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德和华盛顿的海空大战,在华盛顿政府屈辱让步下,落下帷幕。
但另外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刚刚开始。
双方都觉得,一些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或许可以在谈判桌上得到。
在库尔德政府和拉卡政府的崛起过程中,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变。
两个政府的相继崛起,破坏了原有的中东政治格局。
而华盛顿对形势判断的屡次失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就是他吞咽苦果的时候了。
在原本的中东博弈中,无非就是以两伊和沙特为核心。
叙利亚和埃及,甚至包括土耳其,都是中东地缘政治中的边角料。
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就是以三国为核心,向整个中东地区辐射的。
这是因为两伊和沙特及其周边小国,是波斯湾核心的产油带。
这三国区域,向北延伸是高加索地区,一个曾经辉煌的产油地区。
向南延伸,是印度洋。
三国区域,还是东西方汇聚之地。
以上种种,构成了三国区域的极高的战略价值。
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牵扯和联系。
大国想在中东这个牌桌子上玩牌,三个国家是重中之重。
在两伊战争后,两伊几乎以同归于尽的方式,同时堕入了深渊。
在这之后,华盛顿政府才有机会把手,伸向了中东。
而三国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德黑兰。
英国曾经是中东地区的霸主。
他就是通过控制德黑兰,实现它的中东霸权。
在英国霸权时代,曾经彻底的控制过德黑兰。
它在经济、军事、外交,甚至是关税方面,控制着德黑兰的方方面面。
德黑兰深受英国的压迫,最终开启了长达百年的抗争。
德黑兰的恺加王朝奋力抗争,试图摆脱殖民地。
最终,恺加王朝的反抗,让英国人恼羞成怒。
他们选择了礼萨汗,作为恺加王朝的终结者。
礼萨汗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建立了巴列维王朝。
由于德黑兰是雅利安人的一支,礼萨汗在S2中站错了队伍。
最终,礼萨汗被他的儿子取代。
英国对巴列维王朝同样是殖民地式掠夺。
比如,英国通过英伊石油公司垄断了德黑兰几乎全部石油资源,巴列维只能拿到百分之十六的净利润。
注意,这是销售后的净利润,销售价格还是掌握在英国人手里。
英国人随便玩玩手段,巴列维家族连舔盘子的权利都没有。
这种敲骨吸髓的掠夺,造成了德黑兰民众对于西方世界的极度排斥。
这也是德黑兰始终和西方对立的源头。
在那个时代,德黑兰民众非常羡慕隔壁邻居沙特。
华盛顿和沙特签订的协议,基本上的平分石油利润。
这让德黑兰人民觉得,华盛顿政府还是比较仁义的。
在摩萨台成为民选总理,开始推动石油工业的国有化,驱赶英国势力。
这个局面,再次惹怒了英国人。
但这个时候,已经是50年代了。
英国已经没有了二战前的实力。
他只能通过华盛顿政府,联手拿下摩萨台。
当时出手的就是cIA和军情6。
这是一场推翻民选政府的政变。
这场政变,给后世留下了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
当时的cIA确实很爽,很风光。
但政变后,留下的遗症,几十年都消除不掉。
这场政变,让巴列维王朝再次掌握权力。
重新掌权的巴列维觉得,只要按时缴纳保护费,维护好自己同爸爸和爷爷的关系。
那就可以高枕无忧的统治德黑兰。
这样的结果就是,巴列维彻底放飞自我,再也不顾及民意和民生。
这种放飞自我的统治,是非常可怕的。
在这之后,德黑兰民众对于助纣为虐的华盛顿政府,恨到了骨头里。
他们觉得华盛顿嘴上喊着民主,实际上罔顾民主。
为了掠夺德黑兰,不惜维持暴虐的巴列维王朝。
在这之后,巴列维王朝的倒行逆施,背锅的实际上都是华盛顿政府。
忍无可忍的德黑兰民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
他们在打翻了巴列维王朝后,矛头直指华盛顿政府。
随后,德黑兰爆发了人质事件。让华盛顿政府和德黑兰政府的关系,彻底走入了死角。
而霍梅尼上台后,提出了令人震惊的‘两个不要’。
彻底的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
“两个不要”,就是不要东方‘社会’,也不要西方‘自由’,只要伊斯兰革命。
这就非常可怕了。
在冷战背景下,霍梅尼的纲领,等于树立了一个第三极。
这可比卡上校的输出五流氓,可怕多了。
尤其是输出伊斯兰革命,彻底的扰乱了中东地缘政治格局。
原本三国还能维持面平衡,各自过日子。
但霍梅尼的输出伊斯兰革命,直接踹在两国的腰眼上。
沙特的什叶派人数不多,也就百分之十。
但这百分之十,可都是集中在产油大省,东方省。
霍梅尼的输出伊斯兰革命,直接造成了东方省起义。
而伊拉克,什叶派占据百分之五十,但当时执政的却是逊尼派的复兴党。
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直接摆出一副踹翻两国的架势,直接引爆了两伊战争。
基于德黑兰政府的历史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
华盛顿政府只能在沙特和德黑兰之间二选一。
正是因为德黑兰政府的意识形态问题,历代的二哥,总是有意识的保住德黑兰政府。
尤其是华盛顿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集齐了两国卡片后,保德黑兰政府的意识形态不被推翻,维持一个二选一的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
只有这样,才能不让华盛顿集齐三国卡片,形成控制整个中东的战略基本盘。
而路明麾下的库尔德武装崛起,已经把中东的战略基本盘彻底打翻。
库尔德武装横跨三国,相当于一个全新的中东战略棋局。
华盛顿政府对库尔德政府的看法,就是把这个团体看做是老二和老三联手掀桌子的行为。
所以华盛顿政府才反复出现战略摇摆。
对于上桌子的棋手来说,棋子不管是谁创造的,都是共用的。
今天你可以用,明天我也可以用。
在这个棋局上,华盛顿政府想限制库尔德武装,选择是非常少的。
德黑兰基于历史和意识形态问题,不能选择。
如果选择了,必然和沙特离心离德。
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单了。
在库尔德打残了土耳其之后,唯一能限制库尔德人的只有拉卡政府。
华盛顿政府想要限制库尔德政府继续膨胀,只能咬牙和拉卡政府合作。
用拉卡政府,形成两伊格局。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两个政权发生一场像两伊战争一样同归于尽战斗。
而华盛顿政府面临的战略选择,正是路明分家的目的。
他已经在战略上,挖好了大坑。
坐等华盛顿政府,去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