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罢了,殿下就别为难我了,您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吧。”杨妙真立刻投降,她对朱允熥第一印象不错,可才几天,就让自己做妃子?这她可接受不了。
“行了,我不逗你了。”
朱允熥笑着走到城墙边,与杨妙真并肩而立。
“妙真,你觉得我给你安排当贴身女将这事,有什么不满吗?”
“不满?”杨妙真愣了一下,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
“殿下是不是说让我当贴身女将的事?妙真没意见,整个乔巴山,没人比我更适合了,他们……太弱了。”
朱允熥一听这话,立刻苦笑不已。
这也太直白了吧!
要是戚继光、秦良玉和沈云英他们听到了,怕是要找来武器干一架了!
不过说起来,杨妙真说的也是实话,这几天她和戚继光、秦良玉、沈云英都交过手,这三人确实都不是她的对手,这让朱允熥十分惊讶……
同时,他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梨花枪名不虚传!
“再说,我觉得当贴身女将挺好,带兵打仗那些事,我早腻了!”
杨妙真这些年跟着朱允熥东奔西走,打了不少仗,如今只要护着他一人,就觉得轻松不少。她提议先回海城再往应天去。
朱允熥点点头表示同意,但没再多说什么。能让杨妙真开心就好,毕竟这么能打又有几分姿色的女将,既能保护自己还能让人看着舒服,这事儿挺好。
到了中午,朱允熥安排妥当后准备动身。刚要离开要塞,黄月英忽然追上来了。
“你急急忙忙跑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朱允熥停下脚步,看着黄月英从马车上下来。
“殿下,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总得给您准备点礼物吧!”黄月英笑着招呼侍女递过一个大盒子。
“哟,你倒是有心了,快让我看看是什么宝贝!”朱允熥笑呵呵地说,他没想到黄月英会来这套。
“殿下请看,都在这儿了。”第八十五章黄月英的送别礼,朱允熥傻眼了!
“嗯。”
朱允熥打开盒子,立刻愣住——几块香皂、几个小瓷瓶、还有些类似小镜子的东西。
“这就是你要给我的送别礼?”朱允熥哭笑不得,“你该不会是想让我沿途帮它们宣传吧?”
黄月英毫不隐瞒地说:“这些东西对女人很有吸引力,殿下可以用来讨好几位王妃。”
“你,真是个小机灵鬼!”朱允熥摇摇头,吩咐侍卫收好东西,“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别忘了管好乔巴山,要是回来我不满意,新账旧账一起算。”
“殿下放心,我会盯着的。”黄月英掩嘴轻笑,跟朱允熥告别。
第八十六章老朱又气又乐,怎么回事?
三天后,海城城门口。
朱允熥和杨妙真坐上马车,在众人目光中出发了。原本想带姚少宝同去,但他一头扎进深山找矿,完全不关心别的事,朱允熥也只能无奈接受。
“殿下,这样大摇大摆的,不怕敌人提前知道行踪埋伏我们吗?”杨妙真一边擦拭长枪一边问。
朱允熥看着她笑了笑,没回答。
“设下埋伏?”朱允熥笑着摆手,“别担心,这次是老爷子让我回京参加春祭,我的行程锦衣卫随时会报给老爷子,没人敢在这节骨眼上惹老爷子生气。”
“原来如此!”杨妙真点点头,之后就没再说话。
朱允熥看她安静下来,索性闭眼养神。这一阵子都没好好休息,正好趁现在路上可以放松放松。距离春祭还有好几个月呢,沿途玩玩也是个乐子,不过这女人除了模样俊俏,好像没什么别的趣味。
要是换成黄月英同行,这一路肯定更有趣。
果然如朱允熥预料,刚一动身,锦衣卫的消息就传到了京城。
“老家伙,朱允熥那小子回京了没?”
最近几天,皇帝只要得闲,就会问起朱允熥的动向。
“回皇上,吴王殿下已经起程,正往京城赶来呢!”陈洪尖着嗓音笑着回道。
这些日子,他每天都在盼着朱允熥动身。
每次皇帝问他朱允熥的状况,得知朱允熥还没出发时,他都能感受到皇帝周遭的气压低得吓人。可今天不一样了,皇帝得知朱允熥已出发后,脸上的阴霾散了,露出了笑容。
“说说,那小子现在到哪了?还得多久到京城?”
“回皇上,吴王殿下刚到大宁!”陈洪毕恭毕敬地答道,“而且吴王殿下这次回京还带着个姑娘,他们一路上游山玩水,估计要到春祭前才能到京城。”
“听说那小子带回个姑娘?”
皇帝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劲,“赶紧去,让锦衣卫查清楚那姑娘是谁。”
“皇上,蒋指挥使已经查了,吴王殿下的那位姑娘叫杨妙真,山东人。小时候因天灾随家人北上,出身清白,没问题!”
听陈洪说完,皇帝又笑了。
“老东西,吴王今年应该有十六了吧?”
“回皇上,吴王殿下刚好十六岁!”
“十六了,也该娶妻了!”
皇帝不知想起什么,脸上的笑意忽然消失,骂道:“这小子去年还当着我们的面推掉婚事,才去了捕鱼儿海半年,就自己找了个姑娘,分明是在跟我们作对!”
“皇上,吴王殿下没有这个意思,而且那杨妙真看起来不像是吴王选的王妃,倒更像他的贴身侍卫。”
“侍卫?”
皇帝冷哼一声,“连侍卫都找这么漂亮的姑娘,我还以为朱允熥这小子去捕鱼儿海后会有变化呢,结果还是那个整天泡在女人堆里的混账。”
陈洪在一旁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虽然皇帝嘴上在骂,脸上却挂着笑意。
皇帝似乎不想再说朱允熥的事了,话题一转,问起了乔巴山那边的情况。
“对了,乔巴山那边有消息吗?”
“禀告陛下,凉国公蓝玉胆大包天,竟然违背您的旨意,私自带领大军向前推进了四十五里,最后在距离乔巴山五里远的地方扎营了。”
“他竟敢如此大胆!”
老朱本就不喜欢蓝玉,一直想找机会教训他,这下好了,这家伙自己撞上来送死。
不过此刻的老朱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反而气得要命。
他担心这样一来,招降乔巴山的事情就要泡汤了。
要是真的打起来,多少将士要牺牲,国家的实力又要消耗不少。
要是因为蓝玉搞砸了,老朱就算杀了他也难消心头之恨。
“燕王、宁王还有辽王呢?难道他们没有阻止蓝玉?”
老朱知道这三个儿子都在那里,心里清楚得很。
“回陛下,燕王殿下他们的确拦过,可是听了蓝玉的话之后,就没人再开口了。再说,凉国公是征北大元帅,他们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
“就那样没出声?你给我说清楚!”
老朱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是,陛下!”
“蓝玉违抗圣旨继续向东推进,是因为前几天有大约二十多万来自漠北的汉人进入乔巴山。”
“而且这些人穿的衣服看起来像是先秦时代的样式。”
“所以,蓝玉和燕王他们猜测,乔巴山的人可能是先秦时迁到漠北定居,如今又南下的先秦遗民的后代建立的。”
“为了防止乔巴山那边有更多的漠北汉人和军队过来,蓝玉决定让大军前进,就是要给乔巴山一个警告,同时也想控制他们的势力发展。”
“当时,在蓝玉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很多人都劝他不要跟皇上的旨意对着干。”
“但他却说,身为领兵在外的大将,有时候不能完全听从皇上的命令,因为皇上不可能随时下达指示让他们怎么做,所以前线将领需要随机应变。如果因此被责备,他会独自承担责任。”
听到这里,老朱皱起眉头。
二十多万漠北汉人?还是先秦的后代?
这乔巴山的情况越来越复杂,让人完全搞不懂了!
至于蓝玉违抗圣旨这件事,老朱倒并不太在意。
毕竟,蓝玉这样做是对的。
“后来呢,乔巴山那边有什么反应?”
“回皇上,大军推进四十五里后扎营,蓝玉又跑到乔巴山的要塞下面去了。”
“他本来是想告诉乔巴山的人,朝廷派出了谈判团队北上。”
“可没想到,乔巴山有个性格暴躁的女将,二话不说,拉弓就射,把蓝玉骑的战马前腿射伤了,蓝玉和战马一起摔在地上,狼狈不堪,还被那个女将嘲笑了半天。”
老家伙,你提到的那个女将军,是不是刚开始就用弓箭射落蓝玉头盔的那个?
“没错,就是她。”
“然后呢?”
老朱慢慢放松下来,好像这事跟乔巴山的战局没关系,更像是在听个故事。
“之后不久,乔巴山的黑甲骑兵从北边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万匹蒙古高大的战马。”
“这下不只是凉国公,连燕王、宁王和辽王都动心了,都想吞并这支骑兵,再抢些战马。”
“不过,凉国公他们晓得皇上想要招降,所以先去乔巴山的要塞晃悠了一圈,发现那边没什么动静,才放心北上。”
“哪想到,那支黑甲骑兵特别厉害,直接把我们三万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凉国公吓坏了,马上率精锐部队北上增援!”
“可没想到,乔巴山那边有动作了,五万骑兵气势汹汹地冲了出来。”
“还是那个女将领军,凉国公见到她,被她几句话说得晕头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