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咏南燕武卫将军公孙五楼》
谀阶疾步惑君深, 佞阁终成倾国瘖。
广固危垣粮化铁, 万箱空赎断喉吟。
公元五世纪初的中国北方,乱世如同一锅沸腾的八宝粥。前秦帝国瓦解后,慕容鲜卑建立的南燕国在齐鲁大地上倔强崛起,像战火废墟里钻出的一株野蔷薇,带刺又鲜艳。但就在这帝国初创、雄心勃勃的关键时刻,一个名字却成了国运的“拆家专业户”——公孙五楼。他既非慕容贵胄,也非将门虎子,却以一介“职场锦鲤”的身份,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坑主”传奇。
一、神秘发迹:从草根到顶流的“火箭速度”
公孙五楼的早年生涯如同乱世中无数尘埃般无迹可寻。史官们似乎集体失忆,只在他突然蹿红时匆匆记下一笔。这位神秘人物竟能实现阶层三连跳,从无名小吏一跃成为南燕国主慕容超的心腹宠臣,堪称五世纪职场逆袭天花板。
他的成功秘诀,史书虽未明说,但字里行间都是答案。当慕容超还是长安人质时,公孙五楼就展现出惊人的“情绪价值”供给能力——这位“贴心小棉袄”不仅擅长察言观色,更能把主子的每个眼神都解读成圣旨预告片。《晋书》透露关键细节:“超自长安奔秦,五楼有力焉。”在慕容超惊险逃离长安的政治大逃亡中,公孙五楼竟是幕后操盘手!这份“从龙之功”,为他日后腾达埋下伏笔。
慕容超即位后,公孙五楼的升迁速度让所有人眼镜碎了一地:初入职场:基层办事员(小吏);第一年跳级:武卫将军(皇家保安队长);第二年登顶:领屯骑校尉(京城卫戍司令);终极成就:总揽朝政(皇帝首席代言人)。
这哪里是升职加薪,分明是坐上了权力火箭!当朝中老臣还在按资排辈时,公孙五楼已实现“一年一个台阶,三年登顶权力巅峰”的奇迹。朝野私下给他起了个讽刺外号“公孙五楼”——暗喻其权势欲壑难填,恨不得踩在所有人头顶再盖五层楼。
二、权钱魔术:把国家机器变成私人Atm
公孙五楼深谙“权力经济学”,把朝廷变成了自家连锁超市。他开创性地推出“官职秒杀”活动:明码标价,现货直销!《晋书》痛心记载:“政出权嬖,多违旧章,公行货贿,官非才举。”一时间南燕官场成了大型魔幻现场:战场拼杀的老将军,眼睁睁看着酒囊饭袋靠塞金条当上自己上司;寒窗十年的读书人,发现学问不如公孙家账房先生手里的秤砣值钱;某县令职位甚至出现“双十一”促销价——黄金百斤限时折扣。
但这只是公孙五楼“商业帝国”的冰山一角。他的贪婪触手伸向国家每个角落——房地产大亨:“广营第宅,夺人田宅”(《十六国春秋》),强拆民房圈地盖楼;物流业霸主:在交通要道设卡收费,“赋敛繁多,人不堪命”(《魏书》);金融巨鳄:连百姓口粮都要刮三遍,“百姓苦之,道路以目”。
最讽刺的是,当饥民在街头啃树皮时,公孙五楼家的粮仓却演出荒诞剧:“积粟成山,仓廪充溢,而百姓流离。”这位“理财大师”成功实现了个人资产指数级增长与国家财富断崖式下跌的奇观。
三、军事魔咒:天才战略家的“三步亡国棋”
当公孙五楼忙着数钱时,死神已至门前。公元409年,东晋战神刘裕率大军压境。南燕朝廷爆发世纪辩论:该据守天险大岘山?还是出城决战?
公孙五楼此刻化身“键盘军事家”,献上震惊古今的“必胜三步走”——初版方案(显摆型):先占大岘山,耗死晋军(“宜据大岘,使不得入”);读心修正案(马屁型):发现慕容超想耍帅,立刻改口“放敌人进来再打更威风”;终极魔改版(玄幻型):等晋军深入后,“断其粮道,前后夹击”。
这套逻辑混乱的“魔改三连”,堪称古代版“朝令夕改”行为艺术。更绝妙的是,当慕容超热血上头决定出战时,我们的“总参谋长”突然触发被动技能——留守后方!历史在此刻上演荒诞剧:皇帝亲征前线,军事顾问蹲守大本营。
广固城防务交到公孙五楼手中后,立刻变成灾难片现场:士兵粮饷遭克扣,守城将士饿得眼冒金星;军械库钥匙神秘失踪,箭头库存不翼而飞;当刘裕大军围城,他竟还在倒卖城内最后的口粮。
《资治通鉴》记载守军惨状:“士卒饥疲,人无斗志。”某夜巡城士兵的日记可能这样写:“今夜月色凄凉,肚子咕咕作响。听说公孙大人宴席上有烤全羊,而我们分到的是观音土饼干...”当守军集体暴动开城投降时,这座号称“固若金汤”的都城,实则是被公孙五楼的贪婪从内部蛀空的朽木。
四、终局清算:金砖垫脚终成断头台
公元410年二月初五,广固城破。被俘的慕容超押解途中悲愤控诉:“误我者,公孙五楼也!”而在建康刑场,更讽刺的场面出现了:公孙五楼囤积的珍宝被抄出,金银堆积如山;账簿显示其家产抵得上三年国库收入;行刑前夜,狱卒听见他喃喃自语:“早知多买几个官位保命...”
刘裕的判决充满黑色幽默:“五楼祸国,罪不容诛。其家财尽充军饷,身首异处以谢天下。”这位“理财大师”最终实现了财富的终极流动——从百姓口袋到自家金库,再到敌人军费。他苦心经营的钱权大厦,终究成了埋葬自己的坟墓。
五、历史回响:蛀虫启示录
公孙五楼的名字被永远钉在奸佞耻辱柱上。唐代史家房玄龄在《晋书》中痛斥:“嬖孽乱朝,五楼之谓也!”明代王夫之更犀利点评:“以小慧事暗主,以聚敛败国政,五楼者,亡国之匠也。”
但穿透历史的笑骂声,我们更应看见血泪教训——权力癌变机制:当谄媚取代才能成为晋升密码,制度便沦为提线木偶;腐败的复利效应:公孙五楼每贪污一两银,都在给帝国棺材钉颗钉;决策的蝴蝶效应:一个佞臣的馊主意,足以让十万将士枉送性命。
尤为警醒的是,当慕容超在刑场怒骂时,可曾想起正是自己亲手给蛀虫递上了凿子?帝王对马屁的偏爱,永远是小人最好的温床。
如今站在青州广固城遗址,残阳如血映照着断壁残垣。导游常说:“看这块砖,公孙五楼可能摸过。”游客们哄笑拍照时未必深思,这废墟正是权力失序的化石标本。公孙五楼式的角色从未绝迹——每个时代都有精心包装的“拆家专家”,用甜言蜜语给梁柱打孔,用短期利益诱惑主人自毁长城。
南燕的悲喜剧落幕已1600年,但公孙五楼的故事仍在循环播放。当某个“职场锦鲤”突然平步青云,当某位“理财天才”建议掏空家底豪赌,当决策圈里只剩下点赞声——历史的警报器就在此刻尖啸。因为所有帝国的崩塌,从来不是轰然巨响,而是从梁柱里传出的、细碎而贪婪的啃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