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大明这边,朱允熥并不担心。他知道老朱的锦衣卫神通广大,肯定早就探听到北元大军南下的消息了,只等部署应对。
“看来,老爷子会派大军北上。那我是不是可以偷懒?这次装作没看见,等北元动手后再坐收渔翁之利?”朱允熥眯着眼盘算。
但很快,他又摇头一笑,觉得此法不可靠。这次必须主动出击,而且要狠。
原因很简单:锦衣卫在搜集情报和传递消息方面不如他的西厂,所以大明大军赶到捕鱼儿海时,一定会比北元大军晚。这样一来,那七万在北元挖矿的民夫就有危险了。他们是自己的百姓,朱允熥绝不会坐视不理。
再说撤退也不是办法,十五万对二十万又如何?既然十五万都敢干,二十万更没问题,干脆硬碰硬!
而且,这正是磨炼戚继光、秦良玉带出的十万新军的好机会。只有经过实战,他们才能成长。
说实话,看到北元的二十万大军和那些战马,朱允熥心里痒得很。他虽有十万新军,但战马不足。上次缴获的一万七千匹因驯养不当死了近两千匹,如今骑兵只剩一万五千,数量太少。
“去,把戚将军、秦将军、沈将军请来!”
朱允熥眯着眼,他已经有了对付北元二十万大军的初步计划,现在需要和这些历史上的名将商议,看看是否可行。
“是,王爷!”
此时,北方大草原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鬼赤力还不知大明又要北伐的事。
更不知道,他的战马已被朱允熥盯上。
他们正匆匆赶路,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捉汉人女子玩,这是多少年没做过的好事!
这次南下打仗,一定要让汉人知道,草原上的勇士才是最强的。总有一天,我们要把大明富饶的土地抢过来。
另一边,过了半个月。
燕王朱棣、宁王朱权和辽王朱植一起到了捕鱼儿海附近的海城。
刚看到扩建后的海城,这三个镇守边疆的王爷都惊呆了,眼睛瞪得像快蹦出来一样。
“这……这还是海城吗?”
在这三人中,宁王朱权对海城最熟悉,因为原来的海城城墙不高,捕鱼儿海对北元人意义非凡,经常被北元攻打,有时还被攻破。
每次都是宁王朱权把海城夺回来,所以他来过好多次。
现在,他揉着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在他记忆中,海城的城墙矮矮的,面积不大,还破破烂烂的。
可眼前的这个城……
城墙看起来至少有六丈高,整个大明也没几座城有这样的高度,就连他的大宁城,城墙也只有五丈。
而且面积,看起来差不多有十平方公里,简直就像趴在边疆的一头巨兽。
“十七弟,这真是海城吗?”
辽王朱植看着这座大城,觉得不真实。
“应该……是吧……”
宁王朱权自己也不确定,说话都结巴了。
比起这两个弟弟,年长的燕王朱棣冷静得多,虽然一开始也被吓了一跳,但很快恢复了理智。
“走吧,进城吧。别忘了爹的命令,北元二十万大军正朝南赶来,目标是海城。凉国公的二十万大军还得等一阵子才能到,在那之前,咱们必须守住海城。”
燕王朱棣对两个弟弟说道。
只是,说完这话,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傻,就这城墙,北元大军真能攻破?
第五十七章隐患来了,朱棣生气了
“城下的你们是谁,报上名来!”
当朱棣、朱权和朱植带着大军来到海城脚下时,城墙上守军喊了起来。虽然他们看到了明军的大旗,但谁能保证这不是敌人的伪装呢?
而且城下有将近十万大军,任何一个守军看见了都会仔细询问。
这一点,朱棣、朱权和朱植都能理解。甚至,要是守军不问,他们进城后还得好好解释给朱允炆听。
“我们是朝廷派来的援军,来帮着守海城的。北元二十万大军已经向南推进,海城兵力不足,守不住。”
“燕王、宁王和辽王三位王爷也来了,快开城门,让我们进去!”
一个士兵夹紧马肚子,跑到城墙下,对着上面大声喊话,说明来意。
“朝廷的人?”
“北元二十万大军南下,目标是海城?”
“三位塞王都来了?”
“他们要进城?”
城墙上守着的兵兄弟觉得这事自己没法决定,赶紧叫旁边的人:“快去,赶紧告诉张大人一声,请他来拿主意!”
他提到的张大人,就是当时很得势的张居正。自从朱允熥离开海城,这儿的大事小情全是他说了算,海城的老百姓也都听他的。
没过多久,张居正就急急忙忙赶到了城墙上。
“情况怎么样?”他问。
“回大人,确实是燕王、辽王和宁王来了!”旁边有个士兵,以前跟朱允熥去过其他王爷的地盘,他仔细看了看下面的三个人,点点头确认了一下。
“三位王爷稍等会儿,我马上让人开门迎接你们进城!”张居正站在城墙上朝着下面喊了一声,然后转头对身边的人说:“开门!”
没一会儿,城门就开了,张居正下了城墙,迎接朱棣、朱权和朱植进城。
“吴王怎么没来?”辽王朱植看了看张居正,随口问道。
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也将目光转向了他。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出来迎接他们的应该是朱允熥,而不是他手底下的人。
“回辽王,吴王殿下一个多月前就出城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呢!”张居正老实回答,这也是朱允熥临走前特别叮嘱过的,不管是谁来海城,都说他出去办事去了。
“出城一个多月了?那小子跑哪儿去了?”辽王朱植又问。
“抱歉辽王殿下,我也不知道。”张居正一副完全不知情的样子,让辽王朱植有点无奈。
“朱允熥这小子该不会跑去北元矿区了吧?”朱权知道朱允熥在海城附近的北元地界弄了几处矿区。
“吴王是不是去矿区了?”朱植又一次问张居正。
“抱歉辽王殿下,我真的不知道吴王殿下去哪儿了!”张居正依然是一副不动声色的模样。
朱植终于明白,想从这个人嘴里挖出朱允熥的消息,基本不可能。
安排好大军后,燕王朱棣、辽王朱植和宁王朱权都想看看扩建后的海城。
张居正没有拒绝,现在的海城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制盐的、做火药的、造燧发枪的作坊,全都搬到了乔巴山。
在张居正的带领下,朱棣、朱权和朱植一边参观着新海城的雄伟壮观,一边被震撼到了。
他们还注意到,在海城,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雇来的民夫,都在热火朝天地干活,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偶尔还能听到他们对朱允熥真心的称赞和感谢。
朱棣和他的两个兄弟简直看呆了,心想朱允熥这小子到海城才多久,好像还不到半年,怎么已经在老百姓心中有了这么高的威望。
说实话,要是说得不客气点,在海城,连老爷子的威望可能都比不上朱允熥了。
说实话,朱棣、朱权和朱植都挺羡慕他们这个侄子的。
在自己的地盘上,朱允熥赢得民心的方式让朱棣他们望尘莫及。从重金扩建海城、接收数十万灾民,到发放救济粮时的标准远超朝廷规定,再到冰层之下捕鱼缓解饥荒,每一步都显得惊心动魄。即便如此,朱允熥还是因为降低救灾标准的官员动了雷霆之怒,将相关人员统统关押。这些事,朱棣他们根本不敢想象。
然而,当他们正感慨之时,前方传来喧嚣声。抬头一看,一群人在争吵甚至动手。张居正观察片刻后,心中有所思,但他随即表现出歉意,主动请缨去处理问题。
朱棣阻止了他,决定亲自探个究竟。一路上的繁荣景象让他困惑不解,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朱权和朱植也觉得奇怪,经历共同磨难的乡亲们怎会反目成仇?
亲卫前去查看,很快带回几名哭诉的百姓。他们跪倒在地,控诉吴王朱允熥的暴行,称其驱逐祖辈世代居住的居民,并纵容手下施暴。这些可怜人的哀嚎令人心碎,朱棣不禁怀疑,自己一向尊敬的朱允熥是否变了样。
就为了撵走那么几个人,居然用这种下三滥的办法?
说实话,朱棣对这几个人的话有些怀疑。
正在这时,刚才动手打人的那群人又来了。
他们一来就指着跪着的百姓破口大骂。
“你们这些没良心的东西,竟敢污蔑吴王殿下!”
“吴王殿下把咱们当亲人,什么时候欺负过百姓?你们这是自找的!”
“当初吴王殿下叫大家建城的时候,你们不参加,现在海城建好了,要按规矩交房租,你们就开始耍滑头了。”
“没错,海城是吴王殿下花了不少钱才扩建成的,你们这些白吃白喝的家伙还想白白占便宜,别说吴王不同意,我们也绝不会答应。”
“三位王爷,千万别被他们骗了,这些都是混账,故意诬陷吴王殿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