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城外二十里,黑袍军临时大营。
夜色如墨,泼洒在连绵的军帐之上。
营盘边缘,一处堆放废弃军械的角落,几座巨大的草料垛子被无声地移开。
露出下面一个仅容一人佝偻进出的幽深洞口,活像大地裂开的一道狰狞伤口。
而在洞口前面,正有近百号身形魁梧的汉子在依次进洞。
正是牛大力收下破敌营的兵士。
“这是最后一批了!”
张定方看了眼钻进洞口的兵士们,随后又看向营地外面。
这地道是他们花了十几天的时间才挖通的,目的地是离大营不远的一处茂密的树林。
那些奉命监视黑袍军的谍子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千名最精锐的破敌营兵士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他们眼皮底下消失。
“大力,神机营那边传来消息,震雷炮和燧发枪已经装到商队上,明天就能入城。”
张定方转头看向身旁的牛大力嘱咐道:“进了城,切记要低调行事,不要误了公爷的大事!”
“放心吧老张,俺铁定不能出事!”
牛大力应了一声,随后带着最后的破敌营兵士钻进了事先挖好的地道中。
众人顺着这条用汗水和鲜血强行贯通的老鼠道,很快来到了大营外那片茂密的杂树林边缘。
当第一缕惨淡的灰白光线艰难地穿透林间枝叶时,第一批换上破烂不堪、散发着汗臭和泥土气息的平民服饰的破敌营士兵从洞口处钻出。
他们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从林间不同的出口钻出,随后迅速汇入通往京都各城门的稀疏人流之中。
有的扛着破麻袋,步履蹒跚,像逃荒的流民;有的推着吱呀作响的独轮车,车上堆着些不值钱的干柴;有的则两手空空,眼神麻木,如同失去土地的佃农。
“走!”
牛大力见众人已经走得差不多,带着几名同样乔装的心腹,大步流星地朝着京都南门的方向走去。
......
京都南门,永定门。
巨大的城门在卯时三刻准时开启,沉重的木轴转动发出悠长而刺耳的嘎吱声,如同巨兽苏醒的叹息。
早已在城门外聚集等候的各色人等,如同开闸的洪水,喧嚣着向城内涌去。
牛车吱呀,骡马嘶鸣,小贩的叫卖,行人的抱怨,孩童的哭闹,混杂着牲畜的臊臭和清晨微凉的空气,构成了一幅混乱却充满生机的市井画卷。
在汹涌的人潮边缘,几支规模不大不小的商队显得格外低调。
其中一支,打着‘晋西陈记’的褪色布幡,几辆蒙着厚厚油布的骡车混杂在队伍里,车轮在夯实的黄土路上留下深深的辙印。
领队的是个精瘦的中年汉子,脸上挂着生意人特有的谦卑笑容,眼神却锐利地扫视着城门守卫和周围的环境。
“官爷辛苦,小本生意,一点心意,给官爷们打点酒喝!”
他熟练地将一小串铜钱塞进领头的城门卫手中,动作隐蔽而自然。
那城门卫掂了掂分量,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那几辆吃重的骡车。
“陈记?运的什么货?看着不轻啊。”
“回官爷,都是些不值钱的杂货。”
瘦汉子赔着笑,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神秘,“主要是些给城西寿材铺送的板材、生漆,还有些压舱的石头。”
“您也知道,这行当东西沉,不压秤,赚不了几个辛苦钱。”
他随手掀开其中一辆车油布的一角,一股浓烈的劣质生漆和朽木混合的刺鼻气味立刻弥漫开来。
城门卫皱着眉,嫌恶地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
目光扫过油布下露出的粗糙木料和几块不起眼的青石构件,果然没看到什么值钱玩意儿。
只见其不耐烦地挥挥手:
“赶紧走赶紧走...别堵着道儿!”
“是是是...谢官爷!”
精瘦汉子如蒙大赦,连忙招呼车队启动。
沉重的车轮碾过城门洞下的青石板路,发出闷响。
无人知晓,在那些粗糙的棺木下方,被巧妙地掏空了部分,严丝合缝地嵌着震雷炮最关键的炮闩和击发装置,冰冷的金属紧贴着朽木。
而那些看似压舱的笨重青石构件内部,早已被精心掏空,填满了用油布层层包裹的炮管和炮架部件。
另一支打着‘津门鱼行’旗号的队伍则更靠近护城河边。
几辆特制的水车散发着浓烈的鱼腥味,即使盖着厚厚的湿草席也遮掩不住。
水车巨大的木桶里,浑浊的水中挤满了翻着白肚、奄奄一息的杂鱼。
几个穿着油亮皮围裙的伙计,脸上手上都沾着鱼鳞和粘液,吆喝着驱赶骡子。
“新鲜的河鱼,刚捞上来的,便宜卖喽!”
一个嗓门洪亮的伙计大声吆喝着,目光却警惕地留意着城门卫的动向。
当城门卫例行公事地掀开一辆水车盖板检查时,浓烈到令人作呕的鱼腥味扑面而来,水面漂浮的死鱼让守卫立刻缩回了手,捂着鼻子连连后退。
“行了行了...快进去吧,臭死了!”
守卫一脸嫌恶,根本懒得细看。
水波之下,被油纸和鱼鳔胶反复密封的细长包裹,密密麻麻地沉在桶底,紧贴着那些滑腻的死鱼。
那是分解开的燧发枪管、枪机和通条,冰冷的钢铁隔着油纸,浸泡在腥臭的鱼水之中。
牛大力混杂在推着独轮柴车的苦力中,随着人流缓缓通过了城门。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不动声色地扫过那支‘晋西陈记’的骡车队和‘津门鱼行’的水车。
当看到它们顺利通过盘查,融入城内喧嚣的街巷,他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往下落了几分。
......
东城,靠近城墙根的地方,有一片相对僻静的街巷。
这里房屋低矮陈旧,住的多是些小贩、力夫和破落户。
一座占地颇广但门庭破败、院墙斑驳的宅院,如同一个迟暮的老人,沉默地矗立在巷子深处。
院门紧闭,门楣上模糊不清的匾额早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两个生锈的铁环,在风中发出细微的呜咽声。
这便是许琅精心挑选的“藏兵洞”——“静园”。
几天之内,这座死气沉沉的宅院如同一个巨大的蚁巢,悄无声息地吞噬了上千名化整为零潜入京都的破敌营精锐,以及那些历经曲折才送进来的“棺材货”和“臭鱼货”。
院内景象与破败的外表截然不同。
前院空旷的场地上,堆积着伪装用的杂物。
穿过一道不起眼的月洞门,后院则被临时搭建的巨大芦席棚严实实地笼罩着,隔绝了外界的视线。
棚内空气闷热而凝重,弥漫着汗水、金属和油脂混合的奇特气味。
上千名精悍的汉子无声地忙碌着,如同精密器械的零件。
他们大部分席地而坐,靠着冰冷的墙壁闭目养神,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恢复体力,只有微微起伏的胸膛和偶尔闪动的锐利眼神,显示着他们并非沉睡。
另一部分人则围聚在几处被特意清理出来的干燥空地上,如同进行着某种神圣的仪式。
油灯昏黄的光线下,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冷硬光泽。
那些从棺材里掏出的、从臭鱼桶底捞出的冰冷部件,被一双双布满老茧却异常稳定的手拿起、擦拭、上油、组合。
沉重的炮闩被小心翼翼地嵌入炮尾,精密的击发簧片被调整到最佳状态,乌黑的炮管在粗布擦拭下逐渐显露出慑人的幽光。
分解的燧发枪管、枪机、通条被迅速而精准地组装起来,木质的枪托被牢牢铆合,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每一支成型的燧发枪,都被仔细检查燧石、火门,确保击发顺畅。
每一个步骤都安静、迅速、有条不紊,只有金属部件轻微碰撞的脆响和粗重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牛大力站在棚子入口的阴影里,双手抱胸,像一尊铁铸的雕像。
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过那些逐渐成型的杀人利器,扫过一张张沉默而坚毅的面孔。
然而,就在这高度紧张、不容一丝差错的时刻,一阵极其突兀、极其刺耳的拍门声,如同惊雷般在寂静的院子上空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