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也是在村里面待的时间长了,好长时间没有接触过这样唧唧歪歪的小人物。
一时间倒也觉得挺新鲜。
要是有时间,他或许还能接着逗一逗。
但是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陆铭二话不说直接掏出来一沓的工业券,语气漠然的说道:“还要多少钱?”
事发突然,就连柜员也没反应过来。
他眼中的庄稼汉就从兜里直接掏出了一沓纸放在了桌子上,这沓纸很厚,而且还是工业券。
没说其他话,更没有任何的辩解,愣是把柜员和于晴看蒙了。
于晴脱口而出,“你这不会是从哪儿偷的吧?”
原本都不打算跟她计较,结果她还硬往上凑。
陆铭有些不耐烦地挑起眉头,似笑非笑的说:“这话说得真有意思,工业券可不是开玩笑的东西,你既然说我是偷来的,那我们去红卫兵那主持主持公道?”
上次听到红卫兵,于晴心里还是没忍住抖了一下。
该死的陆铭肯定是故意的。
见她不说话,陆铭莫名有些想笑。
有些人想坏,但还坏不到骨子里,那种表面的坏,总是多几分蠢样。
“算钱,那件呢子大衣拿下来。”
陆铭已经不打算废话,因为买件衣裳已经浪费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他还得去趟供销社买了点肉菜,加上些零食回家。
短暂的相聚时间,他更愿意跟家人待在一块,而不是跟一些外人浪费时间。
“好,好,”
柜员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拿起柜台上的工业券数了五十张,然后把剩下的推了回去。
这次柜员再也没有了一开始的轻视,表情变得有些微妙,“五十张工业券就够了,还需要付一百五十块钱。”
他不确定这个庄稼汉是真的有钱,还是打肿脸充胖子,把攒了很久的钱拿出来付一件衣裳。
别人不知道,她在百货大楼平时接触的人和钱都比较多,相比较城里职工每个月会有二十多块钱的工资。
村子里面可能一家子一年才能收到二十多块钱。
两者之所以有很大的差距,是因为城里面的人都需要自己去买粮食,买吃食,而村子会由大队部统一分配。
可以说在村子里面是吃喝不愁,城里是需要自己去购买。
所以在柜员看来,农村人压根就掏不出这么多的工业券,更别提直接拿出一百五十块钱来买一件衣服。
那将近是他们攒几年才能交的钱,怎么舍得呢?
在柜员疑惑的时候,陆铭已经从兜里掏出另一沓钱,厚度可以看出是几百块钱。
这一幕彻底震惊了在场的众人,其中也包括陆柔。
从刚才哥哥掏出一沓工业券的时候,陆柔已经震惊在原地。
他们一家子一年才能收到五张工业券,有两年发的工业券还比较少,只有两三张。
排除掉已经购买的东西,到现在才攒了不到二十张的工业券。
可是哥哥在农村,根本就没有获得工业券的渠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工业券呢?
陆柔还没从工业券里面反应过来,眼睁睁地看着哥哥又从兜里掏出一沓钱。
那厚厚的一沓钱,少说也得有个七八百块。
她虽然在厂子里做的是一个文员的工作,但是平时跟做会计的姐姐关系也不错,没事就会去学习学习。
所以现在陆柔对于钱和工业券来说还是很敏感的。
“一百五给你,衣服包起来。”
陆铭一句废话不说,上来一个是拿工业券,一个是掏钱。
动作利索,甚至没有任何的犹豫。
要不是他穿得比较朴素,柜员甚至觉得他是富家子弟,收钱的时候眼睛时不时地往陆铭身上飘。
刚才怎么没觉得这个人其实个子很高,虽然黑了点,但是模样也很英俊。
柜员一边琢磨着一边将昂贵的呢子大衣取下来,小心翼翼地叠放好。
全程,于晴都是在旁边傻愣愣地看着。
如果陆铭只是掏出工业券,她还能议论几句,结果陆铭还能掏出那么一沓钱。
这是于晴完完全全没想到的。
就连陆铭带着妹妹离开这里,于晴都没反应过来。
兄妹两人走出百货大楼,陆铭轻叹一声,有些可惜地说道:“本来还想带你多买几件衣服,再给爸妈他们买一身,没想到遇到这种人耽误时间。”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兜里剩下的五百多块钱,塞到陆柔的口袋里。
“今天我是没有时间了,咱们回家跟爸妈吃个饭,小柔你明天过来帮我给爸妈挑身衣裳。”
陆铭可不会厚此薄彼,只给妹妹买,不给爸妈买。
可陆柔却是诧异地睁着圆圆的眼睛,不敢相信地轻呼出声,“哥,你不是下乡了吗?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工业券和钱啊?”
不是她不相信哥哥有赚大钱的能力,而是下乡之后根本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就算想要挣钱也应该有渠道啊。
看着陆柔这么大的反应,陆铭有些无奈地笑了,“哥哥现在不能告诉你在做什么,但是可以跟你说是绝对正当的事情,具体的事情你以后就能知道。”
改良农作物现在还没传出靠山屯,报社采访也因为陈国栋而暂停,但陆铭相信这件事压不了多久,早晚都会传出去。
到时候家里人也会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没必要让他长篇大论的来解释。
“好吧,我相信你哥。”
陆柔的心底渐渐平静下来。
她是真的相信哥哥。
兄妹二人拎着袋子往家里走,今天还去了趟供销社买些肉菜。
回到家时,陆父还没回来,只有陆母在院子里来回忙活。
陆母听到脚步声,以为是陆柔和丈夫,头也没回地说:“你们父女两个,今天怎么都回来得这么晚?饭菜都已经做好了,进屋吃吧。”
“妈,我回来了。”
陆铭看着母亲一直在忙活院子里的菜,笑着喊了声。
这一声直接把陆母喊得愣在原地。
陆母猛地起身,转头看过来,眼中全是惊喜,“儿子!你怎么回来了?!”
自从上次过年已经有半年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