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洪武二十五年秋九月二十八日……
天还未亮,应天府就被忙碌的气息笼罩。
皇宫内外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庄重而喜庆的氛围。
今日,是朱元璋为皇太孙朱雄英举行正式册封典礼的日子,这意味着朱雄英正式成为大明储君,承载着王朝未来的传承与希望。
破晓时分,礼部官员们已在奉天殿外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仔细检查着每一处布置,从大殿前雕龙玉柱上悬挂的红绸,到殿内摆放的各种礼器,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有失。
身着华服的宫女太监们穿梭其中,端着各种物品,脚步匆匆却又小心翼翼。朱雄英早早地被小菊唤醒,今日的他,心情既紧张又兴奋。然后就是小菊那痛并快乐波涛汹涌的伺候,他穿上了那件特制的皇太孙服饰。
服饰以明黄色为主色调,上面绣满精致的金龙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头戴的金冠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同一时刻,朱元璋在乾清宫内整理着装。
他身着龙袍,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与期待。
他异常高兴,今日的册封典礼,对于朱雄英、对于大明王朝,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巳时,吉时已到。随着一声悠长的钟鸣,册封典礼正式开始。
朱雄英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向奉天殿。
此时,奉天殿外广场上,文武百官整齐排列,身着朝服,神色庄重。
他们按照官职大小,从一品大员到九品小吏,依次站定,形成一片肃穆的朝服之海。
当朱雄英走过时,他们纷纷向朱雄英行注目礼,眼神中满是敬畏与期待。踏入奉天殿,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龙椅上方高悬“正大光明”匾额,四周的金龙雕饰在烛光下栩栩如生。
朱雄英稳步走到大殿中央,先是转身面向太庙的方向,双膝跪地,双手伏地,行三跪九叩之礼。
每一跪,都伴随着庄重的音乐节奏,每一次叩首,都饱含着对列祖列宗的敬重。
他的动作规范而流畅,展现出皇家子弟的风范。
行完礼后,他起身,整理了一下服饰,再次转身,面向朱元璋。
随后,朱雄英对着朱元璋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他跪地时,身体笔直,双手交叠放在身前,额头轻触地面。
每一次起身和下拜,都伴随着司礼太监拉长的唱喏声,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更增添了典礼的庄重感。
紧接着,司礼太监高声唱喏:“请皇太孙受印玺!”只见两名宫女,手捧朱漆托盘,上面分别放置着象征储君身份的玉印和金册。玉印由上等的和田玉雕琢而成,印纽为盘龙造型,龙身矫健,龙睛炯炯有神。金册则用纯金打造,上面刻满了册封的诏书内容,字迹工整,金光闪耀。
礼部尚书双手接过托盘,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前几步,将印玺和金册郑重地递到朱雄英手中。朱雄英双手接过,微微低头,以示敬重。此时,大殿内响起了庄重的雅乐,乐声悠扬,回荡在整个奉天殿。雅乐由编钟、编磬、琴、瑟等多种乐器合奏而成,曲调平和而庄重,仿佛在诉说着大明王朝的辉煌历史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待雅乐稍歇,朱元璋神色庄重,目光如炬,扫视全场,声音洪亮而坚定地开始讲话:“今日,咱高兴,自朕登基以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开创了如今这大明江山。从推翻暴元,到平定四方,每一步都饱含着无数将士的热血与百姓的期盼。朕夙兴夜寐,只为让这天下苍生能过上安稳日子,让我大明繁荣昌盛。如今,看到咱大孙成长起来,朕满心欣慰。他自幼聪慧,心怀天下,实乃我大明之幸。”
“雄英,今日你受封皇太孙,这不仅是无上的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你要时刻牢记,为君者,当以民为本。百姓乃国家之根基,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我大明才能长治久安。你要勤勉好学,广纳贤才,继承和发扬我大明的基业。”
“诸位大臣、藩王,日后也要尽心辅佐皇太孙。你们要像辅佐朕一样,毫无保留地给予他支持与帮助。”
紧接着,朱元璋脸上露出笑意,高声说道:“此前,朕已昭告天下,为皇太孙选定魏国公徐达之女徐妙锦为良配。今日,经过钦天监择选良辰吉日,皇太孙与徐妙锦的大婚定在明年春三月十八。届时,朕要让整个大明都为这喜事欢庆!”
这话一出口,大殿内瞬间沸腾起来。
大臣们交头接耳,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这日子选得好啊,阳春三月,正是万物复苏、喜庆祥和之时。”一位年轻的官员兴奋地说道。
藩王们也纷纷上前道贺。燕王朱棣笑着对朱雄英说:“恭喜太孙,双喜临门,如此良辰美景,又有佳人相伴,实乃人生幸事。”
周王朱橚也附和道:“是啊,太孙大婚,实乃我大明之喜,届时必定举国欢庆。”
这时,晋王朱棡悄悄地在一旁笑着打趣朱棣说道:“四弟,以后咱大侄儿是不是还得继续叫你四叔,你是不是需要叫他妹夫?这亲戚关系又近一层,以后可得多关照关照。”
朱棣:“……”
朱雄英听到大婚日期确定,脸上泛起红晕,既有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期待,又带着一丝羞涩。
他恭敬地向朱元璋行礼:“多谢爷爷的悉心安排,孙儿定不负所望。”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眼中满是慈爱:“雄英,你即将成家,往后更要懂得担当。有徐妙锦这样的贤妻在旁,你们定要相互扶持,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共同努力。大明这重担,爷爷要慢慢的交给你了。”
朱雄英认真地点点头:“爷爷放心,孙儿定会铭记您的教诲,与妙锦携手共进,为百姓谋福祉,保大明江山稳固。”
随后,朱雄英又向在场的各位藩王和大臣们一一行礼,表示感谢。
众人纷纷送上祝福,一时间,奉天殿内欢声笑语不断。
大典结束后,整个应天府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百姓们得知皇太孙大婚的日期,也都满心欢喜,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这即将到来的盛大喜事。
朱雄英回到东宫后,看着手中的印玺和金册,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的人生即将翻开新的篇章,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责任的加重。
一场新的征程,正随着朱雄英的册封而悄然开启。
(当然,本书新的篇章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