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外,那些聚在一起的灾民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朱允熥要让他们做什么。
聊着聊着,大家也不再纠结了。
反而大家的心都一致了,只要吴王吩咐,他们就认真去做。
就在一万名灾民满怀期待等待的时候,海城那不足六米高的城墙上,终于出现了朱允熥的身影。
“吴王殿下来了!”
“吴王殿下好!”
“吴王殿下!”
“吴王殿下,我什么都愿意为您干,您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朱允熥刚一出现,人群立刻沸腾起来,不少人都激动地挥手呼喊,表达感激之情。
他看看这些热情的百姓,嘴角浮现出一丝满意的微笑。还好,自己分发的粮食总算没有白费。
“好了,大家静一静!”
朱允熥举起手示意众人停下喧哗。
仅仅片刻间,整个场面便安静下来,可见他在百姓心中的分量。
“想必你们都在想,我为何将你们召集于此吧?”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准备发表他的首次公开讲话。
“从一开始我就说过,只要肯努力做事的人,我绝不会亏待他们;而那些懒惰耍滑的家伙,则会被驱逐出海城,甚至更远的地方,因为我封地里容不下闲散之人。”
“当然啦,我相信追随我的人都是勤勉之辈,毕竟这么偏僻的海城,懒汉估计都不愿来。”
“好了,多余的话不多讲了。”
开场之后,朱允熥切入正题:“现在轮到你们为我效力了,其实这也是为了你们自己。”
“为何这样说呢?”
“我手上的粮食确实不多了,这次带你们去做的是向苍天祈求粮食。”
此话一出,姚少宝听得额头直冒冷汗。殿下,您说什么不好,偏偏提到粮食短缺!
这要是不小心引发了灾民暴动,可怎么办?
然而,姚少宝显然低估了朱允熥在灾民心中的威望。
接下来的一幕让他目瞪口呆——原本热情的百姓变得更加亢奋,齐声表示愿意替吴王殿下分忧解难。
看着底下像狂热信徒般的民众,朱允熥心中暗忖:看来在我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恐怕已超过了那位坐在应天府的老头。
果然是灾民最容易被感动。
随后简单交代几句后,朱允熥便率领着一万名难民、五百名精锐士兵以及无数辆马车,浩浩荡荡地朝北进发。
途中,村民们闲暇时低声议论:
“咱们吴王殿下该不会是真的缺粮了吧?不是说他囤积的粮食多得数不过来吗?”
“那些传闻哪能全信,即便真有那么多粮,看看他是如何帮助咱们的。”
“没错,他发放的是浓稠的大米粥,一天三顿;其他地方只能喝稀米汤,一天才两顿。”
“即便殿下再富足,这样分发下去也会撑不住的。”
“担心这个也没意义,不如猜测他这次要带我们去哪里找粮好了,说是请老天帮忙赐粮,真不知道该怎么弄呢。”
“别瞎想了,咱家王爷那是天上来的神仙,他说能从老天爷那里讨来粮食,就肯定能讨来,咱们只管干活就行。”
“是。”
老百姓们背后议论的话,其实有人偷偷告诉了朱允熥。他听了只是笑了笑,就算让他们知道自己没粮也没关系,只要这些人相信自己、愿意跟着活下来,反倒能更卖力干活。
姚少宝对自家王爷佩服得不得了,这种事,就算是应天府的洪武皇帝也不一定能办成,当然,除非不用动武才行。至于那个皇太孙朱允熥,姚少宝越看越觉得,王爷比他更适合坐那个最尊贵的位置。
就在朱允熥带人去寻粮的时候,北边负责运粮到捕鱼儿海的队伍被锦衣卫接管了。
“皇上说了,五天内必须赶到海城,违者杀无赦!”
原本负责押运的户部官员正疑惑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锦衣卫,一听这话全都傻眼了,心想皇帝肯定是要找借口收拾他们。
眼下北方到处都在下大雪,说不定哪天就来暴风雪。别说五天,十天都未必能走到目的地。
“各位大人,这事实在办不到,人也要吃饭休息,加上天气这么差,我们五天根本到不了海城。”
负责押运的户部官员实在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讲实话。
“这是皇上的命令!”
“不过你们别害怕,我们会帮忙的,如果日夜兼程,也许能按时到海城。”
锦衣卫的人一本正经地说着,心里却清楚这对这些官员来说有多难。毕竟从接到命令开始,他们的命运就跟这些官员绑一起了,要是完不成任务,不仅会被皇帝惩罚,甚至可能因此丢了性命。
“小的明白!”
户部官员还能怎么办?只能豁出去了。
可路上一听说这一切是因为吴王朱允熥胡乱发放救济粮导致的,那些户部官员恨不得立刻宰了他。
你说你好好当你的王爷不行吗,非要掺和救灾的事。就算要掺和,你也得知道朝廷是怎么救灾的吧,对粮仓里的粮食总该有点规划吧。你这样乱来,弄得粮食紧张,这不是害死我们了吗?
唉!
吴王闯祸了,我们这些做属下的只能背黑锅了!
正在带人往北运粮的朱允熥完全不知道户部那些官员已经恨透了他。甚至,他根本不知道老爷子给他送来了救济粮。
朱允熥根本没想过会闹饥荒,也没去关心朝廷如何救济灾民,更不知道这次全国受灾的灾民到底有多少。当他看到海城的二十多万难民时,心想这次大明的灾情肯定特别严重,灾民数量可能达到上百万甚至几百万。这么多人都要吃饭,老爷子哪有时间管他呢。
朱允熥不知道的是,全国这次受灾的灾民总共才五十多万,其中一大半都跑到他这儿来了。他自己觉得号召力不足,毕竟他的名声不太行。但他没意识到,“不会亏待你们”
这几个字对那些饿肚子的人来说有多重要。
一天后,在地图指引下,朱允熥终于带人到达目的地——捕鱼儿海,也就是后来叫贝尔湖的那个大湖。
他所说的“向老天借粮”
,其实就是冬天捕鱼。贝尔湖底是沙砾,是个天然渔场,里面鱼种很多。湖面面积有六百多平方公里,差不多是查干湖的两倍大。查干湖每年冬天捕鱼能有五千吨的收获,贝尔湖只会更多。五千吨等于五百万千克,贝尔湖冬捕估计能搞出一千万斤不成问题,毕竟明朝初年的环境比以后好多了,这里还没开始大规模冬捕,湖里肯定有不少鱼。要是贝尔湖捕得不够,还可以往北去呼伦湖,那个湖有四个贝尔湖那么大,鱼资源肯定多得多。整个海城的人就算光吃鱼,也能熬过这个冬天。
“姚少宝,按我说的计划行动,让大家赶紧动手,我现在去找合适下网的地方。”
时间紧迫,从贝尔湖到海城来回就要一天,我们现在捕上鱼送回去,刚好能填满粮仓的缺口。
“明白,殿下!”
姚少宝现在干劲十足,因为来的时候朱允熥稍微提了下冬捕的事。听说在捕鱼儿海冬天捕鱼能捕到几百万斤甚至上千万斤,他早就等不及想开始了,想亲眼见识一下吴王殿下说的那种壮观场面。
“捕鱼?吴王殿下说的‘向天借粮’,原来是捕鱼!”
“捕鱼儿海的鱼确实多,但现在是冬天,冰层有几尺厚,怎么捕?”
“吴王殿下肯定有办法,刚才我看见很多人在修整渔网,那网少说也有几百米长。”
“几百米长的网怎么放下去?冰这么厚,难道要把冰全敲开吗?那得敲到什么时候?”
听到这个消息,随行的百姓们都迷糊了,完全搞不懂吴王殿下要怎么操作。不过因为他们信任吴王,大家讨论几句后就开始干活了。
后来,大家看到一种前所未见的捕鱼法。
寒冬腊月,冰冻好几尺厚,吴王居然真让人把几百米长的渔网放下去了。
所有人都傻眼了。
大家心里更确定了,跟着吴王肯定能捞到不少鱼。
说不定以后不仅喝白粥,还能吃点别的呢。
折腾了两小时左右,第一网总算下完了。
冰面上,姚少宝站在朱允熥身边,眼睛一直盯着出鱼的洞口。
“殿下,咱们什么时候收网?”
姚少宝等不及了。
“你可是王府的大管家,别表现得跟没见过世面似的。抓几百万斤鱼而已!”
朱允熥镇定地说:“等等,再过半小时收网。”
“嘿嘿!”
姚少宝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干笑两声。
心里却想:王爷,我就是没见过这种阵仗,稍微激动点很正常,不像您那么冷静。
湖面上,不只是姚少宝,老百姓也都盯着出鱼的地方。
等了半小时,网终于要收了。
“收网!”
朱允熥一声令下,套着渔网轮子的几匹马拉动起来。
出网口的壮汉们紧握铁锹,瞪大眼睛盯着。
渔网慢慢提上来,一节又一节,但拉了老长一段,一条鱼都没看到。
姚少宝心里发慌,心想:殿下是不是这次扑空了?这儿根本没鱼?
正在琢磨的时候,忽然听见一阵兴奋的喊声。
“有鱼啦!有鱼啦!”
“哇!好多大鱼,个头还蛮大的呢!”
“这是胖头鱼,味道最好了!”
“这条鲤鱼好大,怕是有十多斤重,怎么长得这么肥呢!”
“还有白鱼呢!”
“红尾鱼也出来了!”
“……”
随着渔网越拉越多,密密麻麻的大鱼被拖上岸,人们全都笑逐颜开。
收网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捕来的鱼堆成了小山。
粗略算下来,这一网至少也有十几万斤。
“各位,这些都是本王从老天爷那里求来的过冬粮!”
朱允熥指着鱼山说:“本王说过,只要跟着本王出力,本王绝不会亏待你们。”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本王出门时带了几个厨师,今天给大家做一顿全鱼宴。”
话音刚落,湖面上响起百姓们一波接一波的欢呼。
“吴王殿下!”
“吴王殿下,我愿意为您赴汤蹈火!”
“谢谢吴王殿下请我们吃饭!”
“吴王殿下,我一辈子都为您效劳!”
“……”
要是以前这些灾民对朱允熥的感激和忠心是1的话,现在至少涨到了10。
朱允熥说到做到,让厨师们准备了各种鱼,老百姓吃得特别开心。
饭饱酒足之后,大家跟着朱允熥一起撒下了第二张网。这次捕到的鱼比第一次还多,足足有二十多万斤。
傍晚时分,三十万斤鱼被装上车,送往海城。
海城的县衙里,郑智鑫在大堂里来回踱步,满脸焦虑不安。
之前他一直忙着自己的事,根本不知道吴王还有多少存粮。直到三天前,朱允熥来找他说仓库里的粮食快没了,要出去找粮,郑智鑫才知道海城马上就要断粮了。
当时他还多嘴问了一句去哪找粮,结果朱允熥居然说去找老天爷要粮。郑智鑫当时就懵了,心里直打鼓,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吴王殿下倒是笑眯眯地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老郑,你别担心,三天之内我肯定能把粮食带回来。”
吴王都这么说了,郑智鑫也没别的办法,只能干等。可现在已经过去三天了,仓库里剩下的粮食只剩下十几石了。要是再不来新的粮食,明天海城就得断粮了。
到时候不仅扩建城池的事情要暂停,更严重的是城外的灾民怎么办?没吃的可能就会冻死饿死。
要是灾民死伤过多,这个消息传到应天府皇帝耳朵里,吴王殿下少不了挨骂,郑智鑫自己也会跟着遭殃。
“吴王殿下,您一定要按时回来!”
郑智鑫站在原地,看着白雪覆盖的屋顶,心里默默祈祷。
就在他几乎绝望的时候,一个衙役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回来了……”
“知县大人,回来了……”
“吴王殿下的运粮队已经到城门口了!”
“还有好多鱼,真的好多好多鱼!”
衙役跑得太急,说话都有点喘不过气来,但总算把情况说明白了。
“什么?回来了?”
郑智鑫突然站住脚,向前跨出一大步,瞪大眼睛盯着衙役。
“是,就在城门口呢!”
“走,带我去看看!”
郑智鑫急得不行,想赶紧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