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西北的日头毒得厉害,烤得504厂像块热气腾腾的大铁板,肖镇站在民品车间门口,汗水一个劲儿地冒,工装后背的汗渍都能画地图了。
他本以为包装线搞定就能松快些,可刚喝了口凉白开,海外总代理华闰公司京城办事处的电话就跟催命符似的打进来。
\"肖工,你们这雪糕包装咋瞅着跟老古董似的?\"电话那头华闰的人打趣说道,毫不客气地说道,\"人家隔壁岛国的雪糕都搞二次元联名了,你们倒好,还搁这儿印大牡丹呢,这哪能卖得出去啊?\"
肖镇握着电话,气得差点把搪瓷缸子捏碎,心说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的\"东方美学\",在人家眼里就跟滞销货没啥两样。
他火急火燎地冲进设计部,好家伙,里头乱成一锅粥,二十来号设计师吵得面红耳赤,跟菜市场没啥区别。
桌上摊着的设计稿,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把兵马俑印在雪糕盒上的,也有东北红配绿大棉袄风的,还有个小伙子弄出个\"社会主义新农村风\",大红配大绿,土得掉渣。
\"都给我消停消停!\"肖镇一拍桌子,震得图纸乱飞,
\"你们这是搞设计,还是搞行为艺术呢?去敦煌看过壁画没?去青海摸过氆氇没?\"
他突然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段话:好看的设计得会讲故事。
这一想,他心里默默给自己点了个赞,嘴上可没停,继续吐槽,\"咱们要搞,就得搞那种让老外看了直拍大腿,喊着'oh my god,这也太酷了'的设计!咱的产品,那得让老外面朝黄土背朝天,追着咱买!\"
正说着,小王抱着一摞资料,跟抱救命稻草似的冲进来:\"肖总!华润加急送来的报告!\"肖镇一把夺过,翻开一看,好家伙,人家把欧美消费者的喜好摸得透透的——原来现在流行\"东方极简风\",日本设计师靠浮世绘元素把包装溢价30%。他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嚷嚷道:\"就照着这个思路干!把飞天仙女给我重新优化设计,再加点敦煌配色,主打一个反差感!这才是咱们的王牌!
还有一点我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是企业的cIS文化……\"
这边包装和企业整体设计刚有点眉目,那边离心机就出乱子了。
对讲机里传来的警报声比二踢脚还刺耳,肖镇抄起安全帽就往生产区狂奔,边跑边骂:\"这设备是不是故意跟我作对啊?专挑我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搞事情!\"
冲进车间,就看见离心机跟发了疯似的狂抖,金属摩擦声听得人牙酸。老技师举着检测报告,脸皱得像个核桃:\"肖总,轴承磨损超标三倍!为了赶产量,维护周期砍了三分之一,这下设备扛不住了......\"
肖镇蹲下来,摸了摸滚烫的轴承,心里直冒火,心说这设备都被折腾成这样,简直是要上演\"离心机的复仇\"。
\"都给我听好了!\"肖镇站起身,眼神犀利地扫过在场所有人,\"从今天起,设备维护谁敢偷工减料,就给我打包回家种地!我可不想哪天听见'轰隆'一声,咱们这儿变成蘑菇云观光基地了!\"
忙到半夜十一点,肖镇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桌上摊着设备台账、市场报告,保温杯里的茶凉了又热,热了又凉。
他揉着又一个多月没理的头发,直接把步步高按键电话机拿过来,拨号的时候还嘟囔着:\"也不知道我家李医生睡了没......\"
\"肖镇哥哥?这么晚还没睡呀?\"电话里传来李小云带着困意的声音,听得肖镇心里一暖。
他往椅背上一瘫,笑着说:\"刚忙完,就想听听你的声音解解乏。京城热得还能喘气不?\"
\"热得我都快成铁板烧了!不过你装的空调可算救了我的命。\"李小云打了个哈欠,接着说道,\"倒是你,别总熬夜,再熬下去头发都要离家出走了。对了,我把结婚照洗出来了,等你一次回来挂墙上,省得你老说我照片比真人好看。
那三幅字我给华书房和客厅,你觉得呢?\"
肖镇望着窗外漆黑的戈壁,脑海里浮现出媳妇举着照片在跨院房子里比划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等这边项目完了,我就回家,你一个人注意身体,对了隔壁四合院的人没上杆子来找你帮忙吧?.....\"
电话那头传来李小云清脆的笑声:\"就知道你惦记这事儿!说真的,还真没有,我平时都是去对面48号小萍姐那里多一些,你......\"李医生的声音突然有点发颤,\"我每天都很想你。\"
肖镇握着听筒的手紧了紧,鼻子有点酸:\"放心吧等忙完这个项目我就回家好好陪你,上次儿童节的礼物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哥哥,你就让我出糗,不过京西出的巧克力和光明的雪糕都挺甜的。
幺妈说放暑假就会带小曙和小瑾一起来京城陪我,哼没有你在身边,我轻松多了免得你每天晚上缠着我尽欺负人家。”……
挂了电话,肖镇又接着奋战了两小时。凌晨一点起身时,眼前直冒金星,扶着桌子缓了好一会儿。
走到窗前,他看见民品车间的灯还亮着,恍惚间好像看见小云穿着白大褂每天奔波在病房之间的背影——自家媳妇温柔起来像杯茉莉花茶,较真起来比他还硬核。
第二天开会,肖镇顶着俩黑眼圈,跟国宝大熊猫似的,往桌上\"啪\"地拍了两叠方案:\"生产部把设备检修给我落实到位,民品部三天内必须出三套能打的包装。
谁要是再整出'红配绿大棉袄'这种魔幻设计,就去食堂帮厨一个月!\"
他扫视一圈,接着说道,\"咱们现在就是'两眼一睁,开始竞争',干就完事儿了!别给我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我只要结果!\"
散会后,肖镇晃悠到试验田。看着那些被晒得蔫头耷脑的牧草,他突然想起他幺妈说过:\"种庄稼急不得,得慢慢熬。\"
他蹲下来扒拉了两下泥土,自言自语道:\"行,那就慢慢熬,总有一天让老外追着咱们买'华夏风'!我就不信这个邪了!\"
远处传来新设备调试的轰鸣声,肖镇起身拍了拍裤腿的土。
朝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这背影看着有点疲惫,却又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毕竟肖镇坚信,没有什么困难是一顿操作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就算是老天爷来捣乱,他也得咬着牙把这坎儿给跨过去 ,带着大伙闯出一片新天地。
在这困难重重的1960年,粮食短缺、工业发展受阻、华苏关系紧张,每一个难题都像座大山,但肖镇偏要做那移山的愚公,带着504厂的大伙在困境里杀出一条血路,把华夏的产品推向世界,让\"华夏风\"吹遍全球 。
他得拼命多挣点钱,不然国内粮食缺口那么大,大家都不敢拿着产品出去闯一闯杀出一条血路来怎么能行?
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项目总指挥冯将军的电话,让他做好交接把第一批“奶油雪糕”押送到404基地去。
肖镇一个人开车到了循环水库的一个山头看着山下打着探照灯照明施工的施工现场。
突然觉得哪怕明知道下个月开始到9月,老大哥就会全部撤离援华项目专家,停止一切技术交流,又怎么样?
他肖镇从来到这里8年了,也没用过一丝老大哥的技术和人。
还不是照样干得风生水起,精心培养的学生战斗在科研工作的最前线。
他的信心来源于山脚下那群几千年勤奋的华夏人。
“人定胜天!”没有张屠夫照样吃带毛猪,老冯打来的电话也算是他负责的部分第一次用作实际极小型实验。
主要还是检验这边生产的纯度达不达到了武器级应用条件。
肖镇能说他出品的东西当然是完美级的,有个较真的汪老师在这个项目里,哪里不能做出完美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