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后续的日子里,朱雄英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清晰地意识到,若想让土豆和玉米的种植推广工作在大明的广袤土地上长久且稳固地开展,一套完备且专业的体系支撑是重中之重。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向朱元璋提出一个极具前瞻性的建议——成立专门的农政司,全面统筹全国的农业发展事务。

这日,奉天殿内,大臣们分列两旁,朱雄英迈着沉稳的步伐上前,神色恭敬而坚定。他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地阐述道:“皇爷爷,如今土豆和玉米的推广已初显成效,百姓们也逐渐看到了这两种作物的潜力。然而,后续工作千头万绪,技术指导、种子调配、经验总结与传播等环节,都需要精细且专业的管理。唯有设立专门的农政司,方能使农事管理更加系统、高效,为我大明农业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朱元璋听完,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片刻的沉思。他轻轻抚摸着胡须,脑海中思索着这一举措的利弊与深远影响。片刻后,他缓缓睁开眼睛,眼中满是对朱雄英远见卓识的赞赏,点头说道:“雄英所言极是,此事便交由你负责筹备,务必尽快落实,不可有丝毫延误。”

朱雄英领命后,即刻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政司的筹备工作当中。他深知,要建立一个高效运转的机构,合理的架构和优秀的人才是关键。

朱雄英首先召集了朝中几位熟谙农事、德高望重的大臣,在一间安静的偏殿内,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激烈而深入的讨论。他们日夜伏案,对着一幅幅空白的架构图,反复商讨,仔细斟酌每一个细节。

经过多日的钻研,农政司的架构逐渐成型。司内设立了多个司职明确的科室,其中农艺科专注于钻研各类农作物的种植技巧。他们不仅要深入研究土豆和玉米的种植特性,还要对大明原有的水稻、小麦等作物进行技术改良。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农艺科的官员们时常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们并肩劳作,观察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状态,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育种科则承担着培育优质种子的重任。他们在京城郊外开辟了大片的试验田,这里种满了各种作物的种子,从本土的优良品种到从海外引进的珍稀品种,应有尽有。育种科的官员们每日穿梭在田间,仔细观察每一株作物的生长情况,精心挑选出最具潜力的种子进行培育。他们还尝试运用各种先进的育种技术,如杂交、选种等,力求培育出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的种子。

推广科的任务是向民间普及农业知识,宣传新作物的优势。他们深知,要让百姓接受新的种植方式和作物,就必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宣传。于是,推广科的官员们编写了大量的农书,书中配有生动形象的插画,详细介绍了各种作物的种植方法、病虫害防治技巧以及收获后的储存方法。他们还组织了巡回宣讲团,深入到各个乡村集市,用朴实的语言向百姓们讲解新作物的好处。

在人员选拔上,朱雄英更是慎之又慎。他深知,农政司的官员肩负着百姓的温饱与国家的繁荣,必须选拔真正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他向全国发布了选拔令,要求各地举荐在农业方面有专长的人才。无论是经验丰富、在土地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农,还是对农学有着深入研究、满腹经纶的学者,皆在选拔范围之内。

选拔那日,考场内气氛紧张而严肃。朱雄英亲自坐镇,对每一位候选者都进行了严格的考核。他向老农询问应对不同病虫害的方法,考查他们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的经验。一位来自偏远乡村的老农,虽然衣着朴素,但说起病虫害防治,却头头是道。他详细描述了如何用草木灰和石灰混合防治土豆晚疫病,以及如何利用田间的自然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朱雄英听后,不住地点头,对这位老农的实践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

对于学者,朱雄英则向他们请教农业理论知识,探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一位年轻的学者,虽然略显紧张,但在回答问题时,却思路清晰。他从土壤的成分分析到作物的营养需求,再到气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朱雄英与他深入交流,提出了一些实际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学者也能运用所学知识,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经过层层筛选,一批出类拔萃的农业人才汇聚到了新成立的农政司。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都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百姓的责任。

部门成立之初,办公场地和物资筹备成了摆在眼前的一大难题。朱雄英四处奔走,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他首先来到工部,找到工部尚书,言辞恳切地说道:“大人,农政司关乎大明农业的兴衰,如今急待一处办公之地。还望工部能加急建造,为农政司提供一个宽敞明亮、设施完备的办公场所。”工部尚书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当即表示全力支持,迅速调配人手,日夜赶工。

朱雄英又亲自前往仓库,挑选各类农具、种子样本。他在仓库里仔细查看每一件农具,从锄头的锋利程度到镰刀的弧度,再到水桶的材质,都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对于种子样本,他更是小心翼翼地挑选,确保每一粒种子都饱满、健康。

农政司正式成立那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朱雄英神色庄重地站在新的办公衙门前,他的面前,是一群充满朝气和干劲的官员。他清了清嗓子,发表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讲话:“今日,农政司正式成立,我们肩负起了大明农业发展的重任。每一项决策、每一次指导,都紧密关乎着天下百姓的温饱。望诸位恪尽职守,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国家之兴为己任,切勿辜负使命。”官员们齐声应诺,声音响彻云霄,满是坚定的决心与昂扬的斗志。

农政司迅速高效地运转起来。农艺科的官员们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地,深入田间地头。他们与农民们打成一片,耐心收集农民在种植土豆和玉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一个偏远的村庄,农民们反映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的问题。农艺科的官员们立刻赶到现场,他们仔细观察玉米的叶片、根系,还取了土壤样本进行检测。经过一番研究,他们发现是土壤中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于是给出了针对性的施肥方案。

育种科在试验田里日夜忙碌。他们不断尝试新的育种技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终于培育出了一种新型的土豆种子,这种种子不仅产量比普通种子高出两成,而且抗病性更强。推广科制作了大量精美的农书、图画,发放到民间。他们还组织了巡回宣讲团,前往各个乡村集市详细讲解种植知识。在一次宣讲活动中,一位农民疑惑地问道:“这土豆和玉米真的能比我们种的庄稼产量高吗?”推广科的官员笑着回答:“大爷,您放心。我们已经在多地进行了试验,这土豆和玉米的产量可比传统庄稼高多了。而且,它们的种植方法也不难,我们会手把手教您。”

朱雄英在京城设立了农业技术咨询中心,专门接待各地前来请教的农民和官员。中心里堆满了琳琅满目的农书和详实的种植记录,朱雄英常常在此与来访的人深入交流,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在试验田的宝贵经验。遇到复杂棘手的问题,他还会召集农政司的专家们共同研讨,集思广益,给出最佳解决方案。

为了让更多百姓深入了解土豆和玉米的好处,朱元璋命人编写了朗朗上口的农谚和歌谣,在民间广泛传唱。“土豆玉米好,产量真不少,种上几亩地,吃饱没烦恼”,这些简单易记的语句,随着说书人的生动传唱、孩童的欢快嬉戏,传遍了大街小巷。

随着土豆和玉米在各地陆续种植,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有的地方气候特殊,作物生长出现异常状况。在南方的一个地区,由于雨水过多,土豆出现了烂根的现象。朱雄英得知后,立即组织农政司的技术支援小队,火速奔赴问题地区。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仔细观察作物生长情况,经过一番研究,发现是排水不畅导致的。于是,他们指导农民开挖排水沟,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成功解决了土豆烂根的问题。

有的百姓因习惯传统种植方式,对新作物的管理不够用心。在北方的一个村庄,农民们虽然种植了玉米,但却按照传统小麦的种植方式进行管理,导致玉米产量低下。技术支援小队来到这里,耐心地向农民们讲解玉米的生长特性和管理方法,用实际收获的数据让农民们看到新作物的优势。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农民们逐渐掌握了玉米的种植技巧,产量也有了显着提高。

在推广过程中,朱雄英还十分注重与地方官员的合作。他定期与各地官员通信,及时了解种植进度和遇到的困难,迅速给予指导和支持。对于推广得力的官员,他向朱元璋建议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于消极对待的官员,朱雄英则进行严肃的批评和督促。有一位官员对推广工作敷衍了事,朱雄英得知后,亲自写信给他,严厉地批评道:“你身为朝廷官员,肩负着百姓的生计,却对农政司的推广工作如此懈怠。若不及时改正,必将受到严惩。”这位官员收到信后,深感愧疚,立即投入到推广工作中。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土豆和玉米在大明的广袤土地上生根发芽。丰收的季节,各地捷报频传。百姓们看着自家粮仓里堆满的土豆和玉米,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曾经因饥荒而面露菜色的村庄,如今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田间欢快地追逐嬉戏,大人们则在丰收的喜悦中满怀憧憬地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朱雄英再次踏上巡视之路,所到之处,皆是百姓们夹道欢迎的热烈场景。他们纷纷献上自家种植的土豆和玉米,以此表达着对朱雄英的深深感激之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到朱雄英面前,双手捧着一篮金黄饱满的玉米,老泪纵横地说道:“太孙殿下,是您让我们有了吃不完的粮食,您的大恩大德,我们世代都不会忘记!”朱雄英赶忙扶起老人,眼眶微微湿润,动情地说:“老人家,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只要百姓们能吃饱穿暖,我所做的一切就都值得。”

回到应天后,朱雄英向朱元璋呈上了详细的推广报告。朱元璋看着报告,脸上满是欣慰之色,称赞道:“雄英,你做得很好。这不仅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更是为我大明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朱雄英谦逊地回应道:“这离不开皇爷爷和各位大臣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百姓们的辛勤劳作。孙儿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朱雄英深知,农业的发展永无止境。他又开始着手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土豆和玉米的产量,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技术和肥料配方。他还计划引进更多的优良农作物品种,不断丰富大明的农业种类。在他的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宏伟的梦想,那就是让大明的每一个百姓都能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让大明王朝成为一个繁荣昌盛、永享太平的盛世帝国。

UU阅书推荐阅读:北朝帝业贞观悍婿三国第一狠人名门春事楚天子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男儿行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本王只想躺平,为何逼我夺嫡食王传逍遥小书生无尽宇宙的征程神魂至尊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大秦二世公子华矛盾难以调和明末:造反上岸后抢走大玉儿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郭嘉官居一品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时空搅屎棍超级妖孽特种兵大官人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干宋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三国之风起扬州明帝蒙古人西征大秦之极品皇帝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破晓之舞汉末之全面开战穿越古代:我有门徒三千邪龙狂兵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救命,系统要害我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刺客信条:梦华录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