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阳站在省委常委会议室门口,手里攥着那份调任通知。纸张已经有些发皱,边缘泛起毛边,像是他这些天来的心绪。他深吸一口气,推开门。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气氛比他预想的还要凝重。省委书记王文启坐在主位,眉头紧锁,见他进来,只是微微点头。其他常委们或低头翻看材料,或低声交谈,没人主动和他打招呼。
林海阳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将通知轻轻放在桌上。他能感觉到,几道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自己这边。
“今天会议的第一项议题,”王文启开口,声音低沉,“关于林海阳同志拟任省发改委主任的提议。”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
林海阳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望向王文启。
“经过组织部和纪委的综合评估,”王文启继续说道,“考虑到目前省纪委收到一些关于林海阳同志在张明远案件中涉嫌滥用职权、干涉司法的举报材料,经研究决定,暂时搁置该调任提议。”
林海阳的眉头微微一挑,但很快恢复如常。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林海阳同志能力是有的,”一位副省长开口,“但太年轻,确实需要再磨练几年。老干局那边,也是个锻炼的好地方。”
“是啊,”另一位常委点头,“林海阳同志在莫高市的表现不错,但省发改委是核心部门,人选必须慎重。”
林海阳听着这些话,心里明白,这不是简单的“暂缓”,而是有人不想让他去发改委。举报信只是一个由头,真正的目的,是把他调离核心岗位。
他没有争辩,只是站起身,朝王文启点了点头:“我服从组织安排。”
散会后,他走出会议室,走廊里灯光柔和,脚步声在瓷砖上回响。他刚走到电梯口,省纪委的工作人员叫住了他:“林处长,书记请您过去一趟。”
他点点头,转身朝纪委办公楼走去。
办公室里,省纪委书记李振国已经等在那里。他示意林海阳坐下,递过来一杯茶。
“举报信你已经看到了吧?”李振国开门见山。
林海阳接过茶杯,轻轻点头:“刚在会上听到一些内容。”
“你对张明远案了解多少?”李振国盯着他。
“我是当时莫高市分管政法的副市长,”林海阳语气平稳,“张明远案涉及境外资金流向,我参与了部分协调工作,但具体司法程序,我从未干涉。”
李振国没说话,只是看着他。
林海阳继续道:“我愿意配合调查,也相信组织能还我清白。”
李振国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我们纪委是讲证据的,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谈话结束后,林海阳走出纪委大楼。外面的风有些大,吹得他衣角翻飞。他站在台阶上,回头望了一眼大楼,心里清楚,这不会是最后一次谈话。
他转身朝停车场走去,脚步沉稳。就在他准备上车时,眼角余光扫到不远处一辆熟悉的车牌。那辆车停得不远不近,像是在观察什么。
他没有直接上车,而是绕了个圈,走到另一侧。那辆车依旧没动。
林海阳眯起眼,记下了车牌号。
他上车后,拨通了一个号码:“老陈,帮我查辆车。”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车牌?”
林海阳报出号码。
“好,我尽快给你回信。”
挂断电话,他靠在座椅上,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张明远案的细节。那通神秘的电话,是谁打的?当时他只以为是普通的咨询,现在想来,或许另有隐情。
他睁开眼,目光坚定。
他不是第一次被人盯上,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问心无愧,就不怕调查。
车子缓缓驶出省委大院,夜色已经降临。城市的灯光在暮色中渐次亮起,像一条条蜿蜒的银河。
林海阳看着窗外,心中却无比清明。
他不是为了仕途才做这些事的。他是为了那些信任他的人,为了那些需要被听见的声音。
夜风从车窗缝隙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他握紧方向盘,车子驶入主干道,融入车流。
而在他身后,那辆熟悉的车牌,悄然启动,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