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的日头正烈,王耀阳跟着那干瘦汉子往百宝楼走。外门弟子的午休只有一个时辰,路上的人步履匆匆,汉子边走边念叨:“这楼看着不起眼,里头宝贝不少,就是咱们这身份,也就配在下层转悠。”
百宝楼立在一片竹林边,看着确实普通——青瓦木檐,门脸也就两间房宽,看着比镇上的书铺还小。可一脚踏进去,王耀阳瞬间愣住了。
眼前哪是什么两间房?分明是个一眼望不到头的大殿,无数书架像密林般排开,直抵头顶云雾缭绕的穹顶。书架上摆满了玉简和线装书,有的封面泛着微光,有的还在自动翻动页面。
“这……空间法术?”王耀阳下意识摸了摸门框,触感是实的,可眼前的景象却像把整个图书馆塞进了个火柴盒,“太离谱了……”
门口坐着个闭目养神的老者,穿着洗得发白的道袍,腰间挂着串钥匙,想必就是守楼人。见他们进来,老者眼皮都没抬,声音慢悠悠的:“下层左拐是功法,右拐是基础心法,出门记得登记,丢了书,把你卖了都赔不起。”
汉子赶紧应着“晓得晓得”,拉着王耀阳往左边走。路过老者身边时,王耀阳听见他低声嘟囔:“百宝楼分三层,下层给练气的垫脚,中层是炼丹炼器的玩意儿,上层……哼,那半部筑基功,多少人盯着呢。”
王耀阳心里了然。三层楼,对应着三个世界。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这连练气门槛都摸不着的身子,自嘲地勾了勾嘴角——果然,他也就配在最底层待着。
汉子熟门熟路地去找农具图谱,王耀阳则自己慢慢逛。书架上的书名大多晦涩,什么《引气诀》《纳元功》,翻开来满是“周天”“丹田”“灵根”之类的词,看得他头大。这些都是给有灵根的人准备的,他这“凡根”根本练不了。
走了约莫一炷香,他在角落里发现个不起眼的书架,上面摆着几本封面破旧的书。其中一本蓝布封皮的,题着《白莲剑典》四个字,字迹娟秀,不像其他功法那样透着凌厉。
他抽出来翻开,第一页就看得他皱眉——竟是繁体竖排,好多字认不全。可往下翻了几页,他忽然顿住了。
这本书里没提半个“灵气”“灵根”,通篇讲的都是“意”“气”“形”。比如“剑起时,如莲初绽,意要静,气要沉”,配着简单的剑势图,画的不是飞天遁地的招式,反倒是些基础的劈、刺、挑,只是角度和发力方式格外讲究。
“这哪是仙法?”王耀阳越看越惊讶,“这分明像……像现代的格斗术理论啊。”
他练过的竞技剑道,讲究的就是身体的协调性、发力的技巧,不靠蛮力靠巧劲。这本书里的描述,竟和他以前教练说的“以柔克刚”“借力打力”隐隐相合。
其他功法都在教怎么引灵气入体,怎么用灵力驱动剑招,可这本《白莲剑典》,从头到尾都在说“如何用自己的身体去御剑”。
“凡根怎么了?”王耀阳的心跳莫名快了起来,“没灵气,我还有力气,有脑子,有练过的底子啊!”
他把书往怀里一揣,快步走到门口登记。守楼人瞥了眼书名,挑了挑眉,没多问,只在册子上划了个勾:“下月初一还回来,逾期按偷论处。”
“谢前辈。”王耀阳攥紧怀里的书,转身往外走。
刚出百宝楼,阳光刺得他眯起眼。怀里的书不算厚,却像揣了块烙铁,烫得他手心发烫。
汉子在门口等他,见他只拿了一本书,奇道:“没找本心法看看?哪怕认认字也好啊。”
“这本能看懂。”王耀阳笑了笑,没多说。
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白莲剑典》,心里那团火越烧越旺。
别人靠灵气,他靠自己。这本看似不搭调的剑典,或许就是他这个“凡人”,在这个修仙世界里,唯一能抓住的东西。
“白莲剑典……”他摸了摸封皮,脚步不由得加快了。
他得赶紧回去,找个没人的地方,把那些不认识的字一个个抠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