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卯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竹林里已飘着晨雾。王耀阳提前半个时辰就到了,正对着那块半人高的青石扎马步,寒潭泡了三日,他身上的淤伤消了大半,气血却比从前更足,扎起马步来稳如磐石。
“呵,倒不算偷懒。”
苏长老的声音从雾里钻出来,王耀阳连忙收势行礼。老者背着手站在青石旁,目光落在他拳头上:“暖元丹用了?”
“是,弟子每日泡潭时都捏在手里,丹田暖得很。”
“那就试试。”苏长老往后退了两步,“用你最顺手的招式,往这青石上打。”
王耀阳深吸一口气。这三日他没白练,寒潭淬体让经脉宽了半分,《淬体要诀》里的吐纳法又攒了些内劲,此刻拳心微微发烫,竟是跃跃欲试。
他沉腰立马,右拳攥紧,将内劲顺着手臂逼到拳锋——没有花哨招式,就是最基础的冲拳,是他当杂役时对着木桩练了千遍万遍的动作。
“喝!”
拳风破开晨雾,重重砸在青石上。只听“砰”的一声闷响,石屑飞溅,青石表面竟裂开几道细纹。
王耀阳自己都愣了——换作三日前,他拼尽全力也只能在石上留个浅印。
苏长老却没点头,只淡淡道:“内劲散而不聚,像撒胡椒面似的,再练。”
王耀阳脸一红,收拳再试。这次他刻意收束内劲,只往拳心聚,可拳头刚碰到青石,那股劲就顺着指缝泄了大半,只留下个白印。
“笨。”苏长老从怀里摸出个小铜锤,“拿着,对着青石敲,什么时候能一锤砸出个深坑,什么时候停。”
铜锤沉甸甸的,锤头布满细密的纹路。王耀阳接过时,只觉锤柄上传来一股微弱的吸力,竟让他掌心的内劲不由自主地往锤上涌。
“这是‘聚气锤’,能帮你锁住内劲。”苏长老负手而立,“外门弟子总想着练花哨剑法,却不知拳拳到肉的根基才是根本。你能硬扛赵师兄一刻钟,靠的不是运气,是这身耐打的筋骨,别浪费了。”
王耀阳握着聚气锤,忽然明白过来。他当杂役时扫地、劈柴,看似与修行无关,可日复一日的苦力,早把他的筋骨磨得比常人坚韧,这才是他能在擂台上撑下来的底气。
“弟子明白了。”
他抡起铜锤,一下下往青石上砸。晨雾渐散,阳光透过竹叶洒下来,把他的影子钉在地上,随着锤声上下晃动。
林松和周奇不知何时来了,蹲在竹林外偷看。周奇撇着嘴:“哪有这么教徒弟的?跟杂役劈柴似的。”
林松却看得认真:“你没发现吗?耀阳师兄每锤下去,石屑都比上回多些。”
日头升到竹梢时,王耀阳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聚气锤的纹路却亮了起来,像是吸足了他的内劲。他深吸一口气,猛地将锤砸向青石——
“咔嚓!”
半人高的青石竟从中间裂开,露出里面青灰色的石心。
苏长老终于“嗯”了一声,从袖中扔出本蓝色封皮的册子:“《崩山拳谱》,外门最不入流的拳法,你拿去练。三日后,我要见你用这拳谱里的招式,打碎三块这样的青石。”
王耀阳接住拳谱,指尖刚碰到封面,就听见苏长老又道:“对了,下个月的宗门试炼,别给我丢人。”
老者说完,转身就走,青衫扫过竹枝,带落几片叶子,像是从没出现过。
王耀阳捧着《崩山拳谱》,望着裂开的青石,忽然觉得这外门弟子的日子,比百宝楼里的书还要厚实。
“耀阳师兄!”林松跑过来,手里还提着个食盒,“我娘蒸了灵米糕,快趁热吃!”
周奇跟在后面,手里攥着个油纸包,塞给他就转身:“刚从膳堂抢的酱肉,放凉了不好吃。”
王耀阳打开食盒,灵米糕的甜香混着酱肉的咸香,漫过鼻尖。他抬头看向竹林外的日头,暖融融的阳光落在月白短打上,像镀了层金。
路还长,但脚下的每一步,都踩着实在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