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顺笑了笑,说道:“娘娘,您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
柳爽放下茶杯,眼神中闪过一丝算计。“阿顺,你去打听一下,那些大臣们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我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掌控局势。”阿顺应了一声,说道:“是,娘娘。小的这就去办。”
阿顺退下后,柳爽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
她知道,在这个充满阴谋诡计的朝堂和后宫里,只有不断地强大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她相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手段,没有什么是她做不到的。
没过多久,阿顺就匆匆走了进来。阿顺的脚步有些慌乱,他一进门就说道:“娘娘,小的打听到一个消息。”
柳爽睁开眼睛,看着阿顺,说道:“什么消息?快说。”
阿顺喘了口气,说道:“娘娘,小的听说,那些大臣们正在商议,想要联名上书,请求陛下削减新科进士们的权力。”
柳爽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们还真是不死心。阿顺,你再去仔细打听一下,看看他们都有哪些人参与,什么时候上书。”
阿顺点了点头,说道:“是,娘娘。”
柳爽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她的双手紧紧握成拳头,心里想着对策。
她知道,如果让那些大臣们的计划得逞,她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她必须要想办法阻止他们。
突然,柳爽停住脚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她叫来小彩,说道:“小彩,你去把苏锦和林宇叫来。我有事情要吩咐他们。”小彩应了一声,便匆匆去叫人了。
不一会儿,苏锦和林宇就来到了柳爽的宫殿。
他们一进门就看到柳爽脸上带着笑容,心里有些疑惑。
苏锦问道:“娘娘,您找我们有什么事?”
柳爽看着他们,说道:“你们两个,想不想立个大功?”
苏锦和林宇对视一眼,然后说道:“娘娘,我们当然想。”
柳爽点了点头,说道:“阿顺刚刚打听到,那些大臣们正在商议联名上书,想要削减你们的权力。我想让你们两个去阻止他们。”
苏锦皱了皱眉头,说道:“娘娘,我们该怎么做呢?”
柳爽笑了笑,说道:“你们可以去找那些大臣们,跟他们好好谈谈。如果他们不听,你们就想办法找到他们的把柄,威胁他们。”
苏锦和林宇有些犹豫,林宇说道:“娘娘,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
柳爽看了他一眼,说道:“在这朝堂之上,想要有所作为,就不能怕冒险。你们放心,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做,出了什么事情,我会保你们的。”
苏锦咬了咬牙,说道:“娘娘,我们明白了。我们这就去办。”
柳爽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你们去吧。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
苏锦和林宇行礼后,便离开了柳爽的宫殿。柳爽看着他们的背影,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她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柳爽又坐回椅子上,继续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
她知道,这只是她在朝堂上权力斗争的一个小插曲,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她。
但她并不害怕,因为她有足够的信心和手段去应对一切。
苏锦和林宇离开后,柳爽在宫殿里静静等待着消息。
她又端起那杯已经有些凉了的茶,轻抿一口,眼睛盯着门口,似乎这样就能让那两人快些回来。
阿顺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只是时不时偷偷看一眼柳爽。
过了许久,终于有小太监跑来,气喘吁吁地在门外禀报:“娘娘,苏锦大人和林宇大人求见。”
柳爽立刻放下茶杯,坐直身子,说道:“让他们进来。”
苏锦和林宇走进来,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兴奋。
苏锦先开口说道:“娘娘,事情已经办妥了。”
柳爽眼睛一亮,往前探了探身子,问道:“快说说,是怎么回事?”
苏锦整了整衣衫,说道:“我们按照娘娘的吩咐,先去找了周启大人。那周启大人一开始还很强硬,说什么新科进士就该安分守己,不能妄图太多权力。”
林宇在一旁接着说:“然后我就对他说,大人,我们知道您在朝堂多年,劳苦功高,可我们新科进士也并非无能之辈。若是您非要联名上书,恐怕会引起陛下的不满,毕竟陛下如今可是很看重我们这些新人的。”
苏锦继续说道:“周启大人听了这话,哼了一声,说他不怕。我就笑了笑,然后拿出一份文书,放在他面前。”
柳爽好奇地问:“什么文书?”
苏锦回答:“这文书是我之前偶然间得到的,上面记录着周启大人曾经收受一个富商贿赂,帮那富商的儿子在衙门里谋了个职位。虽然这事情过去有些时日了,但把柄毕竟是把柄。”
柳爽嘴角上扬,满意地点点头。林宇又说:“周启大人看到那文书,脸色就变了。他想要抢夺,我就说,大人,这只是副本,原件还在我们手里呢。您若是还想联名上书,这文书恐怕就会出现在陛下的案头了。”
苏锦接着说:“周启大人权衡了一下利弊,最后只好答应我们,他不会参与联名上书了,还会去劝说其他大臣。”
柳爽笑出了声,说道:“你们做得很好。看来这朝堂之上,没有什么是不能解决的。”
苏锦和林宇对视一眼,苏锦又说:“娘娘,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还有些大臣比较顽固,我们还得继续盯着。”
柳爽点头说道:“这个自然。你们先下去休息吧,今天辛苦了。”
苏锦和林宇行礼后离开。柳爽靠在椅子上,心情格外舒畅。
阿顺笑着说:“娘娘,您这一招可真是高明。那些大臣这下可不敢轻举妄动了。”
柳爽哼了一声,说道:“这是他们自找的。在这朝堂,想要跟我斗,还嫩了点。”
过了几日,朝堂上又有了新的动静。一个名叫赵严的大臣,提出了一个新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