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陈桑的船只已经重整完毕,部落里的儿郎们,都争着抢着想出海去大明大捞一笔呢。”
“虽然陈桑上次没有太大的收获,可他抢的那六条船上的东西也不少,这也是他的战绩啊。”
“再说了,大明的海防不可能时刻防备着,这一回陈桑一定能够满载而归,快的话能赶上夏日祭,慢的话过年的时候,也能让大王在各部落聚会时,狠狠地露一把脸。”
出云部在整个岛上来说,虽然历史久远,但随着近期其他部族崛起,以及因为元末战乱,靠海的正经商贸直接斩断,因此流失了大量的人才。
只有让那些人,看到出云部的未来发展前途,知道来到出云部可以享受在其他贵族那里都享受不到的荣华富贵,感受到这里遍地是机遇,才会让出云部的人口扩增。
有了人,才能选出更多的战士,跟着陈东那些商人入伍,登陆大明去抢来更多的财物,通过与其他部族进入商贸活动,来换取海边稀缺的生活物资以及各种守护地盘的武器,等到部族壮大,再收回失地,抢占更大的地盘,获得更多的奴隶!
楯缝大王想到这样美好的未来,忍不住咽了咽快到嘴边的口水。
“可是上次陈东带去的那些人手,死伤大半,也不知道部族里的青壮年们,乐不乐意再跟着陈东去冒险。”
楯缝大王给陈东的人手,有一部分是当作牲口使用的奴隶,他们吃得少做得多,适合呆在船舱底下划船。
而打先锋的那些都是平民百姓,甚至有些还是专门走后门贵族子弟,说要率队第一个登岸。
因为越是第一个登岸的,越是抢得更多,奴隶没有抢掠的权力,只能当作肉盾。
所以之前陈东惨败,除了当肉盾的奴隶全死了,还损失了大量的平民百姓,以及贵族子弟。
楯缝大王身边的几个美姬,收了陈东送的不少稀奇礼物,见大王动了心,只是还有些犹豫,枕边风便不要钱的往楯缝耳朵里吹。
“大王,今年天气炎寒,春耕都推迟不说,打渔的数量也比往年低了两三成,好多人家都开始架锅,炖煮那些生下来就残缺的孩子吃了,等残缺的孩子吃完,就不知道该吃什么了。”
“现在都在说,与其在家里饿死,没有东西和其他部族换吃的,还不如跟着陈桑出海去搏一搏,到了大明上了岸,只要抢些东西,就能够让全家吃上一年半载的。”
“大王,时间可不等人,听说其他靠海的部族,最近都在造船的,等着台风季过去就出海,如今陈桑他们还能赶在台风季之前,再打个来回,错过了的话,就要再等小半年呢。”
在美姬们的劝告之下,本就心动,只是碍于名声的楯缝大王,一下子有了恰当的理由,召集人手出海。
召集人手时,他还不忘记告诉大家。
“本大王也不想让你们背井离乡去跟大明人拼命,这都是自愿的行为,如果上了战场有伤亡的话,本大王和陈桑会按照船上的货物,给他们适当的补助。”
至于因为老天爷不肯赏饭吃,导致治下百姓饿死,这可不关楯缝大王的事。
而在贵族们的统治下,连百姓们都觉得,他们被饿死,不是大王治理的本事不强,不事生产,不思治水,升级农业发展,而是他们平时烧杀抢掠,罪责过多,神明降罪于他们。
在动员了百姓与小贵族之后,楯缝大王看向前来选拔人手的陈东。
“陈桑,这次你要带走多少人?”
陈东伸出右手,比划了一个数字。
楯缝大王先是一惊,接着欣喜不已。
反正他不出人光出嘴,等瓜分财富时,他在出云部的人里面,分得占九成。
“陈桑,记得带些武器回来,我打算兼并东边的五千亩良田和两个部落。”
五千亩良田,对于出生于地大物博的大明的陈东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至于兼并两个部落,说是部落,其实也就是三五个村子组成的一个宗族势力而已。
为了能够有源源不断的倭人加入船队中来,陈东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
“楯缝桑你放心,在我的支持下,你迟早成为这片岛国上,最厉害的王!”
“借陈桑吉言,你也会成为大明最厉害的海盗!”
大明最厉害的海盗吗?
不!
我要当世界上最厉害的海盗,最终建立属于我的海上王国!
陈东目光灼灼地看向海的那边。
温州!
明军!
我陈东带着更多的人,杀回来了!
“这一次我要准备充足,磨刀练兵,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是世上最厉害的水军!”
听说朱元璋把水军总兵廖永忠给杀了。
杀得好!
少了廖永忠,大明水军就是一滩泥巴,可以随便去踩一脚。
“老大,我们这次还是在温州登陆吗?”
“也不知道上次阻击我们的那个小将死没死?”
提及刘璟,陈东眼中闪过一抹浓烈的恨意。
要不是这个明军小将的话,他也不会惨败被人嘲笑阴沟里翻了船!
尽管不时有商船在附近海域停靠,但他们在海上漂泊多日,情报十分落后。
而刘璟在大明武将里,根本排不上号,除了他以外,没有哪个商队在意刘璟的死活。
不过,没关系。
“管他死没死,如果没死,我就亲手杀了他解恨,如果死了,我就再去挖一遍刘家的坟地,把他挖出来鞭尸后,挫骨扬灰!”
陈东这么一说,手下的兄弟们立即心领神会。
这次登陆的地点,还是温州。
因为刘家祖坟就在那里,刘璟也是那里的守军。
“可是老大,上次他们也吃过一次亏,按照明军的尿性,一定会在周围加强防范的,咱们这一次要硬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