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很快就到了。
现在码头旁菜场的规模越发的大了,马海明甚至已经打算把村里的菜场搬到码头边来,两边合到一起,建一个规模更大的菜场。
当然,也要把边上的水产交易区也包括进去。
这个事情,骆羽准备等马海明来了,再跟他谈一谈。
按照骆羽公司的发展,他觉得菜场放在码头这边已经不大合适了,应该放到对岸去。
那边也有一片空地,建个几千平方的菜场绰绰有余。
菜场里很多人都认识骆羽,毕竟家里或多或少都有人在给他干活,哪怕家里没有,亲戚朋友中,也必定有在他厂里或者养殖场上班的。
因而,跟他打招呼的人那是此起彼伏。
骆羽也没有不耐烦,一个个笑呵呵的答应着。
转了一圈,把要的菜和调料买得差不离。
至于海鲜,自家就是产海鲜,收购海鲜的,哪里用得着买。
还有家禽以及剩下的一部分蔬菜,等一会儿打电话叫人送过来就行。
买好菜刚骑上电动车,好巧不巧碰到马海明,他还说等他来了再和他聊聊呢。
骆羽干脆让曹雄拿着菜先回去,自己则停下来和马海明聊天。
“马主任怎么今天有空来买菜?”骆羽笑着打趣马海明。
“骆总你才是大忙人,以前还能见到人,现在东奔西跑,连人都见不到了。”
马海明也不放过骆羽,就相互打趣起来。
说笑了几句,骆羽就说道,“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晚上过来喝几杯,有没有空?”
“你骆总相邀,就算没空也得有空。”马海明爽朗地笑着,“怎么,有什么事吗?”
“没事就不能叫你喝酒了?”骆羽把电瓶车停好,把马海明拉到莱芜河边,一手指着对岸的那边荒地。
“那块地,村里有没有什么开发的计划?”
马海明倒是奇怪,难道骆羽又有什么新的项目?
“村里能有什么计划。”马海明道,“虽然这两年财务有所好转,但还欠着银行不少钱呢。再说了,老菜场也要规划过来,也得花钱。”
“我觉得把菜场规划到那边比较好一点,这边的地留出来给园区后续建设。”骆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马海明听了骆羽的话,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可以倒也是可以,但菜场规划到对岸的话,还得重新修桥,现在上面的那座桥一来远了点,二来还是几十年之前修建的老桥,大车走不了。”
“修桥就修桥。”骆羽挥挥手,“回头我让山海建筑出个设计方案,双向四车道应该差不多了吧?”
“你不是还想要扩建码头吗?”马海明问。
“码头先放一放再说,毕竟需要的钱更多。”
“钱呢?”马海明直截了当,“加上引桥,没个一两千万能下得来?”
“村里往上报一报,区财政拨一点,交通局还有专项资金的吧?市里的乡村振兴是不是也能争取到一笔拨款?”
见骆羽好像门儿清一样,马海明拉着脸道,“这些都要去跑的,有的资金还有其他地方的项目竞争,没那么好拿。”
“我相信马主任有办法。”骆羽笑着说道,“业务能力绝对杠杠的。”
“罢了,我就拉下我这张老脸,跟领导去胡搅蛮缠吧。”马海明叹了口气,“你给我出难题了啊,骆总。”
“大方村现在也算是潞城小有名气的明星村了吧。”骆羽笑着看向马海明,“这点问题应该难不倒你这个明星主任。”
“不过……”他又来了个转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不会让你空着手去跑资金,我让公司给你拨三十个。”
马海明想了想,说道,“二十个够了,用不着那么多。”
“二十就二十,下午就到账。”
“上面拨下来的,你不要期望太多。”马海明先给骆羽打一针预防针,“能有个三分之一就不错了,至于剩下的钱……还得靠我们自己想办法。”
“没事,到时候看看村里能自筹多少,剩下的我来兜底。”骆羽拍拍胸脯,给马海明吃了颗定心丸,“也算是为乡亲们谋一点福祉,回馈一下社会。”
“好!有你这句话,我信心就很足了。不过地块的事情,还得上会讨论讨论。”马海明看着对面的那块地,“应该问题不大,你把村里搞得这么好,大家都看在眼里。”
“我有个小小的要求。”
“什么要求,说说看吧。”
“咱们肥水不流外人田,到时候菜场的搬迁和桥的建造就由山海建筑来承建吧。不过土方工程等一部分工程,可以转包给村里组织的施工队。”
骆羽并没有吃独食的想法,马海明觉得这样蛮好,大家都能赚钱。
至于菜场建好之后,里面的摊位,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村里肯定要占大头,但骆羽也不可能白忙活,总也要占一部分。
这些摊位骆羽也有用,并不会承租出去,而是打算自己用。
他名下那么多种植养殖的农产品,放在菜场里卖,也算是对外展示的一个小窗口。
“回头村里上个会,把事情议一议。”
“那成,我就先回去了,晚上过来吧,马主任。”
“行,我知道了。”
骆羽骑着电瓶车回家,正好张英和樊荣光还在,就把刚才跟马海明的谈话跟他俩说了。
“嗯,做的不错。”樊荣光难得地夸了骆羽,“咱们干实业的,要成为有社会责任,能造福一方的企业家,而不是眼里只有利益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