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坯和需要置换的木头啥的,都是跟村里人赊得,顾母准备慢慢还,孩子们读书,说是顾父老友支援的银钱,但人家不可能啥都管。
所以,借口用一次就行了。
不是有钱不还,而是不能还,虽然已经很不低调了,但还是要尽可能的,全家人都低调一点儿呢。
房子修完,可以一人一间了。
来了这么久,顾云终于有自己的房间了,她让顾母把屋子布置了一番,家具等物品,都是齐全的。
然后,就是准备过冬物资。
再往后,便是全家人过年前,需要回东州府去祭祖。
去年,因为这边是大雪封山,顾母已经给东州府族长去信了。
也得到了对方的回信。
所以今年,就算天上下刀子,全家也得赶回东州府祭祖。
至于说顾父,要明年三周年,才能去烧纸,给他大办一场。
这边的规矩,是一周年和二周年不烧纸,三周年可以办的非常隆重,然后他们就能随便过来烧了。
信中也说了顾父之前的财物,还有顾家二房卖宅子和卖铺子等产业的那些银钱,突然消失的事儿。
当时,顾母就和二娘、三娘,还有全家人,高兴的满地转圈。
虽然不知道,是谁干的。
但是真得很解气!
顾云:嘿嘿,我干的......
......
东州府。
从开始祭祖,到办完结束。
顾家二房夫妻俩和他家孩子,没跟顾母她们说话,装不认识。
顾氏族长看着脊背挺得笔直的顾志远、顾志峰和顾志辉他们六兄弟,还有顾云她们机灵的三姐妹。
顾族长让人叫来了顾志远和顾志峰两兄弟,他拿出顾父的宅子和三个铺子,以及两个田庄的地契。
随即解释道:“你二叔把你们父亲的东西卖了,钱也丢了,这些地契,是我让他自己去赎买回来的。”
他顿了顿,继续跟两兄弟说:“我让他把其他的也赎买回来,不过,你二叔的银子,可能不太够。”
顾志远与旁边的二弟顾志峰相视一眼,心道:“族长的意思是,目前剩下的那些产业,没法要回来。”
两兄弟与顾族长寒暄了几句,就道别离开,回到族长家后院。
与顾母她们说完,交了地契,顾志峰感慨道:“看来咱几兄弟,要在科举考试上,好好的下功夫了。”
二娘道:“尽力而为就行!”
三娘:“对!”
顾母也赞同俩妹妹说的。
次日,顾母跟顾志远去伢行,把三个铺子顺利租了出去。
两个田庄,低价租给了族里,因为过两年,顾志远他们几兄弟要下场试试,族里关系得需要维系。
如今,顾父的宅子光秃秃的,除了四周的围墙,啥都没给剩。
呃,还有口孤零零的水井。
半米高的井沿,还是挺好的。
让族里帮忙看下,顾母她们,就在年后回了城郊乡下的村里。
种地的,继续种地。
顾母和二娘三娘,她们三个,现在力气超大,种地轻松拿捏。
二娘和三娘也不再拿针刺绣,因为刚开始力度掌握不好,绣花针都捏断了好几根,等后来能够掌握了,就对细腻的针线活没兴趣了。
她俩觉得还是一锄头刨地上,让人心情舒坦,才真得带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