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的百姓们听后,就自发往城门跑。
一开始十几个人,后来变成几百人,到最后城门口居然站了上万号人,全盯着远处看。
他们都是来接吴王的。
这么多人聚一块,官府自然留意到了。
不过呢,不管是巡防营还是知府大人,都装作没瞧见。
老百姓们是为欢迎吴王才聚在这里的,谁敢去赶人,这不是自讨苦吃嘛!
这事很快被老朱他们知道了。
“这小子还真有人缘!”
老朱笑着摇摇头,又看向陈洪,随意问道:“老家伙,咱们当年的选择不会错了吧?现在看,朱允熥这小子跟朱允文比起来,好像也没差多少!”
陈洪听了这话,腿都软了,直接跪在地上。
“陛下饶命!”
老朱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笑着说道:“你这老家伙,算了,是我难为你了,起来吧!”
“多谢陛下!”
陈洪吓得一身冷汗,刚才那句话可太危险了,要是他接了腔,现在脑袋怕是早就搬家了。
宦官不得干政,这规矩他心里清楚得很。
“吴王现在到哪了?还有多久能到应天?”
“回陛下,再过一个时辰,吴王就能到应天了!”
“老家伙,快去准备准备,跟我一起出去看看,瞧瞧这些老百姓怎么欢迎那小子的。”
老朱的话让陈洪浑身打了个寒战,皇上竟要亲自去接吴王。
这……
陈洪震惊得说不出话,皇上对吴王也太重视了吧,他都有点想不通了。
“老家伙,你傻站着干什么呢,赶紧准备,咱们微服出行!”
“是,陛下!”
陈洪弯腰退下了。
在徐府,徐妙锦听说朱允熥快到应天了,心里七上八下的。
“三姐,别走来走去啦,想迎接吴王就去呗!”
旁边,徐妙云翘着二郎腿,悠闲地说。
“你胡说什么呢,我一个还没出阁的姑娘,怎么能大庭广众之下迎接男人回来!”
徐妙锦瞅了眼徐妙云,假意板着脸说道:“我虽喜欢朱允熥,但这不代表我能失了分寸,不然会被瞧不起的。”
姐妹俩正聊着,徐辉祖来了。
“大哥!”
“大哥,看你笑得合不拢嘴的,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徐妙云见徐辉祖笑得像朵花,顿时来了劲头。
“嘿,真是件好事!”
徐辉祖眉开眼笑地说:“吴王今晚就能到应天,开国公刚刚派人说,晚上请咱们去参加接风宴,还特意安排妙锦和吴王见个面。”
徐妙云一听,立即用打趣的语气看向徐妙锦:“三姐,听见没,今晚你就能见到日思夜想的吴王了,还不快准备准备!”
徐妙锦一听这话,立刻涨红了脸,心里更慌了。马上就又要见到他了,他还记得自己吗?
朱允文刚听说百姓出城迎接朱允熥回来,整个人吓了一跳,结果撞到了膝盖,疼得直咧嘴。
“这……这怎么可能……到底为什么……”
朱允文满脸不可置信。他想不明白,朱允熥为什么能让这么多百姓来迎接。
难道就因为他在捕鱼儿海那点事?
确实,朱允文也得承认,朱允熥在海城确实很受百姓欢迎。不过这在海城说得过去。
但应天府这边……
他真的搞不懂朱允熥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这不是上次的万民书事件能比的。上次是因为户部官员得罪了百姓,所以百姓选了朱允熥,跟得民心没多大关系。
但这次完全不一样!
朱允熥只是回趟应天府,百姓们就主动跑出来迎接。
要知道,朱允熵以前在应天府可是干了不少坏事,应天府的百姓恨不得都找他算账呢。
这是朱允文从小到大最大的不解。
而且这种疑惑,他这一辈子估计都解不开。
因为他根本无法理解百姓的感受。
就像老朱,他小时候经历过类似的事,所以他知道百姓为什么给朱允熥写万民书,为什么这次会主动出城迎接。
“老家伙,赶紧把这些人全撤了!”
“你知道什么叫微服私访不?这么多人跟着,不是怕别人不知道你是谁嘛!”
“告诉你,朱允熥那小子贼精明!”
“你这么折腾,要是被他认出来了,我这张老脸往哪放!”
老朱看着身后跟着的二十多个侍卫,朝陈洪一阵数落。
“可陛下,您是皇帝,身边没个人跟着,不太好!”
陈洪一脸纠结地说:“这事不好办。”
他当然知道什么叫便装出行,但皇帝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这次皇帝悄悄出门,连锦衣卫的蒋琳都没告诉,万一出事,整个大明都会乱套。
“你这老东西,越活越糊涂了!”朱元璋瞪着眼睛,“谁说不让侍卫跟着?我说的是让他们别太显眼,混进人群里保护我就成!”
陈洪一听这话,只能翻个白眼,叹了口气:“还是陛下英明,臣这脑子是越来越不行了。”
陈洪假装拍了下脑袋,笑着点头。
于是,朱元璋和陈洪偷偷溜出了皇宫,没人知道他们的行踪。到了应天府安德门附近,眼前的一幕让两人惊得说不出话——人山人海,少说也有几万人。
“啧啧,虽然我暗中推了一把,但朱允炆这小子确实深得民心。”朱元璋感叹道。
当时的事,都是他幕后推动的,但他没夸大,百姓确实被朱允炆做的事情吸引住了。一个为了灾民发怒、杀掉贪官的王爷,谁不喜欢呢?就算他自己年轻时,也会这样热血沸腾。
有了这样的王爷镇守边疆,应天府的百姓还有什么好害怕的?所以很快就被打动了。
不过,这些事朱元璋能轻松想通,因为他自己也经历过难民和普通人的生活。但朱允炆和其他官员就没这份体验,一辈子都不会明白。
“哟,老人家,您也来迎接吴王!”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突然出现,关心地招呼。
“没事的,我身体还硬朗着呢。”
这种普通的关怀让朱元璋倍感亲切。
陈洪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哪是他印象里的那位严肃的皇帝?怎么看都像位慈祥的老者,而且还在和妇女聊得起劲。
“这么多人都自发来迎接吴王?”
“对,老爷子,这吴王以前不怎么样,现在可不同了。为了灾民,居然敢冒犯律法,杀了那些贪官。有这样的王爷,我们心里才踏实!”
“没错没错,有了吴王这样的好主子,咱们这些平头百姓可就安心多了!”
“那是自然!谁要是敢胡作非为,我直接跑到吴王府告状就是,吴王殿下一定给我们撑腰!”
就在老朱跟那妇人聊得起劲时,周围又有人凑热闹加入聊天。
“这位大嫂,您还不晓得呢!听说前几天吴王殿下跟陛下联手,把朝廷上下收拾了个遍。”
“真有这事?”
“当然真有!前阵子没瞧见菜市口杀人的次数多得邪乎?那可都是些被陛下惩处的贪官污吏!”
“不止如此呢!连那些尸位素餐、无所事事的官员,都被陛下罢免了。”
“我听说吴王殿下递上去的奏折里写着这么句话,大致意思是,官吏要是都清廉公正,国家就能长久安定;有能力的人掌权,国家才能兴旺发达;要是当官的光顾着捞钱不干正事,大明不用一百年就完了!”
“虽然我不太懂,但觉得吴王殿下说得在理!”
老朱偷偷溜走,满脸感叹。
或许,是他过去太小气了。
之前听说蓝玉在海城的事,他还想过要不要收拾朱允炆。毕竟这小子在海城百姓心中地位太高了。
老朱不愿承认,但他内心深处总觉得,就算自己是皇帝,到了海城估计也得被朱允炆比下去。
但现在想想,老百姓喜欢他又有什么不好呢?这能让捕鱼儿海那边更快更强。
你说朱允炆那小子能怎么样……
哪能呢!
凭他的本事,当初在应天府的时候,随便露几手就能让自己当上皇太孙了?
绝对不可能。
老朱叹了口气。
他终于明白,朱允炆根本就没觊觎皇位,在应天府时一直藏拙,让他一次又一次失望。
回想起来,这小子之前顶撞他、拒绝赐婚,甚至被贬到捕鱼儿海,说不定都是计划好的。
就为了远离应天府,做个自由自在的王爷。
“真是个混账小子,朱标到底生了个什么玩意儿!”
老朱越想越气,连死去的儿子都骂上了。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安德门外出现了辆超豪华的大马车,前后跟着十几名护卫。
这是朱允炆的车队到了。
“那是吴王的座驾,乡亲们,吴王来啦!”
有人眼尖,老远就看见了车队。
众人一听,顿时兴奋起来,纷纷伸长脖子等待,原本安静的人群瞬间沸腾了。“哎哟,老朱,这里乱哄哄的,咱们不如找个清净地儿待着吧!”陈洪一手护着老朱,苦着脸提议。
老朱没反对,往后退了几步,找了个稍微安全的地方站好。
“殿下,您要不要出去看看?”杨妙真的耳朵尖,隔老远就听见有人喊吴王殿下。她掀起帘子往外一看,整个人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