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凌霄迁居养心殿的过程确实十分顺利。

养心殿本身也完成了必要的修缮,窗明几净,陈设一新,静候新主。

虽然入住,但凌霄一时之间还无法适应养心殿的起居布局,相比太极殿而言,养心殿作为寝宫实在太过狭小局促。

在首领大太监李总管体贴入微的安排协助下,凌霄的日常用品、心爱摆件以及私库珍藏皆已从太极殿稳妥迁移至养心殿,并依照旧制与凌霄的习惯精心布置妥当。

隆裕皇太后得知一切安排就绪,凌霄入住后,心中倍感欣慰。

她看到年幼的皇帝开始入住代表皇权象征的宫殿,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政空间,这象征着大清皇室的传承有序。

随着凌霄入住养心殿,隆裕太后也开始有意识地将一些代表皇室权力的事务逐步交予皇帝接触,例如通过内务府改革后的新机制了解宫廷事务,或在初一朝会上开始聆听政务。

隆裕太后深信,凌霄本就心思敏捷,这是以培养皇帝能力、确保皇统延续的必要步骤。

隆裕太后望着养心殿的方向,心中默念,希望皇帝能在这紫禁城的核心之地茁壮成长,学习为君之道,将来能够担起责任。

即便自己将来逝世,也能无愧于大清的列祖列宗。

此刻的养心殿,对凌霄而言,不仅是一个新的居所,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预示着凌霄将在日益复杂,动荡不安的时局中开始学习承担起更多的象征性责任。

六月初一的清晨,紫禁城笼罩在薄雾之中,养心殿的琉璃瓦在微光中泛着沉稳的青色。

今日,这座自雍正朝以来便是大清皇帝理政核心的宫殿,正式迎来了它的新主人——凌霄,以及他背后那位“垂帘听政”的隆裕皇太后。

养心殿的正门缓缓开启,凌霄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皇冠,步伐沉稳地走向大殿中央。

此时凌霄不再是那个在外臣面前呈现嬉戏玩闹的孩童,眉宇间褪去了稚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他的目光扫过殿前肃立的群臣,眼神冷静而克制,仿佛一瞬间就让臣子们明白了凌霄身为皇帝的重量。

殿内却弥漫着一股诡异的寂静。凌霄端坐在龙椅上,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往日里熙熙攘攘的宗室宗亲,今日竟有大半缺席。

凌霄稍加思索便释然了,这次皇太后与醇亲王任由袁世凯的民国政府介入内务府事宜,让这些以宗社党为核心的皇室宗亲们已经对朕还有皇太后离心离德了。

抛开紫禁城独自筹谋复辟,不过是早已能够预料的结局。

隆裕皇太后紧随其后,身着明黄色朝服,头戴朝冠,神色肃穆。她同凌霄一前一后出现在宝座前,却并未过多言语,只是微微点头,示意群臣行礼。

殿内,群臣早已肃立两侧,鸦雀无声。他们身着朝服,佩戴朝珠与顶戴花翎,目光恭敬地投向殿上。

当凌霄身着明黄色龙袍坐上宝座时,殿内近三分之二的官员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脊背。

——这些因内务府贪墨案被重新选拔的臣子,多数只在宣统初年见过那个伏在皇太后怀中的稚子。

而此刻端坐龙椅的少年天子,眉目间已褪尽童稚,生出一种令人心悸的威严。

养心殿的正中,龙椅巍然矗立,宝座正后方立三扇式花梨木御制诗屏风,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凌霄和隆裕太后在龙椅上缓缓坐下,凌霄身姿笔直,双手平放在扶手上,指尖微微收紧。

他的目光扫过殿下群臣,目光沉稳而深邃,仿佛在审视着每一个人的忠诚与心思。

隆裕皇太后神色端庄,目光慈爱中带着一丝审视。她看着凌霄,心中既欣慰又复杂。这个曾经在外臣面前懵懂的孩子,如今竟也有了几分帝王的气度。

两人眼神互相交视,凌霄似是得到皇太后的准许。

“众卿平身。”凌霄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殿宇。他的语调平稳,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仿佛一瞬间让所有人感受到皇帝的威仪。

群臣齐声应诺,缓缓起身,目光依旧恭敬地投向殿上。

\"今日朝会,为何不见肃亲王、恭亲王?\"隆裕皇太后指尖轻轻摩挲着翡翠珠串,神色平静,却掩不住眼底的忧虑。殿下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应。

李总管躬身回禀:\"回皇上、太后,肃亲王近日称病,以前往旅顺。恭亲王告假去往天津......\"话未说完,便被凌霄抬手打断:\"知道了!皇额娘不必忧心,如今有群臣忠心辅佐,何必在意。\"

隆裕皇太后本想在今日朝会上,在众位皇族亲贵的亲眼见证下,正视皇帝的蜕变与塑造未来皇室的主心骨。

却不想拱卫大清的众位亲王,以肃亲王恭亲王,庆亲王,礼亲王为首的一众铁帽子王都背弃了皇帝。

隆裕皇太后神色淡然,却掩不住眼底的失望,\"连礼亲王也......向来行事谨慎不掺和宗社党事务,如今却要背弃皇帝吗?\"

李总管垂首不敢多言。他知道,太后心中清楚得很——自从与袁世凯达成妥协,同意皇室退位换取优待条件以来,以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为首的宗社党便与皇室离心。

他们视载沣为叛徒,更对隆裕太后接受民国政府\"优待清室\"的条件耿耿于怀。

\"哀家知道了。\"隆裕打断他,声音平静得近乎冷漠,\"他们不满载沣向袁世凯低头,更怨哀家......在内务府贪污一案上妥协。\"

隆裕顿了顿,指尖用力攥紧了佛珠,\"哀家若是不允,大清如今还在战火中焚烧,百姓何以安居?皇室未来何以承继法统?\"

“诸位臣工,今日哀家在此,有要事宣布。”隆裕皇太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让原本有些嘈杂的殿内安静了下来。

隆裕太后顿了顿,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坚定,继续说道:“即日起,哀家将全力辅佐皇帝开始接触朝政,学习政务。大清的未来,终究要靠皇帝来肩负。”

“皇帝尚年幼,需要时间来成长,而哀家,会陪伴在他身旁,教导他,扶持他,让他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逐渐明白为君之道,承担起君王应有的责任。”

殿下群臣听闻此言,纷纷低头,心中五味杂陈。他们深知,这意味着紫禁城内的权力格局即将发生重大变化,而这位曾经意图“垂帘听政”的皇太后,正以一种大气的姿态,为皇帝的成长铺出道路。

隆裕皇太后接着说道:“同时,哀家也会将紫禁城内的管理职权逐步让渡给皇帝。”

“紫禁城,是大清的象征,是皇室的根基所在。皇帝作为大清的君主,理应拥有对这方天地的主宰权。”

“从今往后,紫禁城内的大小事务,皇帝将逐渐参与决策,学习如何管理这庞大的宫廷,如何守护皇室的尊严与荣耀。”

此时,殿内气氛愈发庄重,群臣们不自觉地挺直了身子,目光中多了几分敬畏。他们明白,这是皇太后对皇帝的一次重要历练,也是对大清皇室未来的一种规划。

隆裕皇太后又将目光投向殿下那些新任命的内务府官员,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与认可,说道:“此次,哀家与皇帝特意选拔任命了诸位臣工担任内务府官员。哀家深知,皇室如今内忧外患,局势艰难,但诸位仍能挺身而出,接受任命,这说明尔等心中还有大清皇室,对皇室忠心耿耿。这也是哀家和皇帝对诸位的认可。”

她微微停顿,目光扫过每一位新任官员的脸庞,继续说道:“内务府,关乎皇室的生计与尊严,责任重大。诸位担任此职,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今后,还望诸位勉励自身,尽心竭力,辅佐皇帝成长。在处理内务府事务时,要秉持公正、廉洁之心,为皇室精打细算,守护好皇室的每一份财产;要用心教导皇帝,让皇帝了解皇室的运作与责任,帮助皇帝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君主。”

新任内务府官员们纷纷高呼:“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皇帝,不负皇太后与皇帝的信任!”声音整齐而响亮,在养心殿内久久回荡。

隆裕皇太后看着殿下群臣,目光中充满了期望与信任。她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荆棘,但只要皇室上下齐心,或许能让大清皇室在风雨飘摇中得以延续。

“哀家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共进,皇帝定能在未来担当起大清的重任,而我们大清皇室,也定能在这风雨飘摇之中,寻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隆裕皇太后缓缓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与期许。

这番话让众位官员下意识地交换了眼神。

隆裕太后似乎看穿了他们的心思,继续说道:\"此次内务府官员选拔,哀家与皇帝特意择选诸位,只因尔等心中尚存大清皇室。\"她的目光在几位新任官员身上停留片刻,\"望诸位勉力相助,辅佐皇帝成长。\"

这番宣告背后蕴含着隆裕太后深层的政治考量。

经历了辛亥年的风云变幻,她深知清朝气数已尽,但皇室的存续仍需维系。

将权力象征性地移交年幼的皇帝,既是对袁世凯民国政府的一种姿态,也是为皇室争取更多生存空间。

她特意选择在养心殿这场朝会上宣布此事,因此处正是清朝历代皇帝处理政务的核心场所,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这些被提拔的官员大多具有双重特质:既对传统皇室保持忠诚,又对新兴的共和政体有所了解。在执行皇室制定的政策上不会予以抵触,并能够畅通执行。

隆裕太后选择他们,是希望借助他们的经验与人脉,帮助小皇帝在紫禁城内安全成长,同时与宫外的民国政府维持良好关系。

她清楚地知道,随着内务府改革的深入,这些官员将成为连接新旧时代的重要桥梁。

尽管表面上是在移交权力,但隆裕太后此举实则包含着对凌霄深沉的保护。

通过让皇帝逐步接触政务,她希望培养其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然而从她微微颤抖的指尖可以看出,这位历经三朝更迭的太后,内心仍充满对未来的忧虑。

她深知,在共和浪潮席卷全国之际,紫禁城内的权力交接更多是具有象征意义,但这却是她能为皇室所做的最后努力。

这一刻的宣布,标志着清室权力结构的重大调整。

尽管隆裕太后在措辞中保持了皇室的威严,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顺应时代变化的无奈之举。

她以平静的语气完成宣告,却让在场官员感受到一个时代落幕的悲凉。这些新任内务府官员的使命,不再是为巩固皇权,而是为保障皇室在新时代下的平稳过渡。

这场朝会成为了隆裕太后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她以惊人的冷静和远见,开始了权力移交的进程,尽管内心深知大清王朝已不可挽回。这一决定,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她对皇帝未来的深远安排。

后世的官员对此评价道,隆裕皇太后卓有远见的,从小便开始培养皇帝,从而为复辟“大清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殿内几位新晋官员低声议论:\"听说宗社党的那帮王爷,早就不来紫禁城了......可不是,上个月我还瞧见肃亲王往东交民巷跑呢......与日本联络甚密。\"这些窃窃私语如细针般扎在隆裕太后的心上。

与此同时,什刹海边的某宅邸内,案几上摊开的地图。

善耆亲王手指划过东北三省的轮廓,对身旁的日本浪人低语:\"......袁世凯的野心迟早要称帝,我们须得另寻出路......\"窗外的日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一双不甘失败的眼睛。

而在天津租界的恭亲王府邸,几位宗室子弟正围坐在书房密室,急促的交谈声不绝于耳。

\"京城传来消息,袁世凯如今更是肆无忌惮企图操控皇室,对皇帝皇太后倍感失望,但内务府更换了官员,大半是新面孔......\"

\"东北方面也要时刻关注张作霖的动向,日本方面在频繁与其接触。\"

本计划在在日本的支持下,5月下旬秘密运送军火通过东北前往内蒙,因频繁打探民国当局政策,更加隐秘行事。

\"无妨,老臣们都在暗中联络......一旦袁世凯的民国政府有任何军事变动,一定第一时间送达。\"信纸摩梭声与窗外的风声交织,奏响了一曲复辟的前奏。

一众官员看着凌霄,心中既敬畏又感慨。

这个年幼的皇帝,或许还不懂朝政的复杂,但他的威仪与沉稳,却已让人不敢轻视。

当隆裕皇太后在此次朝会上定完基调,凌霄便坐在宝座上开始试探性的询问朝政。

“众卿,今日朝会,朕与皇太后同临,望众卿同心协力,共襄国是。”凌霄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群臣齐声应诺,声音洪亮而整齐,回荡在整个养心殿内。

这一刻,养心殿不再是太极殿的附属,而是大清真正的权力中心。

凌霄,也不再是那个躲在太极殿内玩耍的孩童,而是紫禁城内真正的君主。

养心殿内新晋官员们悄悄交换眼神。

他们记忆中的皇帝还是那个在元旦朝贺时,需要醇亲王载沣抱着才能完成礼仪的娃娃。

如今却见少年天子脊背挺得笔直,垂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骨节分明,连指甲都修剪得圆润整齐——这是凌霄特意要显出天子威仪。

凌霄的声音不像孩童般清脆,而是带着少年特有的清冽。

凌霄垂眸扫过殿下黑压压的朝服,目光在内务府新任官员的补子上多停留了半刻——这些官员正因内务府库银亏空案被破格擢升。

新任会计司郎中的喉结动了动,想起三日前从好友处私下透的话:\"万岁爷前些日子,已经开始承担起对内务府以及诸多官员的奏折进行批阅举动。\"

\"臣,会计司外郎张绍祖,叩见吾皇万岁!\"一位新晋官员出列时,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他是因举报内务府营造司舞弊被破格提拔的,此刻躬身行礼,仰头望着龙椅上那个曾被他暗中称为\"小皇帝\"的身影,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四个月前他还在因皇帝退位,而怨天尤人,如今竟再次得睹天颜。

广储司新任主事悄悄攥紧了朝珠。

他记得宣统二年元旦入宫朝贺时,一幕幕情景在眼前浮现,如今皇帝竟有这般气度。

\"内务府事务,诸位爱卿可有本奏?\"凌霄的声音让诸位臣子猛然回神。

他们看着殿上那个曾被称为\"万岁爷\"的孩子,如今连说话的节奏都带着说不出的沉稳。

载沣想起昨日去钟粹宫请安时,皇太后却略带自豪的抱怨,送往养心殿的奏折都堆叠成山了。

\"这孩子如今到子时才歇息,能够同时兼顾学业与政务,用功刻苦能比历代先皇。\"

朝会上,醇亲王载沣同内务府大臣马佳绍英示意后率先出列,向皇帝与皇太后禀报内务府改革与西洋医馆的进展。他的声音恭敬而清晰,每一个字都透露着对皇权的尊重。

凌霄静静地听着,目光时而落在醇亲王身上,时而扫过殿下群臣。他并未多言,但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让群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隆裕皇太后看着凌霄,心中既欣慰又感慨。她知道,今日的朝会不仅仅是一次例行的政务会议,更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皇权的传承,象征着大清的未来。

隆裕皇太后看着凌霄坐在龙椅一旁,从容自信的应对臣子们奏对的政务,表达自己的见地,隆裕目光中既有慈爱,又有期许。

随后内务府大臣马佳绍英整了整顶戴,迈着稳健的步伐出列,声音洪亮而清晰:\"启禀皇上,太后娘娘,奴才今日谨向皇上与太后奏报内务府贪腐案整饬及诸项改革之进展。\"

他微微抬头,目光扫过殿内群臣,继续道:\"在民国政府特派员监督下,奴才与醇亲王彻查内务府下辖七司三院,共查处贪墨官员四十七人,其中三品以上大员七人,现已悉数罢黜。经多方追缴,共追回贪污款项五十万两白银,现已全部入库。\"

殿内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几位老臣交换着眼色。

马佳绍英不卑不亢,继续汇报:\"为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在维持皇室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臣等裁撤冗余机构十二处,合并职能相近部门八处,现有内务府官员由原先的三百七十六人精简至一百九十八人。\"

在民国政府的介入帮助(或者说“强制要求”)下精简内务府,进行了一场皇室自上而下的、带有外部强制力的行政改革。

核心目标是降低财政负担,维持表面和谐引进现代化审计制度,根除腐败温床。

裁撤了所有明显冗余、职能外化的机构(如养鹰处、御船处等),合并职能相近的部门(如上驷院、武备院)。

大刀阔斧的保留了一个能负责皇室诸位主子的日常起居和基本礼仪的内务府框架,其余机构全部裁并。

人员精简裁汰大量底层苏拉、杂役,对中高层官员进行“赎买”或分流,此时内务府所保持的规模仅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对于被裁撤的人员,发放一次性补偿经费。

在财务管理上,民国政府建立了审计监督机制,要求内务府账目公开,杜绝最恶劣的贪污,将开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额度内。 皇室彻底接管财政使用,不再被内务府利益集团所绑架。

至于皇家庄园、地产、土地等主要资产由皇室与土地清丈局共同核定后,再由民国政府设立的皇室善后委员会进行监督,此后大清皇室领取定额的“岁费”,内务府变为纯粹为皇室服务的消费预算机构。内务府的经营职能被完全剥离。

在民国政府拥有绝对的武力优势下,并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内务府的旧势力无法像对抗皇室那样,通过哭穷、拖延、欺骗等手段来对抗国民国政府。

内务府的腐败网络依赖于宫外的人脉和资源。民国政府轻而易举的切断这些联系,查办与之勾结的商人,使内务府的贪腐链条无法运转。

但即使民国政府介入,对于内务府的改革受 “优待条件”的制约:只要《清室优待条件》还存在,民国政府在法理上就需要尊重凌霄的“皇帝尊号”和紫禁城内的小朝廷体制。

这意味着,不可能完全废除内务府,必须保留一个最低限度的机构来维持皇室的“体面”。

在皇太后与醇亲王向民国政府妥协下,并利用其残余的政治影响力寻求外部干预(如外国公使),让民国政府投鼠忌器,担心引发不必要的政治风波,从而在改革力度上有所妥协。

许多宫廷礼仪和规矩是满清皇室的传统,因此,在祭祀、典礼等方面可能仍需保留相关人员和机构。

因受限于《优待条件》,民国政府无法彻底废除内务府。改革的最终结果,是在形式上保留内务府的名称,但在实质上将其改造为一个完全受控的、高效(或低效但不再腐败)的服务机构。

随着此次内务府贪污一案的了结,北京城内事关皇室的流言蜚语也日渐消弭。

\"如此甚好,爱卿后续可有章程?挽回皇室尊严。\"凌霄镇定的向马佳绍英询问。

其实凌霄对此根本不在乎,以往大清皇室做的坏事还少吗?不过是象征性的维护皇室尊严,方便日后皇室参与民国政治局势。

\"禀陛下,奴才随后将会以内务府的名义联动民国政府,向北京城内的各个报刊发送一份联合声明,澄清事件原委。\"

\"并且新任官员在臣与醇亲王载沣的带领下,勤勉履职。\"马佳绍英转向载沣,微微颔首,\"载沣王爷日夜督办,使得各项改革措施得以有条不紊地推进。\"

载沣微微欠身,补充道:\"本王谨遵太后与皇上旨意,协助绍英大人处理内务府事务。目前各项改革进展顺利,皇室开支已较先前缩减三成,而办事效率大为提升。\"

\"此外,\"马佳绍英继续道,\"载涛贝勒主导的紫禁城资产清理工作进度正常。截至目前,已清点宫内珍宝、器物共计一万三千余件,绘制宫苑地图十二幅,为皇室资产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

殿内气氛为之一振,几位新任官员脸上露出振奋之色。

马佳绍英又道:\"更可喜的是,经太后与皇上恩准,西洋医馆已正式设立,三位西洋医生——英国的威廉乔治、法国的马丁、德国的皮埃尔——已入驻紫禁城,开始为宫人诊治,并进行西洋医疗试验。\"

\"臣等按例向皇上与太后汇报各项管理事务。\"马佳绍英转向内务府各司官员,\"现由会计司汇报皇室收支情况,掌仪司汇报皇室祭祀礼仪事宜,营造司汇报宫苑修缮进度......\"

各司官员依次出列,详细汇报了紫禁城内各项事务。会计司官员呈上账本,禀报:\"回皇上、太后,本月皇室收入共计白银八万二千两,支出五万七千两,略有盈余。\"

掌仪司官员接着道:\"接下来皇室即将将举行祭祀,按传统历法举行祭天、祭地、祭祖(如太庙、奉先殿)、祭孔等仪式,各项礼仪已准备妥当,西洋医馆医师将首次为皇室提供医疗保障,也会提前派遣礼仪官员进行教导。\"

营造司官员禀报:\"如今紫禁城内除了各位太妃所居宫殿在修缮外,其余所有的宫殿改造维修工程都已停工,而为了维修的各项材料都已登记入库,只有宫殿无法维持建筑时再进行修缮。\"

待各司汇报完毕,马佳绍英又道:\"最后,臣向皇上与太后奏报一项要务。载沣王爷主导的清查皇室田庄、土地、林场、牧场一事,目前已进入关键节点。现下共清查出皇室产业共计一万二千三百余顷,发现账目不符之处三十七处,现已派出专员逐一核查。\"

隆裕皇太后听罢,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绍英,载沣,你们办事哀家放心。这内务府改革,关乎皇室体面与未来,你们做得很好。\"

少年皇帝凌霄也开口道:\"众卿家辛苦了。朕虽年幼,但也知皇室艰难。望诸位继续尽心辅佐,让朕能早日学成治国之道。\"

马佳绍英与载沣等人齐声应诺:\"臣等定当竭尽所能,辅佐皇上,不负太后厚望!\"

醇亲王载沣看内务府各司官员汇报已定,便将一封电报递至御案前。少年皇帝放下朱笔,见载沣神色凝重中带着几分欣喜,便知是有要事禀报。

\"皇上,太后,\"载沣拱手行礼,声音沉稳,\"臣今日接到上海荣氏兄弟发来的加急电报。\"

隆裕皇太后从佛珠中抬起眼帘,示意载沣继续。

\"自皇室注资荣氏企业以来,\"载沣展开电报,\"荣氏兄弟不负所托,在上海又新开办了三家面粉工厂、三家缫丝工厂,更有一家大型织布厂也已投产。现各厂发展迅猛,月产量较初创时已翻三倍有余。\"

殿内群臣闻言,不禁交头接耳。面粉、缫丝、织布,皆是民生攸关的重要产业,皇室资金能带动如此发展,实为难得。

载沣继续道:\"荣氏兄弟在电报中特别提到,因各厂规模扩大,账目日趋复杂,恳请皇室派遣一位精通账目的会计前往上海,入驻公司督查财务,以昭公允。\"

\"嗯,\"凌霄微微颔首,看向隆裕太后,\"皇额娘,您看?\"

隆裕太后沉吟片刻,道:\"既如此,就让内务府选一位老成持重的会计去吧。荣氏兄弟为我皇室效力,理当派人照应。\"

\"皇额娘依儿臣看,若单单只是从内务府挑选一名会计,此事难以为继,不若从合作的银行再聘请一位西洋会计,一同前往荣氏兄弟公司任职,一起清查账目行督导之责。\"

\"况且此类资本经济运作,内务府官员不甚精通。\"

隆裕皇太后微笑示意,本有官员欲出言阻止,见此情形当即住口。

\"臣等遵旨。\"内务府大臣随醇亲王附和。

马佳绍英随后又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函,\"此外,民国政府新成立的土地清丈局,已正式发函至内务府,要求皇室尽快配合清查京畿一带的土地资产。\"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微妙起来。土地清丈,关乎皇室根基,不少老臣面露忧色。

载沣从容道:\"本王以为,此事不可拖延。民国政府既已成立专门机构,我皇室理当予以配合。本王打算后日便启程南下天津,正式开始与民国政府的土地清查合作。\"

\"天津?\"众官员疑惑地看向醇亲王。

众官员虽已然知晓皇室在实业上的布局投资,竟不想发展如此迅速,如今醇亲王竟要在天津实地考察开设工厂。

\"回皇上,\"载沣看着诸位新晋官员解释道,\"天津毗邻京城,又是民国政府重点清查区域,且臣已在津门物色好厂址,准备同步建立一座新式工厂,既可为皇室创收,亦可作为与民国政府合作的桥梁。\"

隆裕太后思索片刻,问道:\"你需要多少人随行?\"

\"本王拟带两名会计司的吏目随行,\"载沣答道,\"协助核对账目,处理文书。其余事宜,本王自会相机行事。\"

凌霄看向隆裕太后,见母亲微微点头,便道:\"好,皇额娘,您看此事可行?\"

隆裕太后目光扫过殿内群臣,见众人皆无异议,便道:\"既如此,哀家准了。载沣,你此去天津,务必谨慎行事,既要配合民国政府,又要维护皇室体面。\"

\"臣遵旨。\"载沣郑重应道。

殿内几位老臣见状,纷纷出列表态支持。

郑孝胥道:\"王爷此行,关乎皇室产业未来,老臣愿为王爷此去天津一切顺遂。\"

会计司郎中也道:\"王爷带去的会计司吏目,老臣定吩咐他们备好所有账册,全力配合王爷核查确保无误。\"

载沣拱手谢过众人,转向凌霄与隆裕太后:\"本王后日一早便启程。待天津事宜安排妥当,便立即着手清查土地资产,绝不懈怠。\"

凌霄看着载沣坚定的神色,心中不禁浮现出一丝欣慰。这位平日里沉稳内敛的“皇叔”,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皇室的未来开辟新的道路。

\"好,\"凌霄点头道,\"皇叔此去,朕与皇额娘静候佳音。\"

隆裕知道,以自己的身体情况终将逝去,但今日,她可以安心地将大清的未来,交到这个孩子手中。

养心殿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见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而凌霄,这位年轻的皇帝,也将在紫禁城内,书写属于他自己的篇章。

当凌霄宣布\"着内务府拟定太医院派遣御医接受西洋医学教育章程\"时,殿内一众新任官员激动得几乎失态。恍惚间竟想起史书里记载的康熙大帝接见传教士的场景。

此次章程详细规划了紫禁城,将如何接纳西医技术?缓缓图之并进行学习,用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由,定下最终基调。

朝会结束后,群臣依次退下,殿外阳光明媚。

载沣再拜,退出养心殿。殿外,阳光照在他沉稳的背影上,映出一片坚定的光芒。

凌霄注视着醇亲王的离开,心中泛起难以言表的情绪,这是将皇室的未来一定托付在醇亲王身上。

皇室的各项事务以及改革,都依赖醇亲王亲自推进落实。

不管凌霄后续有任何计划,醇亲王载沣都是凌霄最着重的依靠与基础。

新任内务府官员们三三两两结伴走出养心殿,脸上洋溢着新朝气象的振奋与期待。

他们知道,今日的养心殿朝会,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的日子里,这位年轻的皇帝将会在紫禁城内逐渐成长,或许会有挫折,或许会有迷茫,但今日的威仪与沉稳,已经为凌霄在一众官员心中,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这第一印象博取到了,新晋官员们满足对一个少年天子的所有想象。

而在紫禁城深处,一场关乎皇室存续与革新的变革,正在稳步推进。

退朝后,凌霄独自站在养心殿的廊下,望着空荡荡的广场。小李子小心翼翼地捧着茶盏走近:\"皇上,皇太后嘱咐切勿过多劳累,按时用膳......\"少年天子摆摆手,目光落在远处的一角飞檐上——那里,他似乎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

\"接下来的注意力,便在皇室投资的实业工厂上了!\"

殿外,暮色更深,紫禁城的屋脊在夕阳下连绵如凝固的波涛。隆裕皇太后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对于今日朝会甚是满意,竟让她感受到了往日群臣朝见,共商国事的体验。

至此,大清皇室正式进入了猥琐发育阶段。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