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罗旭决定拿下俗人居开始,就已经决定要找金雨墨借钱了。
毕竟他身边能借钱的,靠谱的,也就是金雨墨和蓝菲。
罗旭是肯定不敢跟蓝菲张口的,要是让叶姗姗知道了,这姑奶奶非得把房盖挑了不可。
所以金雨墨无疑是最合适的。
借钱这种事,罗旭也是第一次,更何况还是几百万的数目,要不是因为那个屏风,他绝对不可能开这个口。
这一路上,他几乎想着该怎么和金雨墨说,台词都想了好几套,可谁曾想……金雨墨竟然主动说了。
“嗯,雨墨,你借我点?”罗旭道。
“多少?”
金雨墨问道。
“这个……有点多,”罗旭下意识挠了挠头,面露为难,“五百万吧。”
其实他先前查过账户,里面有两千七百五十三万,距离三千二百万只差四百四十七万。
但考虑到自己还要花销,而且万一遇到漏,手里还要留点底,索性便借五百万。
“没问题,马上给你转过去!”
金雨墨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说道。
“嗯?那么痛快?你都不怕我骗你?”罗旭下意识问了一句。
“德行!我还怕你跑了啊?更何况我们之间要是连这点信任都没有,还怎么合作?”
金雨墨笑着说道。
“仗义,我是真有急用,收一批物件儿,等我回血立马还你,或者从原石的钱里扣!”罗旭连忙保证道。
“去你的吧,我没什么花销,不急用,你先用着吧!”
“雨墨,谢了!”
“切!等着,马上给你转!”
挂了电话没一分钟,罗旭便收到了到账提示。
罗旭起身走到窗台前,点了根烟,心里想着再去俗人居,不能再带肖凌柯了。
虽然让他买了个釉里红大盘也不亏,但要是让人家知道了自己设套,终归怪不好意思的。
正想着,敲门声传来,是于雷和徐文斌。
“大旭,从咱去买那个盘子的时候,跟踪咱的人就不见了,刚才我又在酒店附近转了一圈,没跟过来。”
一进门,于雷说道。
罗旭点了点头:“知道了,不过咱们从机场过来,在酒店落脚,想必人家已经知道我们住在哪了,估计到时候会换人接着跟。”
此刻罗旭心里已经想到是什么人在盯着自己,但并没有说出来。
应该是玉竹林!
“对了雷子,一会儿我和斌子出去一趟,如果肖凌柯问,你就说我俩去找小粉灯了!”
于雷点了点头:“行!不过……他不信怎么办?”
罗旭笑了笑:“爱信不信,你这么说就行了。”
“明白!”
说好一切,罗旭便带着徐文斌离开了酒店,同时打了一辆车。
“大旭,咱还出去?”车上,徐文斌问道。
“必须啊,不然你以为我干嘛撺掇肖凌柯买那个釉里红大盘?”罗旭笑道。
徐文斌想了想,不禁瞪大双眼:“我了个去,哥!你不会要去把俗人居盘下来吧?”
罗旭笑而不语,然后拿出手机,按照名片上的电话给李行之打了一个。
李行之一听罗旭这就要来,自然也是开心,说自己就在店里等着。
不多时,二人便又一次来到了云洲古玩城,俗人居。
其实对罗旭来说,豪掷三千二百万盘下俗人居,也需要绝对的魄力。
毕竟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把那个屏风完整地看一遍。
而他之所以敢这么做,除了凭着对自己眼力的自信,其实还有另一个理由,那就是李行之的开价本来也比较合理,就算自己猜错了屏风的背景,也不至于说亏惨了。
到时候如果运气好,秦雅把物件儿卖的价格高一点,搞不好还能小赚。
所以也算得上稳中求盈!
此时俗人居里,李行之也是十分诚信,已经拟好了合同,见罗旭来了,便直接递了过去。
“小罗,这是转让合同,你看看有什么地方还需要修改?”
罗旭接过合同看了一眼,尤其是包括租金、物件儿归属的几个主要条款,都没有问题。
“没问题,李老板,您诚信!”
李行之微笑点头:“小罗,签合同之前,我能问你个问题吗?”
罗旭闻言不禁笑了笑:“您是想问我……看上了哪个物件儿?”
李行之也毫不遮掩,索性点了点头:“你是内行,那储秀宫釉里红大盘,算是我店里最好的物件儿,你能舍了它,把我店盘下来,肯定是有原因的吧?”
罗旭微微挑眉,面露些许尴尬笑意。
李行之自然明白罗旭的意思,连忙说道:“你放心,只要你愿意告诉我,咱们先签合同再说,我只是想知道而已,绝不会反悔!”
“得!您既然这么说了,签完合同我一准儿说!”
说完,罗旭拿起笔,正要签字,他抬起头道:“李老板,按理说我收您的店,是高兴事儿,但从道义上,我得问您一句,几代人的店……您真舍得转让了?”
其实罗旭心里明白,如果李行之后悔,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买下俗人居。
毕竟这是人家两三代人经营的东西,罗旭也不想他后悔,大不了挑明了只买那个屏风。
听到罗旭的话,李行之的脸上露出一抹感慨。
“干了一辈子,高兴!都是喜欢物件的人,你也能明白的,只不过这两年……累了!”
罗旭听得出,这老爷子应该也是有着苦衷,不过并不便说出来,他索性也就没再问,拿笔在合同上洋洋洒洒签上了名字。
李行之也没犹豫,立刻签字,合同算是生效了。
罗旭也立刻给李行之账户转账,由于平时买物件儿,他的账户一直申请的是可以大额转账,所以即便是三千二百万,也可以用手机完成。
李行之点开到账信息,笑道:“好了小罗,俗人居是你的了,现在可以告诉我了吧?我这要走了,你总得让我死个明白!”
“您这话言重了,哪有那么夸张!”
罗旭一笑,旋即快步走到了那座屏风前,将前面的物件儿一点点搬到了旁边。
此刻,屏风的庐山真面目也终于露了出来。
一米五左右高的紫檀屏风,内嵌足有一米以上宽度的长方形和田青玉板,紫檀包浆厚重、玉石油润若流,年代的追溯感一气呵成。
如罗旭所料,四爪蟒腾跃云纹之中,虽然头部比例稍小、身形略瘦,线条也略显简单,但正是如此,则符合了晚清龙雕特点。
或许是工艺的退化,又或许是衰败的预兆,晚清龙雕不再有清中期的圆润感和线条感,甚至连龙睛都略显呆板,蟒雕亦然。
而最关键的是,当罗旭近距离看那几处单簇花朵纹时,再也掩藏不住心中的激动。
抄上了!
这次真他妈抄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