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其他人可没这个资格!

他们或多或少还怀揣着一些雄心壮志。

因此,他们只能收敛起羡慕,老老实实地准备开始工作。

因为,随着春节气氛的淡去,本届恩科的乡试终于要拉开帷幕了。

这里还要提一句题外话,去年不是已经考完了童生三试嘛!

可即便那三场考试让礼部上下忙得焦头烂额,朱元璋却依然觉得不够。

他认为,礼部的人还是偷懒了。

因此,他要求这一届科举节奏要更快一些!

别磨磨蹭蹭的!

既然领了俸禄,就该好好干活!

于是,他随手一挥,给礼部下了一个硬性指标:

今年必须把后续的所有考试全部考完。

这一下,事情立刻变得不同寻常了。

礼部可从未将日程安排得如此紧张过!

但这是朱元璋的命令,谁敢有半分违抗?

开春之际,礼部再次陷入了一片繁忙的景象。

然而,这种忙碌与胡大老爷并无太大关联。

他只需悠闲度日,这些琐碎事务无需他亲自过问。

回忆起年前与方孝孺、解缙等人的聚会,胡大老爷不禁心生感慨。

特别是聚会后的那两次狂欢,如今想来依然令人回味。

可惜的是,如今方孝孺已落榜,只剩下解缙一人参加考试。

原本的聚会自然也随之消散,未来或许再难相聚。

不能一同前往风月场所,真是令人惋惜。

与此同时,乡试的各项安排通过礼部的消息渠道逐渐传开。

虽然引起的波澜不及去年的童子试广泛,但其影响之深远却远超以往。

童子试面向所有读书识字、身家清白之人,依次通过三关便能获得童生或秀才功名。

虽然这些功名并无具体政策支持,但有了它们,便能在县太爷面前挺直腰杆,自称读书人。

然而,乡试却大不相同。

参与者必须是已经通过童子试的人,这一门槛就拦下了至少八成的读书人。

许多人历经多次考试,却连童子试都无法通过,这也是乡试在广度上不及童子试的原因。

但乡试的深度却非童子试可比。

一旦通过乡试并上榜,考生将获得举人功名。

举人不仅可以享受大明的各项优惠政策,更有资格步入官场。

尽管举人的仕途存在一定的限制,且天花板较进士出身的官员要低,但能够做官这一事实已足以彰显乡试的重要性。

举人入仕,远比进士轻松许多。

只要不在意品级高低,举人功名一到手,便可申请县丞之类的九品官职。

即便县丞的职位需要些运气,县衙中某个班房的司库长官,却是十拿九稳。

若不愿背负举人做官的“恶名”,也可先为家乡县令担任幕僚或师爷。

这样既能赚取银两,又能攀附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而这,仅仅是举人众多出路中的一种。

若想更进一步,可在六部谋个底层官吏的职位,干得好还能步步高升。

若不愿涉足官场,也可安心在本地接受他人“投献”的土地,赚取大明朝廷特意为他们准备的银钱。

可以说,举人才是大明读书人真正的基石与底层。

正因如此,决定能否成为举人的乡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乡试日期的确定,新年刚过,大明境内的童生们便纷纷捧起书本,埋头苦读。

他们听到了一个如同噩梦般的消息——去年让众多读书人备受折磨、搅动整个大明士林的胡惟庸胡大老爷,这次重出江湖了。

这消息足以让他们震惊一整年!去年的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三道关卡何其难缠?即便是那些已经高中进士的前辈,回想起来也不禁头皮发麻。

许多早已通过童子试的“前辈”们,纷纷感叹若自己参加这届考试,恐怕也难以过关。

这并非玩笑,而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慨。

这样的言论,自然让一众考生们哀嚎不已。

更别提,他们自己回头细想,也会觉得能通过那三关多少有些运气成分,并非完全靠实力。

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乡试,他们愈发感到恐惧。

无数问题开始在他们脑海中盘旋:胡大老爷这次会出什么古怪的考题?这次会不会突破以往只出一道题的惯例,而多出几道?如果只有一道题,会不会像之前的截搭题或数字题那样?又或者,胡大老爷是否已经“进化”了?

考生们心中惴惴不安,生怕考官又搞出什么新花样来为难他们。

若是如此,那可真是撞到了枪口上。

面对未知的挑战,大家纷纷意识到,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团结一致。

他们明白,若继续独自瞎想,恐怕难有收获。

与其一个人闷头苦思,最终功亏一篑,不如一起集思广益。

考生中不乏思维活跃之辈,各种奇奇怪怪的题目被他们搬了出来。

大家一起出题、做题,竟也觉得颇有乐趣。

或许是因为这里并非真正的考场,大家少了那份压力,面对这些稀奇古怪的题目,反倒表现得游刃有余。

甚至有几篇文章,灵感涌现之下写得精彩绝伦,令作者在士林中一举成名。

毕竟,这些文章都是现场完成,实打实的真功夫。

聚在一起时,规矩很简单:每人拿出一道自己精心准备的“怪题”,然后大家选出当天最有价值的一题,现场写文。

这种情况下,拼的就是真才实学了。

没有实力的,必然原形毕露;而那些真正有才学的,则会脱颖而出,声名大噪。

有了这样的好处,考生们更加热衷于此。

他们互通消息,埋头苦读,翻遍古籍,一方面为即将到来的乡试做准备,另一方面也为在“共商大计”的活动中博得名声,于是开始了疯狂的内卷。

不就是想一些偏题、怪题吗?既然胡大老爷能想出来,他们哪怕慢一点,也十有能琢磨出来。

毕竟,胡大老爷的题目虽然古怪,但每次都是合乎规矩的,只是需要多动动脑子罢了。

在当前这么大的压力下,大家齐心协力,还真不怕想不出来。

无非就是辛苦一点,但有那么大的回报在前,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场由考生自发组织却声势浩大的“群策群力”聚会,不仅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关注,甚至引起了朝堂上的注意。

官场中人个个精明,谁都知道,从这种活动中脱颖而出的才俊,或许不久后就会成为自己的同僚,而那些最拔尖的,甚至几年后可能成为自己的上司。

身在官场的政客们深谙天才的可怕之处。

对于真正的天才来说,他们缺的不过是一个契机。

若有机会施展才华,他们的光芒足以令人惊叹。

若是能结识这样的才俊,怎能不赶紧拉拢?哪怕只是结下一份浅浅的情谊,将来或许也能惠及整个家族。

即便不是顶尖人才,哪怕是一般的人才也值得结交。

这些人正是大明官场的基石。

所谓的派系、党阀,不正是这样形成的吗?说到底,不过是一个个利益共同体罢了。

原本单纯的为应对乡试而组成的考题讨论小组,因官员们的介入,一方面变得更加热闹,另一方面也掺杂了许多本不该有的因素。

至于结果是好是坏?无人知晓,只能交给时间和命运去评判了。

对于学子们的这番闹腾,胡惟庸自然也有所耳闻。

古语云:“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如今可谓恰到好处。

胡惟庸权势大增后,前来攀附的人络绎不绝。

许多人也明白,若是空手登门,恐怕连个眼熟都混不到。

因此,但凡能为胡惟庸出一份力,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帮助,也有无数人争相效劳。

这不,这次学子们的考题讨论聚会刚刚开始,就有十几封信从各地送到了胡惟庸手中。

(本章完)

里面详细描述了本地学子如何“讨伐”胡惟庸,以及他们如何团结一致应对即将到来的乡试。

当然,信件中也充斥着大量的奉承言辞,内容大同小异。

意思无非是,只要胡大老爷发话,这些连官职都没有的士子们只能乖乖回家自行读书。

然而,无论是出于胡大老爷个人不愿欠人情的原因,还是为了大明的发展,他都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虽说这种行动无需取缔,但由于这些信件,胡大老爷对那帮学子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

简直就像是眼睁睁看着他们在自己眼皮底下闹腾。

什么截搭题、数字题、双截搭题、双数字题、史家绝唱题、法家题……

这帮学子一旦放开手脚,还真想出了一些连胡大老爷都拍案叫绝的题目。

不过,也就止步于此了。

乡试时间还没到,胡大老爷哪会把精力浪费在这种小事上?

有那时间,不如多陪如诗、宛如玩点小游戏,岂不美哉?

尤其是最近如诗开发的新游戏,胡大老爷简直兴趣十足。

嘶……

关键是,如诗自己也是什么都没穿啊。

这简直堪称世界名画。

不对!

他们如今玩得这么花了吗?

天啊,这帮人到底觉醒了什么奇怪的属性!

不行!

我得加入!

于是,胡大老爷加入了战局。

三人彻底乱成一团!

啧,怎么说呢?

虽然有点变态,但爽也是真的爽啊!

……

这种体验,难怪胡大老爷会沉迷其中。

换谁都得上头啊。

谁能扛得住这种啊!

拿这种考验干部,谁能顶得住?

不过,胡大老爷也乐在其中。

几乎每天吃完午饭稍作休息,在礼部晃悠一会儿、摸鱼一阵后,就完全不在意时间地提前下衙回小院了。

毕竟,但凡有得选,谁愿意抛下娇滴滴、嫩的儿,去跟一帮大老爷们吹水呢?

不过,今天如诗有些特别。

完事后,媚眼如丝、气息未定的她,软绵绵地靠在胡大老爷的怀中,忽然开口问道:

“老爷,眼看乡试就要到了,您准备得怎么样了?”

“老爷可千万别因为贪图享乐耽误了正事啊!”

“真要那样的话,我可就罪该万死了!”

显然,如诗最关心的还是她眼中“韦老爷”的科举前程。

她心里很明白,只要过了乡试,那就是举人老爷了。

按照大明的律法,举人身份后就能纳妾了。

而举人以下,是没有资格纳妾的,只能做个没名没分的外室。

虽说吃穿不愁,但举人老爷的外室,比起无名无分的外室,不知强了多少。

在如诗看来,若能到那一步,她这辈子也就圆满了。

胡惟庸听如诗这么一问,倒是愣了一下。

哎哟,如诗不提,他都快忘了自己在如诗等人面前还保留着身份。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食王传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邪龙狂兵马谡别传再兴大汉四百年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我是大明瓦罐鸡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奋战异界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我在大唐当义子天下第一府断不平穿越自带超市,村长让我来当锦衣盛明秦草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唐朝好地主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