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良夫!天子说的对!对抗西戎、东夷,哪个不需要花钱?”
荣公夷向天子胡稽首,对着芮良夫、召伯虎斥责道。
“你们这些老卿士,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完全不在乎大邦周死活。”
“要不是天子有圣德,御极以来精打细算,未雨绸缪。”
“不然前些年的噩侯之乱,就已经把我大邦周给完了,还轮得到你来说什么吃枣药丸?!”
“噩侯之乱后,我大邦周前所未有的虚弱,非常之时当取非常之策,让我大邦周快速恢复元气。”
“荣公夷!你胡说八道什么?当初噩侯之乱的时候,卿士国人们不都齐心协力,支持天子在成周作战吗?”芮良夫反驳道。
“你在这里颠倒黑白,简直就是让诸卿寒心!”芮良夫继续大骂道。
“而且这个专利之策,只经过你和你手下那些小臣之手,谁知道你们趁机捞了多少!“
“像你们这些贪谀之人,面上打着大义凛然的旗号,背地里怕是把钱往自己腰包里装。”
“芮良夫!你不要血口喷人,我一心都是为了大邦周,一心都是为了天子!”
荣公夷满脸通红,瞬间小珍珠都要掉下来了。把召伯虎和芮良夫都看呆了,学不来学不来。
“你们这些人明明是自己自私自利,还要诽谤于我,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召公、芮伯,为了专利的一事,你们已经来了很多次了。”天子胡平静说道。
“此事上荣公完全是执行予的意志,没什么可指摘的。”
天子胡回避了荣公夷是否捞钱的问题,而是直接为他站台。
“那些家伙随便他闹!真当予一人怕了他们!”
“过去就是对他们太好了,对他们越好,他们就放肆,不知天高地厚!”
召伯虎和芮良夫知道已经没法劝了。虽然已经过去了不短的时间,但是噩侯驭方刺出的剑,一直还扎在天子心上,使得他的御下手段愈发粗暴。
天子胡不但强硬推行专利,还大肆改革了自文王、武王、周公以来的旧典,推行他制定的新典,由他亲派廷小臣执行。
这回卿士们更坐不住了,国人们因为专利政策,赚钱也越来越难,还要向天子交贡赋。
本来就很不爽了,这回又听说天子胡大张旗鼓地搞什么革典,把祖宗之典都给丢了。
以他们自小受到的教育,一个臭名昭着的名字自然而然与天子胡联系了起来。
“天子,大事不妙啊,不能再这样搞下去了,百姓已经无法忍受了啊!”
召伯虎又来明堂劝谏了,他一进明堂,就看到一群戴着高冠,拿着权杖,穿着奇装异服的人围着天子。
这好像是卫地的巫士?大邦周敬天法祖,巫士并不参与朝政。
今天又不是祭祀的日子,天子把这些人找来干什么?召伯虎有些疑惑。
“召公啊,又发生了什么事了。”天子胡问道。
“天子啊,专利和革典不能再搞下去了。现在国人们都对您议论纷纷,没说什么好话呢。”
“呵呵,召公每次来都说这个,你不嫌说累,予都听累了。”
“没其他的事的话,你可以回去了。”
天子胡随便打发了召公几句,继续和巫士们聊天去了。
“天子啊,国人们已经把您和纣王作比较了,说你和纣王一样暴虐,真的不能再这样搞下去了!”
天子胡:???
帝辛:???
“好啊,予每日都在想着如何振兴大邦周,累得要死,头发都白了。”
“专利、革典政策于国百利而无一害,这些家伙不但不理解我,还把我比作纣王,简直是可恨!”
天子胡面色大变,直接暴怒出声,毕竟纣王这个名字实在是太臭名昭着了。
“好啊!姬昌、姬发、还有那姬旦,我记住了!”
帝辛看着一旁没事人一样的文王昌、武王发,恨恨道。
“这才过去两百来年,我名声就这么臭了,是不是你们还有那姬旦在那里添油加醋坏我名声!”
“这才哪到哪啊,你最好做好心理准备,后面会更臭!”系统笑道。
帝辛:???
“呵呵,纣王,和我们没关系。你自己干的事天怒人怨,国人们世代口口相传,记住你的恶名而已。”
武王发望向画面中处于暴怒中的天子胡,他现在也是越来越担心了。
虽然天子胡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噩侯之乱后,他在具体做法上,确实也是越来越像纣王了。
居然还把他们制定的典制给改了,经济政治权力都不愿意和卿士们共享,这简直快和纣王一毛一样了。
“巫士们能代表予一人沟通昊天上帝。
“巫士的意思,是予一人的意思,也是昊天上帝的意思!”
“予一人命汝等为监谤,以后谁还敢胡乱质疑专利、革典政策,还敢把我比作纣王?”
“汝等向我直接报告,我把他们抓起来砍了!”
召伯虎:???
姬周诸王:???
“这招牛逼啊,当初我一个一个抓去祭,实在是太慢了,这招效率高!”
帝辛竖起大拇指。
完了,完了,这后辈真的失心疯了。孝王辟方真想把当初自己吹天子胡的话给吞回去。
纣王都竖起大拇指了,这回不真的是小纣王了吗?
“天子,使不得啊!这怎么行?自古以来也没听过这样的政策啊。”
召伯虎听到天子胡的诏令,第一反应是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阻止,被天子胡打断。
“召公,此招我已经酝酿了好久了。”
“此招一出,看谁还敢质疑专利、革典!谁还敢说我是纣王!”
召伯虎突然感觉自己和天子至少有一个精神不正常了,这怎么每个字他都认识,怎么合起来他就没听懂呢?
“天子啊,这国人的嘴怎么堵的住啊,应该因势利导,让专利、革典缓缓。”
“国人只要满意了,这样子不用堵人家嘴,人家也就不会说什么了。”
然而天子胡已经完全听不进去召伯虎的劝谏,他把巫士们派出去,与廷小臣们合作,即刻推行监谤。
果然再也没有国人敢骂他是纣王,也不敢再质疑专利、革典政策。
天子胡还洋洋自得的向召伯虎炫耀巫士们取得的成果,召伯虎听都不想听。
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天子根本不听他的,他怎么劝都没用,任由荣公夷、巫士们乱搞,他心急如焚。
另一方面,作为卿士之首,召氏大宗,他越来越难以安抚愈发暴怒的卿士国人。
他感觉自己对时局无能为力,只能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愤懑。
周烈王三十七年,宗周国人们集中起来,与宗周的一些小尹一起,冲向王宫。
天子胡命西六师讨伐,然而西六师和国人们都是沾亲带故的,不但不听他的,甚至有些直接也加入到国人队伍中。
天子胡真和纣王一样,也变成了独夫,他不得不逃离宗周。
“盒子?你这视角怎么不跟着这天子走了?”武乙问道。
宗周的大乱震惊了所有姬周诸王,他们也没想到国人的反抗如此剧烈,他们十分紧张,全神贯注地看着宗周的局势。
一时间没有注意到一直跟着天子视角的盒子,现在视角还停留在宗周,没有继续跟在天子胡身边。
倒是旁观者武乙看得仔细。
“给你们剧透一下,他已经回不来了,以后都只剩一个天子的名头了。”盒子回应道。
也就是说,当天子变成吉祥物的时候,不但被卿士国人们抛弃,连盒子都抛弃了他。
召伯虎听到这一消息后,也被国人的行为给吓坏了,之前就有卿士提议要煽动国人,来吓唬吓唬天子,也许天子在压力下就会收回成命,不再继续搞新政。
当时召伯虎觉得这样只会把局势搞得更糟糕,否定了这一提议。
没想到这些卿士也是急眼了,根本不听他的,结果现在国人失控,冲进王宫。天子不知所踪。
他焦头烂额,把这群酿成大祸的卿士们训了一顿,连忙安排人以最快速度把太子静接到了家里。
自己也赶回家中。
\"召公!不好了不好了!”
召伯虎刚回到家,安抚完太子静,屁股都还没坐热乎。
一家小臣急忙地跑了进来。
“那些国人把我们召宫给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