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被浓稠的夜色包裹着,东宫书房内,烛火如豆,在风中摇曳不定。
朱雄英坐在桌前,桌上堆满了《赤脚医生手册》,他手持毛笔,逐页审视,嘴里还不时嘟囔着:“这现代的医学知识,在咱大明眼下可派不上用场,得删。”
那些涉及复杂医疗器械和高端医学检验技术的内容,就这样被他一一划去。
他全神贯注,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又下笔如飞,一心只想把这手册改得适合大明百姓使用。
侍女小菊在一旁,看着自家殿下疲惫却又专注的样子,忍不住劝道:“殿下,都这么晚啦,您快歇着吧,明儿还得去文华殿见周王殿下呢。”
朱雄英头也不抬,回了句:“快了快了,五叔对医学那是真心热爱,我得把这些书准备好。”
就这么着,朱雄英一直忙活到后半夜,蜡烛都快烧到底了,才把修改好的《赤脚医生手册》整理整齐。他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这才回寝宫睡觉。
翌日……
天还没亮透,墨色的天幕上还稀稀拉拉地挂着几颗星星。
东宫寝殿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
小菊轻手轻脚地走进内室,来到床边,小声唤道:“殿下,殿下,该起啦。”
朱雄英在被窝里翻了个身,迷迷糊糊地回了句:“再睡会儿……”
小菊赶忙又说:“殿下,今儿您要在文华殿接见周王殿下,可不能迟到咯。”
“哎哟……”朱雄英一下子清醒过来,猛地坐起身。
寝殿内的寒意扑面而来,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朱雄英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当个衣架,小菊手脚麻利地给朱雄英更衣,更衣的时候朱雄英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木偶,痛并快乐着,一边感受身后大伊万那惊人的弹性,一边含糊地说:“这几天事儿太多,觉都没睡踏实。你说这一天天的,事儿咋就这么多呢。”
洗漱的时候,朱雄英看着忙前忙后的小菊,随口问道:“小菊,你家里人都还好吧?这么早叫我起来,你也累坏了。有空多给家里写写信,让他们别担心你。”
小菊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落寞,轻声说:“殿下,小菊家里没人了,从小就被卖到东宫,殿下您挺照顾我的。能伺候殿下,小菊不觉得累。”
朱雄英心里一紧,这才想起小菊的身世,有些愧疚地说:“小菊,是我疏忽了。以后你就把东宫当成自己家,有啥想要的,尽管跟我说。”
小菊眼眶微红,感激地说:“殿下,您对小菊已经很好了。小菊能在殿下身边伺候,就是最大的福气。”
朱雄英点点头,说道:“别这么说,以后东宫就是你的家。”
洗漱完毕,朱雄英站在铜镜前,小菊细心地帮他整理衣冠。朱雄英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拍了拍脸颊:“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最顶级的高富帅了吧。”
出了寝宫,天色微微泛白。
来到文华殿,殿里已经点上了蜡烛,烛光照在朱红色的墙壁和金黄色的梁柱上,映出一片柔和的光晕。
不多时,便听到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声:“周王殿下到——”朱雄英脸上立刻浮现出亲切的笑容,快步迎向殿门。
周王朱橚身着褐色锦袍,头戴乌纱帽,步伐沉稳地走进殿内。见到朱雄英,他赶忙上前,恭敬行礼:“臣朱橚,拜见太孙殿下。愿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雄英急忙伸手扶起朱橚,笑着说:“五叔,快起来,在这文华殿,咱叔侄俩就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礼数啦。您一路舟车劳顿,累坏了吧?”
朱橚直起身子,面带微笑,说道:“殿下客气了,能来参加殿下的册封大典,是臣的荣幸。一路上虽有些辛苦,但一想到能亲眼见证这等盛事,也算值得。”
两人携手走进殿内,分宾主落座。朱雄英亲自为朱橚斟上一杯茶,说道:“五叔,此次进京,一路上可还顺利?”
朱橚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点头说道:“托殿下的福,一路还算顺畅。只是路途遥远,舟车颠簸,倒也有些疲惫。不过,一想到马上能见到殿下,这些疲惫也就烟消云散了。”
朱雄英微微颔首,说道:“五叔为大明藩守一方,治理封地尽心尽力,侄儿早有耳闻。此次皇叔进京,侄儿也想借此机会,与皇叔好好聊聊。”
朱橚赶忙说道:“殿下过奖了,臣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倒是殿下,年纪轻轻便身负重任,日后还要统领大明江山,实乃我大明之幸。”
朱雄英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五叔过誉了。侄儿还有许多要向五叔学习的地方。听闻五叔对医学和农学造诣颇深,在封地推行了不少利民之举,本殿一直十分钦佩。”
朱橚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光彩,说道:“殿下谬赞了。臣不过是对医学和农学有些兴趣,便想着做些实事,让封地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朱雄英目光诚恳地看着朱橚,说道:“五叔的善举,不仅造福了封地百姓,也为其他藩王树立了榜样。本殿觉得,这些经验若是能推广开来,定能让更多百姓受益。”
说着,朱雄英拿起桌上的《赤脚医生手册》,递给朱橚,说道:“五叔,您瞧瞧这个。这是侄儿给你精心准备的见面礼。侄儿偶然间得到了几本奇书,觉得对您肯定有用。”
朱橚接过书,定睛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赤脚医生手册》。
他疑惑地看了朱雄英一眼,缓缓翻开书页。
刚看了几页,他的眼神就被牢牢吸引住,原本轻松的表情变得严肃而专注,嘴里不自觉地喃喃自语:“这……这是!”
朱雄英在一旁看着五叔的反应,忍不住笑了,说道:“五叔,这书里讲的都是些实用的医学知识,从头疼脑热到跌打损伤,啥都有,而且简单易懂,老百姓照着做就行。侄儿想着,您对医学那么上心,肯定能从里头发现不少妙方。”
朱橚没有回应,只是继续埋头翻阅,越看越入迷,时而皱眉思索,时而轻轻点头,嘴里还时不时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朱雄英喜欢这种实干的人物,亦没有打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