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辚辚,马萧萧。
旌旗招展,如龙蛇起陆,浩浩荡荡,自东而来。
为首的,正是那辆名动天下的九龙沉香辇。
金顶华盖,珠玉琳琅,九匹神骏非凡的西域宝马拉拽,气势恢宏,宛若天帝巡游。
车驾两侧,近百名护卫,皆是身着统一的玄黑劲装,腰悬利刃,目光锐利,气势沉凝。
他们正是昔日曼陀山庄与燕子坞的精锐,如今追随纪元,一个个神情倨傲,顾盼之间,自有一股睥睨之气,仿佛他们护卫的,才是这世间真正的主宰。
那面绣着“大理护国亲王纪”的帅旗,在队伍最前方迎风招展,金线绣成的“纪”字,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夺人眼目。
而在九龙沉香辇之后,隔着一段距离,才是一列相对简朴许多的车驾。
虽也悬挂着明黄的旌旗,昭示着车内之人的帝王身份,但无论是车驾的规制,还是护卫的数量与气势,都与前方的纪元车队,相去甚远。
那辆孤零零的御驾,在九龙沉香辇的映衬下,竟显得有几分寒酸。
车旁以岳老三为首的侍卫,也不过寥寥数十人,虽也尽忠职守,却难掩眉宇间的几分局促与黯然。
不知情的,恐怕真要以为,前方那气吞山河的护国亲王,才是大理国真正的九五至尊。
自离开大理,一路向西,景致便一日比一日苍凉。
黄沙漫漫,驼铃悠悠。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风尘,以及一种迥异于江南水乡的粗犷与豪迈。
终于,在数日的疾驰之后,一座雄伟的城池,如同一头匍匐在戈壁上的巨兽,出现在了地平线的尽头。
兴庆府!
西夏王朝的都城,亦是此次招亲大会的举办之地。
城墙高耸,以黄土夯筑,虽不及中原雄关那般精致,却更显古朴与厚重。
城门之上,“兴庆府”三个遒劲的大字,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城门口,甲胄鲜明的西夏士卒,手持长戈,目光锐利如鹰隼,盘查着过往的行人商旅。
气氛,远比寻常州府要紧张肃杀得多。
显然,为了此次银川公主的选婿大会,西夏王室已是倾尽全力,戒备森严。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联姻,更关乎西夏未来的国运与江湖势力的重新洗牌。
纪元的车队,如同一条钢铁洪流,率先缓缓驶向城门。
那面“大理护国亲王纪”的帅旗,威风凛凛。九龙沉香辇的华贵与气派,更是让城门口的守军和百姓,无不侧目,纷纷退避,不敢直视。
“嘶!这是哪个大人物到了?好大的排场!”
“看旗号,是大理国的使团!莫非也是为公主而来?”
“废话!这等时候,不是为公主,难道是来游山玩水的?”
“只是……这前面的是亲王仪仗,后面那……那好像是大理皇帝的御驾?怎么瞧着,这亲王比皇帝还气派?”
“嘘!小声点!你没看错,前面那位,就是大理国新晋的护国亲王纪元!后面那位,才是大理当今圣上!”
“我的天!这亲王……简直喧宾夺主啊!”
守城的西夏将领,早已得了通报,不敢怠慢。
他远远便看见那奢华至极的九龙沉香辇,以及那面象征着大理国最高权柄之一的亲王旗帜,连忙整顿衣甲,快步迎了上来。
目光扫过九龙沉香辇,又迅速瞥了一眼后面略显寒酸的御驾,心中已然有数。
他径直来到九龙沉香辇前,躬身行礼: “恭迎大理护国亲王殿下驾临兴庆府!” 声音洪亮,姿态恭敬。
随即,才略微侧身,朝着后方的御驾方向遥遥一揖:“恭迎大理皇帝陛下。” 其间的亲疏远近,不言而喻。
车帘微动,纪元并未露面,只有一道平静中带着威严的声音传出: “免礼,安排驿馆吧。”
“是!殿下,请随末将前来,上好的鸿胪寺别院早已为亲王殿下备下!” 将领躬身应道,随即亲自在前方引路,竟是直接引着纪元的车队先行。
至于大理皇帝的御驾,自有其他官员负责接引至另一处规格稍逊的馆驿。
车队缓缓驶入兴庆府。 街道两旁的百姓,早已被这惊人的阵仗所吸引,纷纷驻足观望,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快看!那就是大理国的纪亲王吗?好生威风!那些护卫,一个个都跟凶神恶煞似的!”
“可不是!听说这位纪亲王,文韬武略,冠绝当世,前不久还在中原武林大会上,夺得了武林盟主之位!”
“真的假的?这般年轻,竟有如此成就?”
“何止!你们看他车驾周围那些女子,个个都如同仙女下凡一般!真是羡煞旁人!”
“啧啧,这位纪亲王,怕才是大理国真正的掌权人吧?连他们皇帝都得跟在后面吃灰!”
黄蓉、王语嫣、阿朱、阿碧、穆念慈、程瑶迦…… 众女或清丽婉约,或娇俏可人,或英姿飒爽,或温婉柔顺。
她们或掀开车帘一角,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异域都城,或安静地待在车内。即便只是惊鸿一瞥,那绝世的容颜与出尘的气质,也足以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阿紫更是兴奋不已,她挤在车窗边,一双灵动的眸子滴溜溜地转着。看着街道上那些西夏男子投来的惊艳与垂涎的目光,她心中竟有几分莫名的得意。
“哼,公子身边,自然都是一等一的美人!那些凡夫俗子,也只配远远看着!”
她心中暗道,同时又忍不住瞥了瞥前方那辆九龙沉香辇,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到了西夏,机会……应该会更多吧?
鸿胪寺,乃是西夏专门用来接待各国使节的官方驿馆。而为纪元准备的别院,更是鸿胪寺中最为奢华雅致的一处所在。亭台楼阁,曲水流觞,奇花异草,点缀其间,倒也别有一番风情。
纪元一行人刚刚安顿下来,兴庆府内便已是暗流涌动。大理护国亲王纪元,携美眷高调入城,其排场甚至压过本国皇帝的消息,如同一阵旋风,迅速传遍了各大势力耳中。
此时的兴庆府,早已是藏龙卧虎,风云际会。
除了东道主西夏王室,吐蕃国王子、辽国使臣、金国勇士,以及来自中原各地的江湖豪杰、青年才俊,早已齐聚于此。
他们或是为了那西夏公主的绝世容颜与尊贵身份,或是为了西夏王室背后可能存在的巨大利益,或是单纯想在这场盛会中扬名立万。
每个人都心高气傲,自视甚高,对那驸马之位,皆是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