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卖福字就赚了三千文,虽然分到每家每户并不多,但是依旧让人激动。还有两日就过年,赵大泉想着再走远一些去看看,那买的红纸和墨都没有用完,不如去试试看,肯定还有更偏僻的小村庄不方便外出。
村民们各个都心潮澎湃,因为这一次去的远,为了安全起见,赵村长就多安排了些人去送货。只是这一次卖的钱就直接按户来平分了,不再算工钱。送货的汉子们并不在意,能赚一点都很开心。
而且桂花村村民在得知这个买卖是花儿提出来的,并且没有留给江家做这个买卖,而是直接让村里来做这事,村民们对如何分配钱就更不在意了。一个小姑娘都能如此心胸豁达,这些个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的自然不能被比下去。
赵大泉带着大部队出发了,每个人背了些干粮和水,推着板车就出发了。上了官道后,大家便沿着官道两边的小路四散而去。赵大泉叮嘱着大家一切以和为贵,出门在外不要和外村人发生争执,毕竟是要去到别家的地盘。
这一次,小孩子们直接把剩下的红纸写完,写了三千张福字,还是依旧按六组,每组售卖五百张,能卖多少算多少。
在临近过年这几日,桂花村格外安静。年三十这日,江长庆背着背篓回来了。
“登登登登~看看我拿了什么回来?”
江长庆一进院子就看见孩子们在院子里吃米糕,不知道什么时候从花儿那里学来的出场语录,现在是用的十分顺口。
“哇,是灯笼。三叔,你买灯笼了!”几兄妹热情的围上去看着江长庆手中的灯笼。
江长庆一脸得意:“不是买的,是我们四宝斋库房里的,陈掌柜啥都往那库房里堆,这不是年末我们几个收拾库房,这灯笼就给翻出来了嘛!陈掌柜不想要,我就给讨来了。”
江花笑眯着眼睛,看向院门上方,
“三叔,你快挂上去。”
江长庆一转刚刚嬉皮笑脸的模样,语气变得沉稳。
“不着急,等一会儿我们把蜡烛插进去再挂,待我先进去跟你爷爷奶奶打个招呼。”
邱氏和江大川就在堂屋里准备着纸钱,老三一进门夫妻俩就听见声音了。这会儿听见老三终于想起自己的爹娘,夫妻俩同时“啧”了一声。
江长庆背着背篓去了堂屋,规规矩矩叫了声爹娘,见二老表情无异,又从背篓里拿出一个包袱。
“爹,娘,这是我给你们带回来的。”
邱氏和江大川这才露出若隐若现的微笑,只是当邱氏打开包袱看到是衣服后,立马变了脸色。
“这是你姐做的吧!”
江长庆:“嘿嘿,就知道娘你慧眼识针线。”
江大川撇了撇嘴:“老子还当是你给我们送的。”
江长庆挠了挠后脑勺,贼嘻嘻的笑道:“哎呀,爹,我这才在县里干了没多久,这不是还没挣到钱吗?等我挣到钱了一定给你买一套更好的衣服。”
江大川懒得搭理这皮猴,只拿着衣服在身上比划着看看是不是合身。
邱氏摸着手里的衣服,继续问道:“你姐有没有让你带什么话回来?”
“还得是娘啊!”
“别贫嘴,快说!”
被邱氏凶了后,江长庆才收敛了那副散漫的神情。
“我姐说初二就不回来了,这衣服希望您二老喜欢,大姐祝愿娘和爹福寿安康。”
邱氏一副早就料到的神情,把衣服收起来。
“知道了,你这次回来什么时候回去上工啊?”
江长庆一想到这个假期就很开心,语气高兴道:“正月十六才去上工。”
“行,好好在家休息,把你带回来的东西收拾收拾吧。中午我们都吃过了,你就将就吃点儿面吧,晚上咱好好吃个团圆饭。”
“好嘞,听我娘的安排。”江长庆回了自己房间,发现自己的卧房格局变了,靠窗的位置还安置了一张桌子,再看见桌子上的笔墨纸砚后大概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等到江长庆收拾完东西出来后,就看见灯笼已经被几个孩子挂上了院门的梁上。
“欸,我怎么觉得咱们村子里太安静了,这一点也不像过年呢?”江长庆从进村子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会儿吃饱饭后才察觉到村子里的不寻常。
江春明回道:“因为他们都跟着村长出去卖福字了。”
夏勤指了指门上贴的福字,怕江长庆不能明白。
江大川脸上带着骄傲从屋子里走出来,说道:“这可是咱们家花儿出的主意,让他们都能在过年前赚点儿肉钱。”
邱氏紧随其后拍了拍江大川的背:“小声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我们就别自己说出来了。”
“我孙女做了好事,我有啥不好说的。这赚钱的营生,又不是别的,要不是咱孙女心胸开阔,一心为村,哪儿轮得到他们。”江大川此刻就希望村里人能记得自家孙女的好,别过几日就跟白眼狼似的忘了这茬事。
江花赶紧说道:“爷爷,这营生也赚不了什么大钱,不必太过在意,况且以前村子里也帮过我们不少忙,就拿我落水的事来说,村里人都挺关心的。而且我这也是为了咱们家里,我怕我们越来越有钱,他们嫉妒我们。哈哈哈~”
江大川听进去了孙女的话,而且也确实是如此。江家有难时,村里人能帮一把的都会伸把手,真是人老了这脑子也不转了,真是不如孙女的境界。
“花儿,你说的对,是爷爷想岔了,就是不为着村里人,为着自家想长远些,也该帮一帮大家。”
江花笑着:“是的,一家独大树大招风。”
江长庆听了半天,总算弄明白村里这个营生的事,再次看向花儿的时候,眼神里是满满的赞赏。
傍晚,桂花村各家的饭菜香味已经飘散到空中交织在一起。只不过除了江,冯,鲁,柳四家人,其他家还在等着外出的人归来。
江大川带着一家人在院子里烧袱子,在这之前要先去敬天地,敬灶王老爷,最后才是给先祖们烧袱子。
江花跟在言氏身边感受着这一仪式,第一次在心里有了很浓厚的归属感。
“好了,开饭!你们几个去端那供桌上的白饭来吃,吃了对身体好。”江大川指了指供桌上用来敬过先辈的白米饭,让几个孩子一人分着吃一些。
虽然米饭还是那个味儿,可是有过前面那一系列的仪式感,江花觉得这个白米饭真的是加了福气在里头。
今晚团圆饭,江家的桌子终于是摆的满满当当,有鱼,有猪,有鸡,有鸭,还有羊排……一共十二个菜,装的盆满钵满。
江大川拿出早就买好的酒,除了小孩子,家里所有人都倒了一小杯。
大人们喝了点酒,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翻来覆去要说个尽心,小孩子们则是惦记着要去放爆竹。
就在江花放了第一盆爆竹后,出去卖福字的汉子们都回来了。
江花老远就感受到大家那股子兴奋劲儿,这一走就是两天一夜,要是没有个大丰收还真是说不过去了。
三千张福字全部卖出去一共进账六千文,赵大泉先把钱分给了大家,一户能分到一百八十七文。汉子们拿到钱便着急往家里跑,今日可是年三十儿,家里还在等着吃团圆饭。
赵大泉则是装了两背篓的草料给江家送去,用了江家的牛车就要把人家的牛给伺候好,除此以外,赵大泉还包了一条腊肉一块儿送去。
江大川看见送来的东西有些惭愧自己之前的想法,赶忙说道:“村长老哥,你这太贵重了,你们出去卖福字赚的钱都该搭在这条腊肉上了。”
赵大泉:“一码归一码,我这腊肉是给花儿的,你可别想多了。”
听见村长这么说,江大川也不好再拒绝,赶忙把江花喊到身旁来。
江花看见腊肉也没客气,双手接过腊肉就感谢着赵村长。
赵大泉笑着看向江大川,打趣道:“你还不如花儿大气。”
江大川并不气恼,笑呵呵道:“那是,这可是我孙女。”
赵大泉笑着告辞了,家里还等着回去吃饭。江花和江大川送走赵大泉正准备进去时,马大力和朱小包又来了,一人手里拿了五个鸡蛋。
“川叔,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这鸡蛋给花儿补补身体,这大晚上上门来真是对不住,主要是明天就正月初一了,也不好往外拿东西。嘿嘿~”
马大力经过这次的卖货,一下变得开朗起来,也或许本就是一个开朗的人,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展现自己吧。
江花依然乐呵呵的接过了,接着陆陆续续村里三十二户人家就跟说好了似的,每家都拿来了五个鸡蛋,江家的鸡蛋一下子就富裕起来了。
看着那一箩筐的鸡蛋,江大川是彻底惭愧了。只不过惭愧的情绪还没有蔓延开就被江花的高喊打断了。
“祝我们江家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祝我们江家越来越好!”
一长串的祝词点燃了江家众人对新一年的期望,子时已过,新的一年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