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12日,渝州万盛区。放下前段日子调侃老七相亲的趣事,年轻的区长肖承功到任已近三个月。
回想6月18日,并非渝州直辖纪念日,却是他履新的日子。
市组织部的领导亲自将这位“能干的肖同志”送到万盛。肖承功身形挺拔,相貌堂堂,在普遍不算高大的渝州人中显得尤为突出。
渝州作为千年水陆码头,人口本就多元融合。他曾听身为军界泰斗的爷爷肖征提起,祖上或是宋时为抗蒙南迁的关中子弟。
任命大会上,肖承功端坐于调任九龙坡的前任王区长和组织部门领导身旁。
台下干部们的低声议论飘入他天生敏锐的耳中:“真年轻!”、“好高的个头!”、“听说是南岸南山肖将军的小孙子?”、“大科学家肖镇同志的儿子?”、“就是那位在沿海破过大案,又在京城…处理过棘手问题的?”、“对,背后有人称他‘肖阎王’、‘有毒镇公子’…不过肖家对家乡贡献是真大!”“唉,起点真高啊!”……显然,不少人最初将他视作又一位来基层“镀金”的京城子弟。
肖承功面上带着得体的微笑,与领导们轻声交谈,心中却已做好面对质疑的准备。
年龄是硬伤,但他的学历、过往政绩、群众口碑却是实打实的。
在陕甘宁蒙等西北省市,尤其在曾主政五年的口外镇,“肖镇长”是响当当的名号,群众基础极其深厚。
1987到1992年,他将一个人口仅万余、地处沙漠戈壁边缘的穷镇,打造成了全国百强镇前十的生态治理与工农发展典范。
当组织部门领导详细介绍肖承功的履历和口外镇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台下的窃窃私语渐渐变成了惊叹与佩服。
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会闪光。以他的家世,本可在京城部委寻个舒适的岗位,即便下基层,也大可去富庶的沿海江南。但他选择了这里,选择了挑战。
初来乍到,肖承功谨记父亲教导: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他早年跟随父亲处理全国性经济整顿工作时刻骨铭心的体会(其人大博士论文亦以此为重要课题)。
西北五年的沉淀,更铸就了他务实的作风和坚定的信念。相比在条件优越地区发展的表亲们,他深知自己选择的是一条更需磨砺的路。
接下来的两个月,他没有急于抛出任何宏伟蓝图,而是沉下身子,用脚步丈量万盛。
他走遍了辖内所有乡镇村落,考察了那些濒临破产、苦苦支撑的区属企业。
得益于“肖政堂教育基金会”自其亲爷爷肖政堂被追认为烈士后便持续投入,川东地区的基础教育普及程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这为未来发展储备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然而,万盛的现实困境清晰而严峻: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石多土少,可耕稻田稀少,主要作物是玉米、土豆和红薯;曾为抗战和建国初期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铁矿等资源,到93年已近枯竭,剩余的多是贫矿,开采冶炼成本高昂,效益低下。
与拥有全国知名齿轮产业的邻区綦江相比,万盛的工业基础几乎一片空白。
虽然只要开口,他那在商界叱咤风云的兄长们(神龙国际、南山国际的掌舵人)随时可能支援项目或资金,但肖承功牢记父亲“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叮嘱,决心绝不搞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
他要为万盛找到一条立足长远、契合实际的发展路径。
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借助科技力量。他拨通了航天科工集团幺爸肖曙办公室的电话,提出合作请求——希望能利用遥感卫星资源,对万盛进行高精度地貌测绘,为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申请经过严格审批流程,并向渝州市委及当地驻军进行了完备的报备。
最终,肖承功按保密规定,派人从北京取回了经过处理的卫星测绘成果图。
当详尽的卫星地图铺满办公桌,肖承功仿佛着了魔。
他拿着放大镜,在办公室一趴就是一个星期,废寝忘食地研究每一道山脊、每一条沟壑、每一片可能的可利用区域。
区府大楼里甚至悄悄流传起“区长是不是太投入,有点‘走火入魔’?”的议论。
就在他全神贯注于地图之时,一则爆炸性新闻震动渝州乃至全国:由港城神龙国际投资集团旗下神龙基建与澳城南山国际投资集团旗下南山基建组成的“西部通道基建联合投资体”,与肃州、陕州、四川、贵州、粤西五省签署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协议。
该联合体宣布,将采用国际通行的bot模式,垫资建设贯穿五省、连接西北内陆与南方出海口的国际标准高速公路网及重载电气化铁路网。
项目总投资规模高达1600亿人民币,由创业银行、复兴银行提供融资担保并发行专项债券(93A、b系列)。
更引人注目的是技术引进方案:首批机车及核心系统采用德国西门子技术,后续批次逐步由西门子与复兴神龙机车合资公司国产化(约定初期仅限国内市场)。
9月15日,国家计委等部委正式批准了这项名为“西部出海大通道”的战略工程。
规划图显示,无论高速公路还是重载铁路,都将穿行万盛区境!
更令人惊喜的是,高速公路除了在万盛城区附近设服务区,还将在着名的黑山谷大裂谷入口处增设一个带闸道的服务区;重载铁路也将在城外预留一个货运站场——连工业更强的邻居綦江都未能获得火车站!
肖承功正从地图上琢磨出几分发展门道时,搭档——区委书记刘志刚(老刘)兴奋地推门而入,惊醒了正“撅着屁股”看图的年轻区长。
“肖区长!天大的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老刘激动得满面红光。
“老刘书记?快坐下喝口水,什么事这么激动?”肖承功连忙起身倒水。
“嗨!你还不知道?看新闻了吗?‘西部出海大通道’国家批了!高速!重载铁路!都从咱们万盛过!
城区有服务区,黑山谷那儿还要专门开个闸道和服务区!铁路也有货站!綦江都没捞着!”老刘一口气说完,指着电视的方向。
“真有这事?太好了!这投资规模…怎么绕开了省城?”肖承功也感到震惊,立刻调出新闻录像。
“是港资神龙和澳资南山牵头投的!1600亿啊!40年特许经营权…这实力…啧!”老刘感慨,忽然想起什么,“哎?肖区长,新闻里那两位年轻董事长,名字和你是一辈的?肖承梁…肖承勋…”
肖承功看着老搭档,压低声音,带着一丝促狭:“老刘,您眼神真毒。有没有可能,他们一个是我大哥,一个是我五哥呢?您再仔细瞧瞧,我们兄弟眉眼间是不是有点像?”
“啊?!”老刘惊得差点跳起来,“小肖,这…这玩笑可开不得!神龙、南山那可是…”
“我父亲和陈阿姨…您也知道早年的情况。
陈阿姨后来去了港城发展。这些都是家里事,不足为外人道。”肖承功点到即止,神色认真。
老刘恍然大悟,重重一拍大腿:“我说呢!万盛这地方…原来如此!好!太好了!”
“老刘,好消息来得正是时候!”肖承功拉着老刘走到地图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您看,大通道一修,需要多少石料、水泥?我们这漫山遍野的石头,不正好是资源?在这里,”
他指着地图上一片石山区域,“依托资源,建一个年产至少500万吨的高标号水泥厂!这里,”又指向靠近规划线路的一片相对开阔地,“平场!搞大型混凝土搅拌站,配套至少200辆红星或复兴的重型罐车!咱们必须抢抓先机,主动对接项目方,争取分包一部分建材供应!”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手指在地图上滑动:“还有这里,您看这卫星图显示的,表层土挖掉,下面是不是一片奇特的石柱群?像不像石林?黑山谷入口有服务区闸道,这就是天然的景区大门!
我们把黑山谷和这片石林整体规划包装起来,搞生态旅游!建材产业一上马,全区壮劳力都能吸纳进来。500万吨水泥厂,上下游配套,解决万把人就业不是问题!”
“这…这都是你看地图看出来的?”老刘看着肖承功在地图上指点江山,彻底折服。
“结合实地调研和这卫星图,再碰上这千载难逢的大项目,思路就通了!”肖承功信心满满,“资金我想办法,找金融机构合作,发行地方专项建设债券,或者做项目融资租赁担保。
只要运作得当,项目自身的盈利前景就能支撑融资!
有了钱,除了水泥厂和搅拌站,重点就投到区内路网改造(都用咱们的水泥和预制件!)、黑山谷和石林景区的基础设施上!
等景区条件成熟了,我去找我大姐肖橙夏的凤凰传媒,请他们来拍部大片或者精品电视剧,就像当年宣传天山拉特红酒那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万盛的旅游品牌一炮打响!”
“哈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可是你家肖部长当年的经典手笔!”老刘开怀大笑,眼中充满追忆,“当年那部片子,我们部队都组织看了,拍得真好!演拉特的那位阿依古丽同志,不知成了多少战友的梦中偶像!”
“老刘书记,您要是想见偶像,回头去港城出差,我带您去港城艺术大学,阿依古丽校长现在可是桃李满天下!”
“一言为定!”老刘用力握住肖承功的手,眼中闪烁着军人的锐气和决心,“肖区长,我比你痴长几岁,还有三年到站。
不瞒你说,我也是老首长(肖征将军)当年带的36快反师出来的兵!今天看到你的魄力和谋划,我这把老骨头也热血沸腾了!
肖区长,我全力支持你!咱们班子拧成一股绳,我就不信,拼上这最后一把劲,不能把万盛这盘棋下活!让万盛也来个旧貌换新颜!”
“有您这位老班长坐镇指挥,我信心十足!”肖承功感受到老搭档传递过来的力量与信任,“您看,是不是晚上就开个班子会?把咱们的思路和大家通通气,按组织程序把方向定下来?”
“好!就这么办!我来召集!”老刘雷厉风行,转身就去安排。
办公室内,肖承功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张承载着万盛未来的卫星地图上,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干劲和清晰的路径图。
万盛腾飞的序幕,正随着西部大通道的汽笛声,缓缓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