世续大人的提点下,都表示愿意接受此前商定的惩罚条件,只求能保全性命与部分家产。\"
最终,隆裕皇太后决定出面周旋。
皇太后召见了阮忠枢,委婉地表示:\"阮大人,内务府的官员们,都是大清的旧臣,还望阮大人高抬贵手。\"
就这样双方表演走了个过场。
阮忠枢郑重的表示:\"皇太后,大总统说了,内务府的贪污案件,必须一查到底。\"
\"这才能根本性的维护大清皇室的体面,挽回尊严。\"
隆裕皇太后叹了口气:\"阮大人,还望阮大人能在袁大总统面前,为这些官员分辩几句。他们......始终是哀家的臣子。″
\"哀家今后还要多多依靠这些老臣们,大总统让哀家在这些臣子心中留个好印象吧!\"
阮忠枢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我会在袁大总统面前,为这些官员求情。但前提是,他们必须接受此前商定的惩罚条件。\"
最终,内务府的官员们纷纷接受了此前商定的惩罚条件。他们愿意退赃,愿意接受革职查办,只求能保全性命与部分家产。
隆裕皇太后适时出现并向内务府颁布懿旨,“为平息皇室流言,维护皇室尊严。依居内务府现存证据,凡涉事贪污官员一律革职查办!由醇亲王载沣与内务府总管大臣马佳绍英督办,并依据皇室现存需求对内务府机构进行调整裁撤,并准许民国特派员在旁协助。”
在皇太后颁布旨意的同时,醇亲王载沣便派自己的心腹返回王府,交代王府管家进行下一步舆论动作。
尽快联系北京城的各大报刊,停止传播皇室贪污腐败的负面丑闻。
转而宣传皇室积极治理内务府贪污问题,由民国政府介入匡扶大清皇室尊严。
逐步引导改善大清皇室的民间形象,现如今的大清皇室势力衰弱,再也无法封建专制复辟,对于民国政府的民主共和毫无威胁之力。
大清皇室只有孤儿寡母在紫禁城内龟缩,艰难生存。连处理自家皇室丑闻,都需要民国政府协助才能够对内务府贪污官员进行惩处。
阮忠枢虽在旁协助,对于醇亲王载沣与内务府大臣的一系列动作看得真切。
在皇太后颁布懿旨的当天,便依照现存口供证据,对内务府一众官员进行了人事任命调整。该革职的革职,该降级的降级。
将内务府一部分失去运行必要的机构进行裁撤合并——一切都是准备已久。
对于需要裁撤哪些机构部门,思路行动清晰无比,在能保持皇室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刚好将这些冗余的机构裁撤了。
与此同时,通过帝师们以及内务府大臣马佳绍英以及世续大人举贤不避亲,广泛推荐之下。
醇亲王载沣与皇太后快速从中抉择,选取了大量在政治立场上偏向于皇室,且忠于皇帝皇太后的前清官员进行任命。
这些新任命的内务府官员,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内务府官员任命制度。阮忠枢其中看的清楚,除去传统的八旗包衣子弟外,竟然大量启用了忠于皇室的蒙古人、汉人担任内务府官员。
从这些新任命的官员履历上,可以看出揭是有着丰富的地方行政经验与管理能力,并且大多数都是定居京城,方便快速接过内务府的摊子处理日常事务。
这些官员们都是互相联络有致,从醇亲王载沣与马佳绍英发出任命书,都是快速得到回应,将内务府涉事官员罢免后,快速在内务府的诸项既定事宜上平稳度过,并有条不紊的执行。
正常清理皇室资产、核定皇室土地田庄山林牧场数量与日常工作,保障内务府的正常运行。
看来这些选定的官员,都是皇室精心预谋已久的,新任命的官员数量,恰巧与撤职的官员和裁撤部分机构后所需的官职数量相同。
最终达成的内务府改革令所有人满意。
袁世凯获得了内务府经费审查权,每月可查阅账目;
皇室保住了核心权力,将广储司、会计司等要害部门牢牢控制在亲信手中;
此前盘踞在内务府的利益集团,通过妥协退出了内务府的管理,但避免了民国政府法律审查,从而保住了性命与部分资产。
最重要的是,通过追缴部分贪污款项,皇室意外获得了五十万两白银的\"意外之财\"。——已是分润之后的数额。
皇室在追缴贪污赃款之事上,并未对这些内务府官员赶尽杀绝,而是留有余地,展现出了封建君主制的另一面,进行笼络人心。
纵使阮忠枢有意引导醇亲王倒查光绪,宣统两朝,但经过醇亲王与隆裕皇太后的私下商议,最终决定只倒查宣统一朝发生的贪污案件。
若真如了袁世凯之意,倒查光绪,宣统两朝那咱大清皇室才真的是民心尽失,显的刻薄寡恩,不近人情。
太后娘娘说的是!且内务府历年来的动作皆是咱们皇家允许的,如今确实是皇室财政难以为继才出此下策,对内务府改革。
不宜牵连过多。
在追缴贪污款项事宜上,阮忠枢依然表现的格外卖力,虽然向皇太后妥协,由内务府自行处置贪污人员。
但袁世凯派遣民国政府进驻紫禁城的官员们并没有停歇审查工作,依旧收缴了整个内务府的历年往来收支账册进行审查。
还是意图扩大牵连范围,为笼络财政资金做准备。
民国特派员阮忠枢与醇亲王载沣互相配合抵抗之下,醇亲王载沣以皇室皇太后的名义,对贪污官员体恤有加,只是象征性的追缴贪污款项。
阮忠枢却以协助的名义,强力干预追缴事宜,表示撤职还不够应当抄家追缴贪污的银子。
阮忠枢依照醇亲王载沣和内务府大臣马佳绍英对内务府贪污官员的处理文书,对定罪的官员直接派出民国警察进行圈禁看管,做出一副要抄家灭族的阵势。
在阮忠枢的强势推动下,内务府的贪腐官员们纷纷落马。广储司郎中、会计司主事等诸多高官被当场羁押,查封的府邸中搜出了价值连城的珍宝和巨额银两。
马佳绍英看着这一切,叹了口气:\"这些人,平日里不知收敛,怎么会想到有如今的下场?\"
醇亲王载沣叹了口气:\"世事无常,我们......\"他摇了摇头,\"也只能如此了,看事态进一步发展。\"
\"阮大人,这些......\"载沣看着被押走的贪官,故作痛心疾首状,\"都是我大清的罪人啊!\"
\"王爷,这都是在下应该做的。\"阮忠枢微微颔首,随即压低声音,\"不过......\"他看向载沣,\"大总统的意思是,这些贪官的处置,还要请王爷您来定夺。\"
载沣心领神会:\"阮大人放心,本王定会秉公处理。只是......\"他故意犹豫了一下,\"还望阮大人能在袁大总统面前,表明双方遵守约定。\"
\"这个嘛......\"阮忠枢拖长音调,意味深长地看了载沣一眼,\"王爷的意思,在下一定带到。不过,这贪墨的银两,如数追回后……\"
\"阮大人在家听信儿便可,本王自会安排。\"
\"阮大人,这次多谢您了。\"载沣在送别阮忠枢时,拱手行礼,语气中带着真诚的感激,\"若不是您出手,这内务府的贪腐问题,还不知道要拖到何时。\"
\"醇亲王客气了。\"阮忠枢微微一笑,\"这是在下应该做的。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载沣一眼,\"大总统的意思是,这内务府的改革,还任重道远。\"
载沣心领神会:\"阮大人放心,本王定会全力配合。只是......\"他故意叹了口气,\"这内务府的官员们,都是些老油条,还望赵大人多多费心。\"
一时之间又是闹得沸沸扬扬,贪污的官员们各自上书,奏请皇太后庇佑,与民国政府周旋。
最终,内务府的贪腐官员们被一一惩处,但惩罚力度却出乎意料地\"温和\"。那些被羁押的官员,大多只是被革职查办,少数几个\"罪大恶极\"的,也只是多关了一两个月,未有伤亡出现。
阮忠枢离开后,紫禁城内务府终于恢复了平静。但在这平静之下,却暗藏着新的权力博弈——阮忠枢得到了袁世凯的信任,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民国政府中的地位;而载沣则通过这场\"表演\",既向皇室和遗老遗少们展示了自己\"无力回天\"的无奈,又暗中保住了皇室的核心利益。
隆裕皇太后在乾清宫听到汇报后,轻轻叹了口气:\"载沣,阮忠枢这人......\"
\"太后娘娘放心。\"载沣微微一笑,\"他虽然是袁世凯的心腹,但也明白,这紫禁城里的棋局,不是那么容易下的。\"
紫禁城的黄昏依旧金碧辉煌,但在那些看不见的角落,新的权力网络正在编织。
内务府小部分官员,虽然保住了官位,但他们的权力,已经大不如前。
而袁世凯与隆裕皇太后各自的算计与得失,醇亲王与阮忠枢的默契配合,都在这一场看似激烈的博弈中,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当最后一名被革职的内务府官员哭喊着被查抄家产时,隆裕皇太后在佛堂焚香祷告:\"列祖列宗在上,哀家此举实属无奈...\"
而同一时刻,醇亲王载沣却在密室中对夹带出宫的金银珠宝进行核对账册:\"袁世凯以为占了便宜,却不知皇室已将内务府的命脉——重要资产古董、玉石珠宝、书画、黄金转移出紫禁城。\"
纵使拿到审查之权,在四百五十万两白银皇室经费上进行文章,但内务府此时已然是一个空壳子了。
满清遗老们仍在痛心疾首地议论\"国体沦丧\",却不知皇室与民国政府早已达成微妙的共生关系。
而这一切的幕后主导皇帝(凌霄),依旧每日在毓庆宫学习,仿佛真的是个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可怜虫。
只有凌霄自己知道,在这表象之下,隐藏着一颗比任何人都清醒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