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事情商量完毕,曹主簿亲自提笔,写上这些攻打反贼的来龙去脉,以及有功之人的名单。葛三爷盖上县令的大印,事情基本就齐活了。
报功这种事同样要趁早,把罗成的脑袋用药水、石灰处理下,放到一个盒子里,连同报功的奏折让县衙的人多带钱,赶紧送到兵部。
等人出发之后,居然才到中饭时间。葛三爷让人去食为天叫了好酒好菜,这一顿吃喝下来众人都是乐开了怀。
那真是又升官又发财,自己连点皮毛都没伤到,全都感念葛三爷的好。这要是个文弱弱的人当县令,怕是如同其他县城一般。
葛明、秦军,跟着福伯等人回府时,刘氏和葛氏早就在大门等候多时了。
尤其是葛氏,看到傻儿子总算回来了,小跑着上前拉着秦军的手问道:“军儿,可曾受伤?”
“娘亲,孩儿没受伤,就是刚才有点恶心?”
“恶心?打仗会打的恶心?”
秦军这个傻货说到:“娘亲你不知道,孩儿的大戟这么一抡,那些人就被打碎了,花花绿绿的好难看,孩儿觉得恶心。”
葛氏一听差点吐了,强忍摆手示意不要说了,秦军不明所以挠挠头。
“姑母,这次表哥立了大功,要不是因为表哥在,怕是没有这么快取胜哦。”葛氏一听有大功,这才变得正常了一些。
拉着秦向军的手问到:“军儿,现在还恶心吗?”
“不恶心了,孩儿现在有些饿了。”
“好好好,军儿要先沐浴换衣服,然后再让厨房弄些好的吃食。”
“孩儿要吃叫花鸡。”
。。。。。
这天葛三爷很晚才被人送回来,喝的满脸通红、迷迷瞪瞪,葛粮和葛仓、刘义也是如此。直到次日一早,葛三爷才有机会拜见姐姐。
其实葛氏昨天就等了这个弟弟很久,就打算问问关系秦军功劳的事,毕竟只有葛三爷的话才最准。
一家人开开心心吃早饭时,葛氏才问起这个话头来。
“姐姐,军儿可了不得,怕是比你弟弟年轻时还要勇猛,这次他一人就杀敌三十人。要是没有军儿,这场仗哪里能够有这样的大胜?”
“军功的事你放心,没人敢抢了军儿的功劳。上报军功的折子昨天就送走了,姐姐啊,你就等着军儿被封赏吧。”葛三爷想起昨天秦军的表现,心里无比安慰,这大戟抡的确实好。
想起去年教这个外甥招数时,怎么都学不会,最后还是明儿说干脆就练一招,这么一看好像还挺有道理。
葛氏听后先是害怕,毕竟那是战场,真刀真枪的拼杀。继而又开心不已,心也算落了地了。看着正在和条子肉战斗的秦军,眼中多了几分宠溺,还有一些自豪。
看来把军儿放在葛家是正确的,要说还是葛家出人才。不要说小明儿,就连粮儿和仓儿在县城里也算是数得着的。虽然是庶出,但也是葛家人,再说都是亲弟弟培养出来的。
“大哥,你缴获的那匹马好像不错,骑马难不难?”众人用过了早饭,一家人开始闲聊。葛明想起昨天葛三爷骑在马上威风凛凛,十分羡慕。
葛粮笑着说到:“一点也不难,不过想要达到三叔那样,怕是要很多年。”
“也不知道小弟的那匹小马什么时候能骑?这都几个月了也没见长个。”
“天气冷马就长得慢,按理说你一个娃子骑小马是没问题的,不过你太胖了,小马估计会很累,哈哈哈哈。”其实葛明最近瘦了一些,只是家里人还是喜欢用长得胖来逗葛明。
葛三爷听到哥俩又在斗嘴,说到:“粮儿,用完了饭就赶紧回去,你媳妇不知道多担心你呢。”葛粮一听拍拍脑袋,差点把怀孕的媳妇给忘了,于是跟三个长辈施礼后走了。
“父亲大人,什么时候教孩儿骑马?”既然父亲大人是马术高手,那就不用找别人教了。
“想骑马?那可要先练腿力,明天开始让刘义教你基本功。”没想到骑个马而已,还要练腿,早知道就不学了,如今骑虎难下啊。
于是葛明除了每天练刀之外,还需要练腿力。姑姑葛氏也就这么住下了,就盼着秦军的封赏早点到,也好第一时间等到结果。
封赏还没等,葛明等到了魏高明的信。
葛明的信还是年前寄出去的,李承乾也一直等着葛明的这份回信。妹子李丽质隔几天就找李承乾要香水,让李承乾脑仁儿疼。
当时为了不穿帮,专门把回信的地址写了魏征家里。现在居然有些作茧自缚的意思,需要先跟魏征打招呼,否则书信到不了自己手上。
李承乾也不是想召见魏征就能见到的,毕竟这孩子现在还是以读书为主。再说你一个太子不好好读书,召见大臣想要做什么?
李世民至今仍在东宫处理政务,李渊看来是打算跟李世民耗上几年了,就是不把太极宫腾出来。
魏征现在还有东宫主簿的头衔,偶尔会在东宫出现的,李承乾自然也住在东宫,想要不经意的见个面还是能够做到的。
总算在过年之前跟魏征碰上了,看到李承乾魏征自然要行君臣之礼。李承乾没话找话,跟魏征又谈了关于拼音字母的事。
别看拼音是葛明后世抄袭来的,葛明也只知道这个东西可以加快识字,至于对国家更加深层的影响见识跟魏征相差很远,毕竟人家才是这个时代的人,而且是这个时代的顶级人才。
所以关于拼音的看法,魏征明显高出葛明一头,让李承乾听后频频点头。
话题转来转去,总算转到了葛明身上,李承乾假装突然想到什么。
“魏主簿,前些日子本宫写了一封书信给葛明,让传旨的太监带了过去,请教了关于拼音的事。他的回信中书写了不少符号,读他的信不用句读,读起来非常顺畅而没有歧义。”
“父皇看过书信之后也觉得这个符号非常有用,所以本宫又给葛明去了一封书信,请教关于这些符号的用法。”
魏征一听又是葛明,那个白胖胖的娃子好像就在眼前,虽然相处的时间很短,居然有几分想念。
“太子殿下,世上书籍均需要读者自己句读,如果相同的内容不同的人来句读,可能意思就会完全不同。比如四书五经,不少贤人都做过注,或许就是因为句读的不同,才有了不同的解释。”
“如果以后书信、公文甚至书籍中都已经句读,那确实非常有用,不会让读者对内容产生歧义。葛明这小子常有新奇的想法,臣见过他已经见怪不怪了,这怕是又是好东西。”
李承乾笑着说到:“父皇也是这个意思,尤其是政令、公文不能有歧义,否则执行起来会南辕北辙。”
“本宫想请魏主簿帮个忙,不知可不可以?”
魏征说到:“太子殿下请讲。”
李承乾不好意思的说到:“第一封书信的来往都是传旨太监带去带回,当时怕葛明知道本宫知道真实身份不敢畅所欲言,所以本宫化名魏高明,借了魏主簿的晚辈身份。”
“所以葛明的第二封回信,应该会送到魏主簿家里。”
魏征一听就懂了,本来不想答应,自己一想还是答应算了。不答应完全是为了葛明着想,这要是被扣个结交太子的罪名,哭都来不及。不过听太子的话里话外,陛下好像知道这个事,那自己就没必要阻拦了。
再说身为太子养在深宫中,跟葛明这种聪慧的袜子交往,也未必不是好事。
“请太子殿下放心,臣回去就吩咐家里,看到给魏高明的信就遣人给殿下把信送过来。”
李承乾高兴不已,说道:“那本宫就多谢魏主簿了。”说完就带着小太监走了。
魏征摇摇头,太子居然给自己化名魏高明,要是葛明不知道你身份,非要挖苦你不可,那小子可不是个大方的人。
一直到了上元节之后,魏家才收到了葛明的书信,其实应该说是包裹,这样李承乾总算拿到葛明发过来的快递。
很大一口箱子放到寝宫内,小太监好不容易才把箱子打开。只见里面不少稻草,稻草里包裹好的香肠、粉丝等吃食,还有一小坛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大箱子里面还有一个小箱子,等到打开这个小箱子时,盼望的东西总算是看到了,里面有香水和香皂,数了数居然有二十瓶香水,香皂足足有五十块,李承乾赶紧派人把李丽质请过来。
李丽质可是等香水很久,冬天房间里面喷的香香的,如同睡在花丛里面一般,冬天都变得不那么冷了。
一听是太子哥哥请自己,就知道有好事。因为李承乾最近被李丽质烦的要命,总是能躲就躲,如今不躲了那自然是事情办成了,要不然可不敢请本公主过去。
带着一群宫女太监,李丽质欢快的小跑着到了李承乾的住处。
“太子哥哥,是不是香水送到了?”李丽质看到李承乾连施礼都忘记了,开口就是香水。
李承乾显摆的往旁边箱子一指,李丽质开心的哇哇大叫。
“这么多瓶?还有这么多香皂。太子哥哥,全都给我的吗?”
李承乾眼珠子一转,问道:“丽质,那你是想自己全要,还是分给母后一些?”
李丽质纠结了半天说到:“丽质要分给母后一些。”
李承乾摸着李丽质的头,笑着说到:“嗯,还是丽质懂事,母后说上次的都不不够分的。”
李丽质别看年纪小,机灵着呢。拿出两瓶香水,五块香皂,递给自己的随身宫女,吩咐先送回去。
看到里面还有一个小坛子,就对李承乾说到:“太子哥哥,这个小坛子里是什么东西?是不是吃食?”
李承乾早就看到了这个坛子,还没来得及打开,此时也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等到打开才发现里面红色一块块的东西,味道说不上难闻或者好闻。
于是打开了葛明的信,希望葛明信中能有解释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只看开头已久是:明哥儿,你好。如同葛明收到李承乾信时一般,没看内容先看署名,一看果然还是好名字都被猪占了。
李承乾心里嘀咕:葛明这家伙真够幼稚的,这才把信从头开始看。
主要是关于拼音符号的介绍,葛明把能够想到的符号都做了介绍,也做了一些举例。如同上一封书信一般,依旧是很细小的字,还是从左往右写的。
李承乾不由得摇摇头,这小字确实工整,毛笔肯定写不出来。不知道葛明这家伙毛笔字些的如何,难道说不会用毛笔?
最后感念李承乾一片孝心,所以送上了不少香水和香皂。
关于吃食,葛明写到:“本小郎君虽然年幼,但是自认是全大唐最懂得美食的人。所以送一些香肠、粉丝之类的吃食给明哥儿,都是本人弄出来,明哥儿要是喜欢吃,可以派个车队来拉,只收成本价,到时候京城售卖,说不定还能发个小财。”
“另外一小坛乃是腐乳,是本小郎君最近搞出来的,用来佐粥不错。”
“明哥儿?难道说堂堂京城的少年,就玩竹蜻蜓这种玩具吗?这东西是几个月前本小郎君弄出来了,庄子上一文钱十个,没想到已经传到了京城。”
当李承乾看到竹蜻蜓是葛明搞出来的,脸色变得通红。假装不知道粉丝等吃食是葛明搞出来的,用的是激将法希望葛明送点。原来竹蜻蜓也是葛明搞出来的,自己还当成宝贝一般的玩具。这东西双手一撮就能飞起来,非常神奇。
“太子哥哥,你怎么了?不舒服吗?脸怎么红红的?”李丽质看李承乾脸色不好,在旁边非常关切。
“呃,丽质,哥哥没事。咱们去母后那里吧,带着香水还有这些吃食。”
“好啊好啊,丽质喜欢吃粉丝。”说完就拉着李承乾往长孙皇后住处走去,伺候的宫女太监赶紧抬着大箱子在后面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