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春。
官渡之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但一个更加震撼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天下——燕王袁昊,将于三月三上巳节,于邺城南郊筑坛,祭天受禅,登基为帝。
此消息一出,四海震动。
在过去的数月里,整个邺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
以荀彧为首的礼部官员,几乎翻遍了所有的上古礼典,他们征调了天下最优秀的工匠,在邺城南郊,建造起了一座足以媲美传说中封禅泰山的宏伟祭天台。
这座祭天台,高九丈九尺,象征九五之尊;以采自太行山的汉白玉砌成,通体洁白无瑕;共九百九十九级台阶,寓意国祚长久。祭台之上,雕刻着日月星辰、山川河岳,以及上古先贤的图腾,充满了庄严与神圣的气息。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袁昊即将称帝,意味着大汉王朝的彻底终结。
那些世代簪缨,深受汉恩的世家大族,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们一方面畏惧袁昊的赫赫武功,不敢公然反对;另一方面,又对一个全新的,未知的皇权充满了疑虑与不安。他们私下里频繁往来,试图在新朝的权力格局中,为自己的家族,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而对于天下的寒门士子和普通百姓而言,这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袁昊出身四世三公,却不拘一格,重用寒门,其麾下的贾诩、麴义等人便是明证。官渡之战后,他又在收复的兖州之地,试行按人授田,减免赋税,让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第一次看到了安居乐业的希望。
他们发自内心地期盼着,这位年轻而强大的王者,能够真正地终结这个乱世。
三月三,上巳节。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仿佛连上天都在为这场权力的交接,献上最美好的祝福。
从邺城皇宫到南郊祭天台的数十里御道,被盛装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燕军的士兵,身着崭新的铠甲,手持长戟,列成两道钢铁长城,维持着秩序。他们争相目睹这百年难遇的盛况,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新时代的憧憬与期盼。
吉时已到。
身着十二章纹黑龙帝袍,头戴十二旒平天冠的袁昊,在钟鼓齐鸣与百官的簇拥下,登上了前往祭天台的龙辇。他的面容坚毅而平静,目光深邃,仿佛能看透历史的迷雾。
他一步一步,沉稳地踏上了那九百九十九级汉白玉台阶。他的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了历史的脉搏之上,坚定而有力。文有荀彧、贾诩,武有关羽、张飞,分列左右。虎痴许褚,则如影随形,手按巨阙刀,护卫在他身后。
祭天台的顶端,年迈的汉帝刘协,如今的“山阳公”,早已身着逊位之服,在此等候。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解脱,一丝茫然,和一丝无法言说的落寞。他看着缓缓走来的袁昊,那个比他更像帝王的男人,知道自己作为大汉最后一位皇帝的使命,终于要结束了。
在司仪官高亢而悠长的唱喏声中,刘协亲手捧起那方代表着天下至高权力的传国玉玺,颤抖着,递到了袁昊的面前。
“天命在燕,非在汉。今,朕以天下,奉于燕王。望燕王,善待万民,开万世太平。”他的声音,在风中显得有些飘忽,却异常清晰。
袁昊郑重地接过玉玺,那冰冷而沉重的触感,仿佛承载了四百年的风雨与沧桑。他转身,面向台下数十万的军民,高举玉玺,声音如龙吟,如虎啸,传遍了邺城的每一个角落。
“朕,袁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国号:大燕!”
“年号:始建!”
“轰——!”
台下,数十万军民,在短暂的寂静之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燕万年!国祚永昌!”
自此,立国四百年的大汉王朝,正式落下了帷幕。一个新的,充满生机与力量的帝国,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登基之后,袁昊返回皇宫,在太极殿中,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下达了新朝的第一批诏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追尊朕之先考,袁绍,为‘大燕太祖武皇帝’,入太庙,享万世香火,以彰孝道。
册封皇后张星彩,母仪天下,总领后宫,赐金册金宝,其所出之长子袁曦,立为皇太子,以固国本。
册封贵妃马云禄,淑慎端庄,协理六宫,赐银册银宝,其所出之次子袁曜,封为秦王,食邑万户。
大赦天下!凡非谋逆、通敌、杀亲之十恶不赦之罪,无论官民,皆免其罪,以示皇恩浩荡。”
这几道诏令,尚在众人意料之中,是新君登基的常规操作。然而,接下来的两道诏令,却如同两道惊雷,在朝堂之上,炸开了锅。
“新政之一:于天下行‘均田令’!即日起,核查天下田亩,凡无主、荒芜之田,尽归国有。再按人授田,男丁一人五十亩,女子三十亩。严禁世家豪族土地兼并,凡巧取豪夺、隐匿田产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新政之二:于各州郡兴办官学,凡我大燕子民,不论出身贵贱,皆可入学,束修由国库供给!废除察举、征辟之制,自明年起,三年一科考,以才取士,为国选贤!凡科考优异者,即可入朝为官!”
这两道诏令,如两把锋利无比的刀,狠狠地插向了自东汉以来,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的根基!
朝堂之上,不少出身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高门大族的官员,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他们知道,一个全新的,属于寒门的时代,即将到来。他们的家族,世代靠着垄断土地和知识,来维持超然的地位。如今,袁昊此举,无异于釜底抽薪!
而那些出身寒门的官员,如郭嘉、田丰等人,则激动得浑身颤抖,他们看着王座上那位年轻的帝王,眼中充满了狂热的崇拜。他们知道,自己,以及天下千千万万的读书人,终于等到了一个可以凭借才华,改变命运的时代!
而就在邺城举国欢庆,新政推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黄河以南的许昌。
刚刚聚集了数万残兵败将,靠着夏侯惇、曹仁等宗族大将的死撑,勉强站稳脚跟的曹操,正在府中与程昱、郭嘉等人商议未来。当传令兵将袁昊称帝,并颁布新政的消息,一字一句地念出来时,整个议事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当听到“均田令”、“科举取士”这八个字时,曹操的瞳孔,猛地收缩成了针尖大小。
他知道,他输了。输得比官渡战场上,还要彻底。
袁昊,不仅在军事上击败了他,更在政治上,用这两招阳谋,釜底抽薪,挖走了他赖以生存的世家根基,赢得了天下所有寒门士子和底层百姓的心。这比任何阴谋诡计,都要可怕百倍!
“噗——!”
一口积郁在胸中的鲜血,再也抑制不住,猛地从他口中喷出,洒满了身前的地图。那鲜血,正好落在了代表着邺城的那个位置上,刺目无比。
“袁昊小儿……你好狠!你好毒的阳谋啊!”他指着北方的天空,发出了野兽般的嘶吼,“此仇不报,我曹孟德,誓不为人!”
最后一幕。
邺城,一座僻静的行宫之内。
年迈的汉帝刘协,如今的“山阳公”,正独自一人,坐在庭院中,听着远处传来的,属于新朝的钟声,望着北方那座巍峨的,刚刚更换了主人的宫殿,神情复杂。
良久,他拿起桌上的一杯酒,洒在地上,仿佛在祭奠着那逝去的大汉四百年国祚。
他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喃喃自语:
“这天下,终究是袁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