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驻兵高阳的袁熙也接到了袁绍被围的消息。得到消息之后,袁熙急召谋士荀谌过来相商。
问荀谌道:“我父亲被围,我当如何?”
“这还用问?”
荀谌诧异的说道:“当然是去救啊?他可是你的父亲,现在也只是被围,你难道就要弃之不管?”
“先生……你说什么呢!”
袁熙有些不悦地说道:“我身为人子,又岂能不顾父亲的死活。可我手中只有五万兵力,又还得挡住河间郡乐成城的张合。
否则,当我进攻范阳时,张合会从背后攻击我们。所以,我至少得留三万人马驻守高阳,能抽出用于进攻范阳的军队最多不过两万人。
我是担心兵力太少,攻不破范阳,救不回父亲!”
“驻守高阳何须三万?”
荀谌道:“王通已秘密带军走水路回到了幽州,留给张合的军队最多不过一万。你可以用一万人马驻防高阳城,守住自己的退路,这样你就可以调出四万人马用于对幽州作战。”
“四万,恐怕也不够啊。”袁熙为难地说道。
“三公子还有两万!”
荀谌道:“何不与三公子合兵一处。六万人马进攻范阳,即使攻不破范阳城,也可用三万兵力与范阳守军纠缠,另外三万军队绕城而过,去易县将主公救出。
纵然大败,但只要肯硬拼一场,要救出主公还是有机会的。”
“这样也不是不可以。”
袁熙皱了皱眉头,又道:“可是两军合兵一处,又该由谁来当主帅。三弟向来仗着有父母宠爱,从不将我这个兄长放在眼里,他肯定不会听我号令。
我也不可能听他号令,因为我是兄长,而且兵比他还多。”
“唉……”
荀谌长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最后,还是耐心地劝道:
“大敌当前,你们的父亲危在旦夕,你们兄弟就该摒弃前嫌,齐心协力救你父亲才对。
而且,按我说……也不是我小看你和三公子。如果真想救你父亲,就在将两军合兵之后,将军权交给韩猛将军和吕旷将军。
你们兄弟身份高贵不假,但论及行军打仗,却不是身份高贵就能打胜仗!
现在,河北四庭柱中,张合高览投了王通,颜良文丑都已阵亡。河北军中能力较强者,只有韩猛和蒋奇。
蒋奇在西线战场来不了,所以,东线战场的主帅,该当韩猛来担当才最为合适。吕旷英勇善战,可为韩猛副将。”
这话说得中规中矩。
也一点都不客气。
只差没说袁熙和袁尚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袁熙闻言,很是恼火。
但又无可奈何。在袁绍三子相争中,荀谌一直保持中立。袁绍虽然派荀谌做袁熙的军师,袁熙也多次想要拉拢荀谌,却都被荀谌委婉拒绝。
忍了很久,才又语气平和地问道:“荀先生可愿辅佐于我?”
“主公还在易县未死。”
“若万一救不回来呢?”
“先尽力去救再说。”
“先生觉得谁可为世子?”
“此乃主公家事。”
荀谌口风很紧,说话滴水不漏。
如此不上道,若换作别人,早被袁熙给砍了。可面对荀谌,袁熙却不敢动手。颍川荀家的人,可不是他袁熙想杀就杀。
无奈之下,只好说道:“此事待我想想。”
说罢,便转身而去。
荀谌看着袁熙离开的背影,长长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低声说道:“袁氏基业休矣!”
说罢,便收拾了一些东西,叫上几名随从,扮成巡逻的军士,悄悄出城而去。
……
当晚,半夜时分,袁熙依旧难以入眠。忽有亲兵来报:“逄纪先生求见。”
袁熙大喜,急忙出帐相迎。
见面之后,便拉着逄纪的手道:“原本以为见不到先生了,心中甚是悲伤。不想先生却还活着,真是万幸。”
“让少主担心了。”
逄纪感动地说道:“属下与马延驻守涿郡,得知主公兵败,原本想去救援,但兵力实在太少。便想等赵睿将军从蓟县退兵后合兵一处再做打算。
哪知田豫乃是诈降,赵睿将军在与张绣作战时,被田豫趁乱杀死,导致赵睿的人马全军覆灭。属下与马延只好率所部5000人马南下,又在范阳被高览击溃。
属下化装成农夫,才在乱军中逃得一命。过河之后,便日夜赶路来见少主,所幸未迟,实乃天幸!”
袁熙见逄纪如此忠心,也感动不已,拉着逄纪的小手手,久久不愿放开……
……
一番寒喧之后,袁熙又问计于逄纪。
逄纪对袁熙道:
“老主公这一次,八成是回不来了。但是,少主身为老主公的儿子,却不能不去救。
也不是真去救,但是,样子必须做足,好让天下人都知道少主是个孝子。
属下有一计,名叫‘苦肉计’……”
……
世人只道是“英雄所见略同”,却鲜有人知道“狗熊与狗熊所见也略同”。
逄纪献给袁熙的计谋,竟然与辛评献给袁尚的计谋相同:
让袁熙假装气急攻心,连吐三口鲜血,昏倒在地。众人掐人中,灌参汤将袁熙救醒之后,就不顾兵微将寡带着仅能调动的三万人马,屁颠屁颠地赶往战场。然而开战没多久就因身先士卒,为流矢所伤,坠马昏迷。
再然后,就是回邺城疗伤,趁机接管邺城守军,掌控邺城局势和资源。
其实与辛评所说的一样,都是:收兵收将,搞钱搞粮;控制中枢,守着老娘。
……
除此之外,就是大公子袁谭。
其实袁谭还是很不错的。
相比袁熙、袁尚,不论是统兵能力,还是内政能力都要强很多。并且,袁谭的为人也要比袁熙袁尚强很多。
但袁谭最大的错!
就是长相与袁绍一点都不像,袁绍一直怀疑袁谭不是自己的种。而三公子袁尚,则因“肖父”而备受袁绍宠爱,这是写在史书上的。
袁谭在青州临淄,接到七百里加急,得知袁绍被困易县后,便立即下令点兵四万前往救援。
可以说,袁谭还是有点孝心的。
不过,青州离易县太远了。
尤其是现在张合占据河间郡,使得袁谭要去幽州得临淄向西到平原郡,再北上清河郡、安平郡。这一绕路,就至少得走20多天才能赶到范阳。
许攸就劝袁谭道:
“老主公仓促进入易县,没带辎重粮草。最多坚持不到20天。所以,老主公这一次八成是凶多吉少。
属下建议你分兵两部:
一部由少主你亲自率军两万,大张旗鼓前往救援老主公。另一部,则由高柔将军率军一万,前往控制邺城,为继承主公基业做好准备。”
许攸的想法,也与辛评和逄纪的想法一样,都是想趁机接管邺城守军,掌控邺城局势和资源,控制中枢,守着袁谭他们的老娘。
袁谭闻言大为赞同。
遂按许攸之计行事。
……
可叹袁本初。
人还没死,只是被围在易县,他的三个儿子就都将他当成死人了。
再想想他之前因为袁尚肚子痛,就暂停军议,无心理政。以及明知袁熙袁尚非统军之才,也让他们独统一军给他们锻炼成长的机会。可见他对自己的儿子是多么的疼爱。
这世上。
父亲对儿子掏心掏肺者比比皆是,儿子对待父亲,却多以利益为重。
世态炎凉,莫过如此。
父慈子孝,遮羞而已。
……
(附录图片:袁谭北上路线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