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阳跨出活动中心的大门,夜风扑面而来,带着一丝凉意。他站在台阶上,望着远处天边最后一抹霞光,心中却已翻涌起另一场风暴。工作人员刚才带来的消息像一块沉石压在他心头——程国栋,那个曾在莫高市搅动风雨的对手,如今又在北二省暗中集结新势力,意图将他彻底扳倒。
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原地,目光扫过老干部活动中心门前的广场。几盏路灯已经亮起,光晕洒在地砖上,映出斑驳的影子。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身旁的工作人员说道:“你刚才说的那笔资金,具体是从哪个渠道流入的?”
工作人员摇了摇头:“我也是听人说的,只提到是某个匿名账户,金额不小,时间点也刚好是最近。”
林海阳点点头,没有再多问。他知道,这背后肯定藏着更深的水,而他必须先稳住阵脚,不能让这股暗流影响到老干局的正常运转。
第二天一早,林海阳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他先是召集了局里几位骨干,开了一次简短的工作部署会。会议内容围绕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后续优化展开,包括即将启动的书画展筹备、老干部健康体检安排等。他的语气沉稳,思路清晰,仿佛昨晚那条令人不安的消息从未存在过。
会后,林海阳独自留在办公室,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林局,好久不见。”
“老吴,我这边有些情况,需要你们那边配合。”
对方沉默片刻,道:“说吧。”
林海阳没有绕弯,直接切入正题:“程国栋最近在北二省有动作,可能涉及资金流向异常。我这边掌握了一些线索,但不够具体,需要专业力量介入。”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随后是低沉的回应:“我们会安排人接触你,你先把已知的信息整理好。”
林海阳挂断电话,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桌角那盏老旧的台灯上。灯罩上积着一层薄灰,光线昏黄,却依旧稳定地亮着。他想起昨天老干部们在大厅里围着他对诗的场景,想起王老那句“棋如人生,急不得”。此刻,他更需要这种沉稳的心态。
几天后,一位穿着便装的中年男子出现在老干局门口。林海阳亲自接待,两人在办公室里谈了将近两个小时。谈话结束时,男子收起笔记本,点头道:“我们会跟进,你这边也要注意安全。”
林海阳送他出门,站在台阶上目送对方离开。阳光照在脸上,却照不进他眼底的沉静。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海阳一边按部就班推进老干局的日常工作,一边密切关注国安局那边的调查进展。他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行动,反而在局里多次强调:“老干部的事,不能因为任何外部因素而耽误。”
这句话在局里传开了,也让原本有些不安的工作人员逐渐恢复了信心。有人私下议论:“林局这是要稳住阵脚,等着反击呢。”
然而,程国栋的反击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某日清晨,林海阳刚走进办公室,就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对方语气冷淡:“林局,听说你最近和国安那边走得很近?”
林海阳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缓缓坐下,道:“我只做我该做的事。”
电话那头冷笑一声:“那你最好想清楚,有些人,不是你能碰的。”
电话挂断,林海阳盯着手中的手机,眼神平静,却透着一丝锋利。他知道,这是程国栋在试探,也是在施压。
当天下午,一封匿名举报信被投递到省纪委,内容直指林海阳在老干局期间存在“不当行为”,并附带了一些模糊的照片。虽然信件没有署名,但调查组还是迅速展开初步核查。
林海阳得知此事后,没有慌乱,反而主动向调查组提交了自己近期的工作记录和资金使用明细。他在报告中写道:“老干局每一笔支出,皆为老干部所需,若有不实之处,愿承担一切责任。”
与此同时,国安局的调查也有了新进展。他们发现,那笔神秘资金的来源,竟然与程国栋名下的一家公司有关。更关键的是,这笔资金的流向涉及多个关键岗位,极有可能是用于拉拢关系、施加影响。
林海阳将这些线索整理后,再次与国安局沟通。调查组负责人听完后,点头道:“我们已经掌握足够证据,下一步,就是收网。”
几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行动在北二省展开。程国栋及其几名核心成员被依法带走,接受调查。消息一出,整个北二省官场震动,而林海阳的名字,也再次被不少人重新审视。
林海阳依旧每天准时出现在老干局,依旧带着微笑与老干部们交谈,依旧亲自检查每一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只是,他的眼神里多了一份沉稳,也多了一丝锋芒。
傍晚时分,他站在活动中心的窗前,看着夕阳缓缓落下。大厅里,几位老干部正在讨论下周的书画展,有人提议请林海阳再写几幅字挂在展厅里。
他转过身,笑道:“只要你们喜欢,我随时可以写。”
李老在一旁哼了一声:“你小子,文武双全,官场里少见。”
林海阳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轻点头。
夜幕降临,活动中心的大门缓缓关闭,灯光一盏接一盏熄灭。林海阳走出大门,抬头望向天边,星光点点,夜色深沉。
他迈步向前,步伐稳健,身影被路灯拉得很长。就在他即将拐入巷口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停下脚步,掏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来自国安局的消息:“程国栋案件已立案,后续由专案组接手。”
他看完后,将手机放回口袋,继续向前走去。夜风拂过,吹起他的衣角,也吹散了他眉间的最后一丝凝重。
街道尽头,一盏红灯亮起,他站在路口,静静等待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