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淑娥把宫里的赏赐收好,虽然宫里的娘娘们没赏,但没关系。
之后宋王府送来不少礼,都是好东西。
之后王家送来不少礼,陶淑娥都收了。
忙了一整天,转眼又过了两天,就要过年了。
福宝在家,和娘又准备送出去的东西。不能只进不出。
燕娘依旧坐在榻上,随手缝袜子。
钱氏坐在凳子上,和夫人商量事儿。
福宝看着燕娘说道:“得准备一个手术室,还有实验室,用来解剖兔子、小白鼠。”
温氏在整理旧东西,随口搭茬:“是要懂得更多吗?兔子和人一样吗?”
福宝说道:“有相似之处。不能随便解剖人,就只能解剖动物。人的话若是谁愿意,在死后也行。”
她想了想,其中可行性,“解剖之后缝好完整下葬,还是需要朝廷方面给一些荣耀。所以要挑人品好的,追赠个知县、主簿什么的,或者搞个仁义郎。每一个都要记到县志、府志里。”
陶淑娥看她挺能搞。要朝廷出面就不是简单的。但如果解剖有用,就该做。
福宝认真的说道:“这种行为肯定要限制,有人想干都不行。这种死者都值得尊重,但最好是生前自愿,而不是某些儿孙为了好处卖老爹娘的尸骨。更不是弄乞丐的尸骨、或者去乱葬岗取。在某些意义上,每个生者、死者都要尊重。”
钱氏看姑娘很慎重,其实想想,可能性不小。比如农民,死了把自己献出来,就能为儿孙获得一个翻身的机会。
当然也会有戳脊梁骨,那些戳别人的未必是好东西,是自己不愿意,或者不想别人翻身。
也要看好处能否落到实处,大家自己会去衡量。总之是有办法的。
陶淑娥早就生死看淡,现在享了福,她愿意付出,她和几个女儿说道:“等我什么时候死了,就把我解剖了。”
福宝直接跪下磕头。
陶淑娥抱起她笑道:“别人我不信,自己女儿能不信?”
福宝靠在娘怀里,觉得她非常了不起。
陶淑娥抱着福宝,看她单纯又可爱。
温氏手里停下来,郑重的说道:“我年纪最大,要是我死了,先解剖我。”
福宝笑道:“外婆要活一百岁,现在还早呢,我就是准备着。先研究一些动物。”
温氏松了一口气,笑道:“这样也好。如果我病了,也可以动刀子。”
福宝上前,抱着外婆亲亲。
温氏把针放到一边,抱着软乎乎的外孙女。她这么做是什么都不图,也不怕非议。
田福过来回话:“几个老臣去宫里找皇帝,撒泼打滚。皇帝问他们,是不是要看着长安公主去死?长安公主和永庆郡主现在都好好的。赵国大长公主、德安长公主都去看过。”
福宝笑道:“然后呢?”
田福应道:“翰林学士霍珍致仕十几年了,八十多岁,皇帝把他三个儿子都丢进大牢,还有孙子寿阳驸马。”
福宝说道:“一个个都不干净,还倚老卖老,都是老贼。”
陶淑娥也是疑惑:“寿阳公主不是帮宋王府吗?如今长安公主母女平安,她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福宝说道:“一码归一码,此例不可开,此风不可长。毕竟不是谁都有兄弟和儿子联手,也不是谁都有这个排面。万一别的郡主、县主、王府的妾都这么做,不得封好多公主、王妃?”
陶淑娥看她胡说八道但也有几分道理。王府的小妾拼一把,是吧,至于以后那也不是咱要操心的。但皇室、豪门大族里能搞出的花样绝对超出普通人想象。
说白了,有些人就是漠视人命,尤其生孩子的是女子,而男人得到孩子一般都很容易,母子一块死就一块死呗,换个女人再生。尤其是权贵,换女人比换衣服都容易。
穷人娶个老婆不容易,或者是真爱,才会拼劲一切办法。
这件事的影响不小,这个年大概都围绕这件事。
转眼到了正月初十。
这几天天很好,福宝脱了厚衣服,穿着大红的缎袄,美的像仙女。
陶淑娥也美得很,看福宝和眉娘长得很快,像迎风就长。
一家人在正屋整理东西。过年期间不得闲,大家修修补补了几大箱,现在基本上完了。
青梨拿着账本记好账,把零零碎碎都记清楚,原价是多少,修补前估价是多少,修补大概用了多少成本,准备卖多少,能赚多少。
青梨不知道记这个有多大意思,福宝说是锻炼。
月娘觉得不错,和青梨一块记账,记来记去把相关的东西弄的清清楚楚。
温氏看着很好,有账比用脑子记更清楚。若是得到锻炼,那这件事就算成了。时间也打发了。
大家坐下来喝着茶,都有些期待。
田福穿着崭新的罗袍,芝兰玉树,像谁家公子。
从外边走进来,福宝眼睛放光。养眼啊。
青梨抿着嘴笑,田管家确实养眼。
田福看着姑娘笑道:“外边有赵州的人传来急信,说是赵解元病倒了。”
福宝应道:“他爹找他了,有什么好说的,不嫌丢脸?说是替他爹守孝,都干了什么?一群鬼!”
温氏说道:“看来那些人闹的有头有脑。”
陶淑娥说一句:“都缺德!”福宝想收拾他们是对的。
月娘说道:“看起来他们还得闹一阵,得彻底死心了才会消停。”
田福觉得对付他们倒也容易,比对付宋王、荣王什么的容易多了。姑娘始终没把赵黼当回事,不过是碍于形势。至于别人把赵黼抬出来,那都容易。
主要是姑娘能屈能伸,能哭能笑,还能打能闹。
***
宫里,龙兴殿。
凤娘在后殿呆着,这会儿和宫女太监用个炉子炖肉吃,加上老家送来的豇豆干,焖的特别香。
萧承嗣过来,看凤娘和一群人玩的很愉快。
众人被吓一跳,赶紧跪下。
凤娘闻着他身上酒气,大概是喝了酒就回来了。正月里皇孙应酬不少,皇帝带着他,还让太子带着他。
萧承嗣温和的说道:“都免礼,你们炖好吃的,孤也要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