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官员急得团团转,脸上满是慌乱,这么多人聚集,要是被皇上知道,肯定会给他们定个失职的罪名。
不少官员急得掉眼泪。
……
金銮殿上。
关于吴王的事,争论得不可开交。
总共有十七位大臣站出来,对老朱说,一定要严厉惩罚吴王朱允熥,否则的话,大明的法律就形同虚设,大明的面子也没了。
其中有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这些三品大官。
常升、徐辉祖他们看到这么多气势汹汹的大臣,心里那无力感直往上冒。
他们本来就处于劣势,加上几乎没人替吴王说话,朝堂上几乎是一边倒地主张惩罚吴王,甚至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大臣也开始表态,说要惩罚吴王。
他们最后只能唉声叹气,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那块免死金牌上。
可从头到尾,老朱对此事一点态度都没有表露,脸上的表情跟刚上朝时一样,十分平静。
朱允炆一直沉默不语,因为他就算再想除掉朱允熥,也不能在老朱面前表现出来。
且不说别的,光是这么些大臣一起弹劾,朱允熥这次算是栽定了。
正说着,金銮殿外匆匆跑进个小太监。
“陛下,大事不好啦!应天府的百姓都聚集到皇城门口去了……”
哗!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傻了。这么多百姓聚在皇城门口,这是想干嘛?集体闹事?
巡防营的人呢?应天府的知府又在哪里?这些人都白吃饭的吗?
老朱的脸色终于有点变化了。
“百姓聚在那里是为什么?”
老朱坐直身子,轻轻问道。
“回陛下,百姓们是来给吴王求情的。说吴王虽然杀了个户部官员,触犯了大明律法,但他是为保护灾民利益,不该受罚。”
“他们还写了份超大的万民书,红彤彤的,看着吓人得很!”
轰!
最后一句说完,满朝大臣全都震惊得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吴王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应天府的百姓不仅替他求情,还拿血写了万民书。
这……
他们的震惊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
朱允炆心里一沉,他那不成器的弟弟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竟高到这个份上。
要是他遇到麻烦,应天府的百姓会这样做吗?
肯定不会。
这……
常升听了太监的话,整个人都蒙圈了。
他外甥在应天府的名声到底怎么样?
就算不是臭名昭着,至少也不该受人喜欢!
昨天,他三弟告诉他,百姓都夸吴王,当时他还震惊了,因为在常升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现在,他听到了什么!成千上万的百姓为了吴王跑到皇城门口,还写了万民书。
得要有多少威望才能做到这一步!
别说在大明,从古至今能做到这种地步的人也没几个!
徐辉祖都有点懵了。
他开始怀疑自己,难道三妹是对的?
他对吴王太了解了,那家伙根本就不靠谱。如果不是徐妙锦一直劝他帮忙,他才懒得管呢。
但现在,他觉得自己可能错了。能让百姓联合上书的人,怎么会不靠谱呢?
三妹的眼光真是一流!
不行,这样的人可不能错过,散朝后得赶紧去找常升攀谈攀谈。
蓝玉平时那张坚毅的脸庞第一次露出惊讶的表情。
他开始思考,自己放弃朱允熥的决定是不是太急躁了,甚至可能是错的?
这样一个深得民心的皇孙,不正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可以取代朱允炆、维护他们自身利益的人选吗?
不行,得调整计划,得在暗地里帮帮朱允熥这个小子。
那些原本打算弹劾朱允熥的大臣们都愣住了。
万民书?
吴王居然有这样的威望?
但眼下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因为这万民书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皇帝的决策。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今天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再加把劲促使皇帝尽快做出决定时,老朱开口了。
“去,把百姓写的万民书拿上来!”
“另外,把吴王留下的那几个户部官员带过来,我要亲自问问他们。”
金銮殿里的文武大臣们心里一惊。
皇上终于要对付吴王了吗?
可是,刚才皇上说什么?吴王留下的户部官员?
这语气听着,怎么像是对吴王做的事挺满意的呢?
不知道为什么,一些大臣心里开始忐忑不安。
难道说,今天的事情要泡汤了?
但现在,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着皇帝发话。
没过多久,万民书送来了。
这是一块一丈见方的白布,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红字,看起来非常震撼。
“陈洪,你给大家念念这万民书上写了些什么!”
老朱瞥了大太监陈洪一眼,平静地说。
“奴才遵旨!”
陈洪弯了弯腰行礼,然后走下高台,来到文武百官面前。
四个小太监已经将万民书完全展开了。
“启禀皇帝陛下,我们百姓听说……”
大太监陈洪的声音慢慢响起,金銮殿里的官员们表情越来越凝重。
这份万民书大致意思是说,虽然吴王这次触犯了大明律,但他这么做是为了保护受灾的百姓,拯救他们的性命,避免被户部那些腐败官员欺压。因此,百姓认为那些户部官员该死,而吴王不该受到惩罚。
读完之后,老朱轻轻敲了敲桌子。
“咱懂了,你们争得面红耳赤的,不就是在争论吴王到底有没有罪嘛!”
“好了,别吵了,吵得咱头都疼了!”
“现在告诉你们,按照大明律,吴王未经上报就擅自处死朝廷官员,确实有罪!”
一听老朱判定朱允熥有罪,朱允炆和那些想要陷害朱允熥的大臣们都喜笑颜开。
总算有了结果,吴王这次算是完了,皇太孙再也不会构成威胁了。
常升和徐辉祖脸上没有表情,因为他们早就有办法用免死金牌救吴王了。
就在这时,老朱话锋一转。
“不过,咱们先不急着处理吴王,咱们先来聊聊户部的救灾制度到底合不合理。”
嗯?
朝堂上,大臣们的脑子里都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皇上这是要干什么?
老朱和那些想害朱允熥的官员心里咯噔一下,难道事情有转机?
\"皇上,咱们户部的救灾法子可是集了几百年经验才定下来的,又加上了大伙商议,肯定最靠谱。\"
既然老朱提起救灾的事,户部尚书李明启自然得出来撑场面。
\"李明启,你真这么肯定?\"
老朱眯着眼睛瞄了瞄陈洪,问:\"人都齐了吗?\"
\"回皇上,都在外头候着呢!\"
\"让他们进来!\"
\"是,皇上!\"
陈洪作了个揖。
过了一会儿,刘杰那些从海城活着回来的户部官儿,全被侍卫带进来了。
这……
满朝文武一看这些官员,眼睛都瞪得老大。
这些人真的是朝廷命官?
没搞错吧?
瞧瞧他们那黄瘦脸、骨头突出的模样,大臣们心里都想,这分明就是逃荒来的难民嘛!
刘杰他们一看高高在上的老朱,立刻觉得日子有盼头了。
\"皇上,皇上,小官要告吴王!\"
\"咱们都是按规矩办事,帮吴王救灾,可他不但不谢,还乱杀咱户部的救灾官儿。\"
\"不仅如此,他还把咱们关起来,还不给饭吃。\"
\"呜呜呜~\"
\"求皇上替小官做主,给那些死在吴王刀下的官儿讨个公道!\"
刘杰趴在地上,脑袋压得低低的,那惨样,谁都心疼。
刘杰一开头,别的官儿也跟着告吴王。
他们从头到尾都觉得自个没错,错的是吴王。他们遭这罪,全因吴王倚势欺人。
如今,在皇上面前,再也不用怕吴王了。
皇上一定会替他们主持正义的。熬了三个月,他们终于见到光明了。
\"跟朕说说,自从被吴王关进牢里,你们每天吃什么,吃得饱不饱?\"
老朱面无表情地问刘杰等人。
皇上这是关心咱!
这下吴王完蛋了!
刘杰他们心里美滋滋的,赶紧老实交代。
\"回皇上,自从被吴王关起来,小官每天就喝米汤,一天两顿!\"
\"那点米汤哪管饱,坐那儿不动,肚子就咕咕叫,手脚都没劲,这几个月,小官也不知道瘦了多少。\"
刘杰摆出副可怜巴巴的样子,看的人想同情他。
户部尚书一看,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能让吴王早点倒台。
毕竟,皇上都关心起户部的官儿了,肯定要狠狠罚吴王。
可他刚迈一步想站出来,上面的老朱忽然说了句话,把所有人都惊呆了。
\"行!朕知道了!\"
朱元璋一声令下:“蒋瓛,把人都拖出去,统统砍了!”整个金銮殿顿时鸦雀无声。文武百官全都傻了眼,这才刚夸奖户部官员呢,怎么一眨眼就要杀人了!
户部尚书李启明背后冷汗直冒,刚才要是再往前走一步,这会儿自己早成刀下鬼了,他可不敢多想。“全……全砍了?”刘杰彻底懵了,心想皇上不是该帮我教训吴王吗?
可身体已经被架起来了,这一切千真万确。
“皇上开恩,求您饶命!”刘杰扑通跪下,大声哀求,但朱元璋面无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