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贞观四年,我又回到了长安。上一次离开是大业十二年,辗转间就已经过去了十五年。

大业十二年,我是大隋的皇后,贞观四年,我是从漠北而来的前朝一介俘虏,就如同当年南梁灭亡时我只是一个亡国宗室之女一般。

碎片一:亡国公主

江陵的春寒未散,二月的冷雨敲打着东平王府的屋檐。

襁褓中的女婴被乳母抱到萧岌面前,他长叹一声:“二月生女,江南大忌……罢了,便由我夫妇抚养吧。”

可不过一年,萧岌夫妇染疾暴毙,女婴辗转被贫寒的舅父张轲收养。

张家的茅屋里,年幼的萧氏踮脚晾衣,手心磨出水泡。舅母低声啜泣:“公主命格,却要受这苦……”

萧氏不语,只默默抄写佛经。

开皇二年,一队隋使闯入张家,为首宦官高呼:“梁国公主接旨!晋王选妃,天命归汝!”十六岁的萧氏攥紧衣角,望着铜镜中清丽的面庞,恍如隔世。

碎片二:为夫夺嫡

晋王府的梨花被春雨打湿,萧氏跪在独孤皇后脚边奉茶。鎏金护甲突然钳住她下颌,年迈的皇后眼底寒光凛冽:\"本宫听闻,晋王书房夜夜通明?\"

\"母后明鉴,\"萧氏额角渗出冷汗,\"殿下在抄录《孝经》为二圣祈福。\"袖中《金刚经》的褶皱硌着手腕——那是杨广与宇文述密谋的纸团。

三更梆子响过,萧氏褪下金丝翟衣,换上婢女粗布衫。角门阴影里,青雀捧着药罐等候:\"郭夫人咳血更甚了。\"萧氏揭开药盖,将染着丹蔻的指甲浸入汤药:\"告诉杨素大人,明日可带御医探病。\"

五鼓时分,独孤皇后的凤辇直闯晋王府。萧氏散着发髻扑到杨广榻前,锦被下传来浓重药味。\"母后...\"杨广挣扎起身,露出胸前溃烂的疮口,\"儿臣无能,竟不能晨昏定省...\"

萧氏捧起铜盆接住他咳出的血痰,盆底映出独孤皇后微颤的珠钗。当夜,东宫传来消息:太子为云昭训打造的金步摇,被呈到了独孤皇后案头。

开皇二十年冬,萧氏在仁寿宫偏殿抄经。檀香突然中断,独孤皇后将染血的帕子甩在她面前:\"好个通晓天命的晋王妃!江南三十八姓联名上书,也是星象所示?\"

纸灰在博山炉中蜷曲成蝶,萧氏叩首的玉簪刺进掌心:\"母后当年力主废北周静帝时,紫微星亦如今日般晦暗不明。\"

殿外积雪压折枯枝,独孤皇后抚过她发间银钗:\"记住,是本宫选中了你。\"

碎片三:母仪天下

大业元年的洛阳城头,万盏宫灯将紫微宫照得恍如白昼。萧皇后立于丹墀之上,望着阶下跪拜的六宫嫔妃,掌心摩挲着金凤步摇的冰凉纹路——这是独孤皇后临终前亲手为她戴上的。她记得那日婆母枯槁的手扣住她的腕子,声音似裂帛:“阿萧,大隋的体面,靠你了。”

杨广的龙辇踏碎春色而归时,带回的不止江南的奇花异草,还有吴郡太守进献的百名“殿脚女”。

那名为吴绛仙的少女赤足立于龙舟前,纤腰如柳,眼波流转间引得杨广抚掌大笑:“此女秀色可餐!”

萧皇后默然接过宫人递上的冰镇荔枝,指尖掐入果壳,甜腻汁水染红了袖口。

当夜,她将吴绛仙召入寝殿,亲自为她绾发插簪:“陛下爱牡丹,你便做那枝头最艳的一朵。只是花开花落自有天时,莫学飞絮乱人心。”

少女战战兢兢叩首,她却望向铜镜中自己眼角初现的细纹,喉间泛起苦味。

显仁宫的琉璃瓦下,萧皇后铺开亲手誊抄的《女诫》,为妃嫔们讲授“柔顺之道”。

窗外传来民夫抬运太湖石的号子声,夹杂着监工鞭响。新入宫的柳才人蹙眉掩耳:“这些粗人聒噪得很。”

萧皇后搁下笔,轻抚案头枯黄的兰草:“你听见的是吵闹,我听见的是洛阳城外三百里饿殍的哭声。”满座霎时寂静,唯有更漏滴滴答答,像极了江陵舅父家茅檐下的雨声。

七月乞巧夜,杨广醉醺醺闯入她的书房,手中攥着弹劾宇文恺劳民伤财的奏折。他指着西苑设计图上蜿蜒的曲江冷笑:“这些腐儒懂什么?朕要造的不是园子,是万邦来朝的盛景!”

萧皇后将温好的醒酒汤推至他面前,突然抓起剪刀刺向画中曲江。

杨广惊怒交加地攥住她的手腕,却见她剪下的是一缕青丝:“陛下可记得?当年晋王府的梧桐树下,您说盛世该是百姓家有炊烟,宫墙内无冤魂。”汤碗倾覆,泼湿了《述志赋》上未干的墨迹——“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

她在西苑宴请命妇,席间命人抬出十口雕花木箱。命妇们窃语箱中必是珍宝,却见开启后满是粗麻衣裳。“这些都是本宫亲手所缝。”她抚过凹凸不平的针脚,“诸君可愿随我每月捐百件寒衣?”

座下贵妇面面相觑,独有李渊之妻窦氏起身行礼:“妾愿捐千件。”后来那批寒衣送至涿郡,成了征辽将士们裹尸的白布。消息传回那夜,萧皇后砸碎了杨广所赠的合欢镜,碎银般的镜片中映出无数个她,每个都在流泪。

当龙舟第四次驶过汴河,两岸垂柳已化作焦木。宫女颤抖着捧来沾血的麻衣碎片:“宿卫们……反了。”

萧皇后将碎片收入妆匣,忽见匣底躺着一枚褪色的香囊——那是杨广初登基时赠她的,绣着“永结同心”四字。她起身走向正在试穿新铠甲的杨广,替他系紧蹀躞带的瞬间,指尖触到他后颈的冷汗。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帝后,倒像极了江都渡口那对紧紧相拥的平凡夫妻,在暴雨将至前偷得须臾温存。

碎片四:身若浮萍

宇文化及的叛军冲入江都行宫时,萧皇后将幼孙杨政道紧紧搂在怀中。刀刃寒光掠过她的眼角,她低声对孙儿道:“闭眼,莫看这些腌臜。”

叛军撕扯她的凤袍,将她推上吱呀作响的牛车。

宇文化及的长子宇文承趾捏起她的下颌:“亡国之后,何不学学乐昌公主破镜分茶?”她冷笑:“破镜可重圆,江山碎了,你拼得起么?”

窦建德的军营中,曹夫人命人剃去她满头青丝。

铜镜里,她望着光可鉴人的头皮,忽而想起当年杨广为她簪上九尾凤钗时的笑言:“阿萧的头发,能织成朕的江山。”

剃刀刮过耳际,一缕碎发飘落,她捡起藏入衣襟,低声道:“佛门清净,倒比红尘更干净。”夜

里,她蜷在草席上,听帐外士卒议论:“那前朝皇后竟不哭不闹,莫不是个木头人?”她闭目轻笑,木头人何尝不知疼?只是泪早已在江都的尸山血海里流干了。

突厥的毡帐中,义成公主抱着她痛哭:“阿嫂,这草原的风沙比刀子还利!”

萧皇后却盯着案上羊皮地图,指尖划过黄河与长江的脉络。

可汗掀帘而入,目光灼灼:“中原的皇后,可愿教我汉人的诗书?”她垂首捧起《论语》,声音清冷:“可汗要学‘仁者爱人’,还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帐外风雪呼啸,她一字一句教杨政道写“隋”字,墨汁在羊皮上晕开,像极了破碎的江山。

颉利可汗继位那夜,按突厥旧俗,她与义成公主被纳入新可汗的帐中。

义成公主愤然欲撞柱,她却按住她的肩:“活着,才能让杨政道记住洛阳的牡丹开在几月。”

毡毯上,她任由颉利可汗的刀柄挑起下巴,淡淡道:“可汗若想称雄中原,便该知道——汉人的心,比弓弦更难拉拢。”

次日,她向颉利讨来一箱汉文典籍,在羊油灯下为孙儿讲《史记》,讲到“项羽焚阿房”,杨政道问:“祖母,我们的宫殿也被烧了吗?”

她合上书卷,望向帐外如血的残阳:“烧了也好,灰烬里能长出新的麦苗。”

十二载塞外风霜,她学会用马奶酒治风寒,用狼骨占卜星象,甚至能在宴席上以突厥语吟唱《敕勒歌》。唯有午夜梦回时,她会摸出那缕藏在衣角的碎发,恍惚听见江都行宫的更漏声。

一次醉酒,颉利可汗嗤笑:“你们汉人皇帝,连自己的女人都守不住!”

她斟满酒碗,仰头饮尽:“可汗错了,不是守不住,是舍不得守——杨广宁死不肯向叛军低头,便是把江山与我,都舍给了天命。”

贞观三年冬,突厥牙帐被唐军围困。萧皇后伏案修补《汉书》,忽听帐外马蹄如雷。杨政道慌张奔入:“祖母,李靖的兵马到了!”她将残卷塞进孙儿怀中:“记住,书比剑更能斩断蛮荒。”

唐军破帐时,她正用隋宫旧制的沉香灰誊写《述志赋》,灰烬落满霜鬓。李靖拾起一页,见“斜阳落处非故国,孤雁犹衔旧时枝”之句,长叹:“太夫人,长安的斜阳等着照您的白发。”

朱雀大街的灯火灼得萧皇后眼底生疼。李世民指着宫檐下的庭燎笑道:“这焰高十丈,可比隋宫夜宴?”她望向跃动的火舌,恍惚见江都行宫的沉香木在烈焰中扭曲成杨广的脸。

“陛下可知?大业六年的上元夜,洛阳城焚木三百车,只为造一夜‘香雪海’。”她拢紧褪色的紫貂裘,那是义成公主临别所赠,“老身如今宁愿闻柴烟味——至少烧的是实实在在的木头。”李世民默然,命人撤去半数灯烛。

碎片五:斜阳落处

贞观二十一年的长安城,暮色如金箔般覆在朱雀大街上。

萧皇后倚着牛车轩窗,望见宫门前两株老槐树虬枝盘结,竟与江都行宫外的槐影重叠。她伸手去触,指尖却只掠过一缕凉风——那是杨广最后一次南巡前,亲手折下槐枝插在她鬓边的残影。

太极殿前,李世民一身常服立于阶下,身后宫人捧着鎏金火盆,庭燎灼灼映得他眉目如画。

萧皇后恍惚忆起四十年前,杨广在晋王府春宴上点燃沉香木堆,夜明珠悬于柳梢,照得满园仕女罗裙透亮。那时的他亦这般意气风发,却不知火树银花终要化作焦土。

“太夫人看这长安灯火,比隋宫如何?”李世民的笑声清朗,仿佛要劈开她记忆里的阴霾。

萧皇后垂眸望着火舌舔舐松柴,轻声道:“老身倒想起大业七年的上元夜。陛下命人熔铜铸树,缀满珊瑚琉璃,树下置三百面铜镜,说是要映得星月失色。”

她枯瘦的手指摩挲袖中玉扣,那是杨广掀开她盖头时落下的,“后来流民夜袭江都,铜树被砸成箭镞,铜镜成了盾牌……再好的景,终究熬不过乱世。”

李世民敛了笑意,忽见老妇眼角一滴浊泪坠入火中,炸开细小的蓝焰。他挥手屏退左右,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帛书:“这是从突厥王帐寻得的。”

萧皇后展开帛卷,《述志赋》的字迹早已被风沙蚀得模糊,唯“惧嵬峨之近险”一句墨痕如新。

当年她在龙舟写下此赋时,杨广抚掌赞她笔力遒劲,却将赋稿掷入运河:“阿萧,朕要这天下如你墨迹般永不褪色!”如今运河仍在,墨痕已散。

三更梆响,萧皇后独坐西偏殿。案头烛火将尽,她将玉扣系上褪色的五色丝绦——这是杨广临终前塞给她的,沾着血与冰凉的汗。窗外忽有琵琶声起,竟是《兰陵王入阵曲》。她推开窗,见乐工们正为千秋节排演新曲,金甲少年策马而过,盔上红缨似曾相识。

“娘娘,该喝药了。”侍女捧着漆盘趋近,却被她摆手屏退。

萧皇后颤巍巍走向火盆,将《述志赋》一寸寸焚尽。

灰烬腾空时,她仿佛看见晋王大婚那日的桃花雨,看见龙舟上杨广揽着她指点江山,看见突厥穹庐外义成公主递来的羊皮水囊。最后一片残纸化作青烟时,她低声呢喃:“二郎,我来教你认雷塘的萤火……”

三日后,唐太宗下诏以皇后仪驾送灵柩南下。送葬队伍经过洛阳旧宫时,几只流萤忽从残垣飞出,绕着棺椁盘旋不去。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穿越自带超市,村长让我来当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张逸风姜凤小说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女友都想捅死我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契约休夫:全能王妃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开局与女尸同床,我是大宋守夜人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