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还我山河”成就之后。
八路军总部下达指示,暂停脚步,消化已有战果,警惕敌人卷土重来。
促生产,拥军护军,消化生产资料,大力经营军管企业,军工生产,扶持民间红色资本,扶持民间爱国资本。
当然,最重要的是一件事还是清算。
首当其冲的就是伪华北政府。
十月底,共计有12,000名伪政府官员或者是军队将领,地方维持会会长,通敌卖国的狗汉奸遭到审判。
其中有一千三百人被判处死刑,剩下的,全部被派去劳改去了。
送的地方也是很有趣,跟小鬼子一个窝,全部被派去挖铜矿去了。
还有不少人被送去挖煤矿去了,运气好就直接塌方而死,运气不好就在煤矿里面干一辈子吧!
他们不是喜欢伺候小鬼子吗?那就跟小鬼子一个下场吧。
对于这些狗汉奸,绝不姑息!
同时,在清点伪政府,狗汉奸家产田地还有日本人侵占的土地后,八路军获得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大量的土地。
八路军队直接将其全部收归国有,将那些富田低息租给农民耕种,那些下等田则是无息免费租赁给农民耕种。
其实也有同志说了,为什么不直接一步到位,全部都免费给农民了?
改革是要慢慢来的,全国的风气都需要慢慢的改变,不能一味的一刀切。
八路军这边也需要团结大多数,随着国情国力强大后逐渐的改变政策,慢慢的解放工农生产力,促进民族和谐大进步。
事实证明,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民。
在得到人民政府给予的利好后,在城镇,在农村,皆取得了百姓们广泛的支持。
八路军在山西创造的奇迹,在河南上演,在河北上演,在山东上演,呈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八路军的带头组织下,整片解放区呈现出减租减息的大好风头,各地纷纷效仿。
地主们也察觉到了,政策变了,人心也变了。
首先是农业方面的大更改,尝到化肥和拖拉机的甜头之后,
八路军直接在四个省都建立了化肥厂,还有拖拉机厂。
并且放出豪言壮语,以后要每个市,都有属于他们的化肥厂拖拉机厂。
并且,当初老爷子弄出的优良小麦种子,优良土豆,种子优良,玉米种子,
也被八路军这边大力推广,经过科学栽培,然后在山河四省大规模种植。
工厂拔地而起,为了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八路军这边兴造水库,开垦良田。
北平总部首长在考察过后,忍不住题诗一首:
【人间新气象】
红旗漫卷东风劲,
万里山河换新装。
铁牛翻浪千畦绿,
银锄落处稻花香。
田间地头歌声亮,
水库工边夯声扬。
敢教荒原成沃野,
誓把穷乡变粮仓!
华夏儿女齐跃进,
誓为中国献力量。
麦浪滚滚连天涌,
钢花灿灿映朝阳!
从1940年到1943年,
八路军控制的实际人口区域由5,000万人升级到1亿2,000万。
11月初,好消息再度传来,在姜老爷子的支持下。
56式家族正式归队,
北平兵工厂不仅弄出了五六式冲锋枪和56式轻机枪,并且搭建了三条合格的生产线。
预计在月底,还能再增加两条生产线。
经过严格的测试,这两款枪械的表现非常完美,部队非常的满意,通过了验收!
用过的都说好,各部队首长都打电话过来询问,希望尽快完成换装。
而且北平兵工厂这边可不吝啬,直接把技术经验分享给了黄崖洞兵工厂。
到时候两大兵工厂一起开动,能够生产的56式家族相当可观。
而且姜老爷子也下达了命令,以后部队要全部完成换装,
生产的比例大概就是:7:2:2。
7支新式半自动步枪,两支新式冲锋枪,两支新式机关枪,就能组建一个火力强悍的步兵班了。
人都是有点私心的,这可不能怪咱们姜老爷子。
得他吃饱了,其他人才能吃肉。
那咋了?
工厂是他建的,材料是他准备的人,设计图纸是他弄出来的,专家也是他系统奖励来的。
我就问你,多吃多占一点怎么了?
北平兵工厂,在11月份和12月份生产的所有冲锋枪和轻机枪,
有七成全部装配了给北方军,剩下的则由总部机关分配。
黄崖洞兵工厂在12月份也正式开工,这边更过分,这边可是老爷子大本营中的大本营。
整个12月份生产的冲锋枪和机关枪,有九成的枪械装配给了北方军。
很多装备直接送到了丁伟蒙古兵团手下,还有部分送到了东北李云龙的手上。
国际局势风云变化。
日军在战略上走下坡路,抗日根据地度过最困难时期。
随着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盟军在欧洲即将开辟第二战场,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败并丧失了战略主动权,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日本当局为摆脱在太平洋的不利态势,集中力量对付来自美军的进攻,急于结束对华战争。
侵华日军企图通过扶植旺伪政权,打压诱降山城政权,从而促成山城和伪南京两大政治势力的合流并统治中国。
从而达到打击分化抗日力量,稳定日本在华战场局势的目的。
由于山城四省彻底陷落,岗村宁次不得不背上了这个大黑锅。
在军部勒令下,他带着华北方面军十五万人去太平洋玩海岛奇兵去了,基本上都是被安排到十死无生的几个岛屿上。
本来都要撤到东北了,又坐船被送去岛上了。
别说名存实亡的华北方面军,就算是关东军,也成为了日本人的抽血泵,大量的陆军精锐被调到了太平洋的小岛上。
东北日军为填补抽调兵力后留下的缺口,将部分旅团扩编成师团,其总兵力未曾减少,战斗力却是大幅度开始下降。
东三省的伪军为了活下去,大量“曲线救国”投敌而不断增加,但士气不高,战斗力低下。
很多人也逐渐看清了形势,觉得跟小鬼子混好像没前途啊,
从南到北,大量的伪军开始联系山城政府或者是联系八路军这边。
他们想拨乱反正,还想争一个抗日英雄的名号。
姜老爷子:……。
能给你们发张身份证都不错了,还想要个抗日英雄的名号???
西北总部发来电报,总部首长给予最高指示!
“解放东北的时机已然成熟,四四年开春可准备进入关外。
第五野战军和北方军,可做好了解放准备?”
【在十月份后,第五野战军的大部分主力回了河北,
北方军的部分主力回了山西,郑总回了河北,继续招兵训练部队】
接到总部命令之后,姜老爷子和郑总不敢耽搁,
两人通过电报多次交流,甚至郑总还亲自坐飞机从河北,飞到了北平。
最终定下决策,先打通后勤补给线。
由两支部队的铁道纵队修缮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总攻的日期定在了四四年三月十二日至十五日这几天。
也就是说,二月份之前要完成所有的道路通行,并且完成部队动员,
而部队需要花费十几天的功夫,从内蒙古和河北进入山海关。
一路高歌猛进,然后收复东三省。
此时,压力最大的就是两个部队的铁道纵队,他们开始尽全力修铁路。
人可以停,机器不能停,直接三班倒,日夜不休,一边在打通山东的路线,另一边在打通河北的路线。
负责内蒙古方向的是北方军的铁道纵队,负责河北方向的则是第五野战军的铁道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