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监狱的女监舍里,贾张氏蜷缩在便桶旁,白天劳作一天后疲惫不堪,这会儿困得不行,这会儿哪管便桶的臭味,睡得正香。突然,监舍的门被敲响。“张翠花!”贾张氏睡着的人赶忙一骨碌翻身起来,向管教报告:“到”,管教点点头,“你出来一下!”贾张氏老实的跟着出了监舍。
来到女监舍外,一男一女两名警察正站在那里。管教把贾张氏领到跟前,说道:“同志,这就是张翠花。”两名警察看了看,点头示意,对管教说道:“那就麻烦你了,管教同志。”管教一脸疑惑地问:“你们这是要带她回去?”警察苦笑着说:“嗯,张翠花,我们是交道口派出所的警察。你儿子贾东旭在轧钢厂出了事,人已经没了。轧钢厂的李厂长打电话来为你求情,我们念在你儿子去世的份上,对你实行缓刑,剩下的两个月刑期监外执行。”
贾张氏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愣住了,“东旭,我的好大儿,你怎么就没了……”她呆呆地站在原地。管教听后,不禁有些可怜她,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张翠花,你要节哀呀,人已经没了,你得振作点。”贾张氏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儿子真的没了,她一下子瘫倒在地,下意识地就要喊老贾,突然想起这是在监狱,便哭喊道:“东旭,你怎么这么狠心呀,怎么抛下娘就走了呀?娘以后可怎么过呀?”
两名警察见状说道:“张翠花,现在别哭了,跟我们走吧,我们送你回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贾张氏哭着站起身,跟着警察往外走。
两名警察骑着挎斗摩托车,贾张氏坐在斗里。一路上,风呼呼地吹着,吹得她眼睛越发酸涩,眼泪止不住地流。
晚上11点多,贾张氏到了四合院。两名警察带着她走进院子。王跃担心黄岐年纪大,晚上熬不住,便让他去休息了,自己在灵堂前坐着,不时打着哈欠。这时,他看见两名警察进来,赶忙迎上去:“你好,警察同志。”警察走上前,问道:“你好,请问你是?”王跃回答:“我是轧钢厂特采科的科长,也是这院子里的协管员。”
警察点点头,说道:“是这样的,我们把张翠花送回来了。她儿子的事,你应该清楚吧。”王跃神色凝重地说:“清楚,白天出的事,厂里也在尽力帮忙处理后事。”说着,看向一旁哭个不停的贾张氏,“贾张氏,别哭了,贾东旭的事大家都很痛心,院子里的人也都在帮忙操持后事。”贾张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嘴里念叨着:“我的儿啊……”王跃接着对警察说:“谢谢你们大晚上还送贾张氏回来,这么麻烦你们。”警察摆了摆手:“应该的,这情况特殊。既然你在,我们就放心了,后续有什么问题,可以联系我们派出所。”王跃连声道谢,送走了警察。
王跃转身回来,看着正和秦淮茹抱头痛哭的贾张氏,虽说平日里他瞧不上贾家,但毕竟出了这样的丧事,于是大声说道:“贾张氏、秦淮茹,你们先别哭了,先停一下。这丧事还得接着办呢,你们现在什么想法,都说说。”两人这才慢慢止住哭声。贾张氏看了看灵堂里的棺材,悲从中来,又强忍着说道:“王科长,我们都听你的安排。”
王跃打了个哈欠:“我让李猴子去贾东旭老家和秦淮茹娘家报丧了,估摸着明天早上他们就到。你们今晚上商量一下,贾东旭准备葬在哪里,还有打算办几桌宴席,想好了明天早上告诉我或者黄老爷子,听到了吗?”贾张氏和秦淮茹对视一眼,点头应下。王跃这才回去睡觉,自己能做到这份上已经算仁至义尽了,贾张氏回来了,他也懒得再过多搭理这边的事。
第二天一大早,王跃打着哈欠走出房门。何大清赶忙招呼道:“王科长,过来喝碗汤,暖暖身子。”王跃走过去,看到是白菜粉条汤,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便把整碗都喝完了,然后问何大清贾张氏和秦淮茹商量得怎么样了。何大清摇摇头:“我不知道啊,我一大早就忙着熬汤呢。”王跃点点头,看到黄老爷子也在一旁坐着,便招呼道:“黄老爷子,一起去贾家看看。”
两人来到贾家,贾张氏看到他们过来,赶紧起身迎了过来。“黄老爷子、王科长,我和淮茹商量好了,东旭要埋到贾家祖坟里。等今天贾家亲戚来了,我到时候和他们好好商量商量。至于宴席,我算了算,加上院子里帮忙的和厂里来的人,摆四桌应该够了只是。我们家暂时没钱……”王跃听后,鄙夷地看了她一眼,心里明白贾家不是没钱,而是这婆媳俩不想出。于是开口说道:“这个安葬费用,厂子里会出。你们定好每桌的菜,告诉何大清,我把钱给何大清,等事情办完,厂子里会一并报销。”婆媳俩对视一眼,这才踏实了。过了一会儿,估计商量好了,秦淮茹赶忙去找何大清说这事了。
黄岐看着这一幕,微微摇头,小声对王跃说:“王科长,这贾家啊,唉……”王跃无奈地笑了笑:“黄老爷子,没办法,毕竟出了人命,能帮就帮一把吧。”说完,两人又叮嘱了贾张氏一些丧事的注意事项,便离开贾家,继续去安排其他事宜。
10点多的时候,李猴子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车后面跟着贾家与秦家的人。这些人一进院子,便径直走向灵堂,接着放声大哭起来。贾张氏和秦淮茹瞧见亲戚们来了,也陪着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老头举着旱烟走了过来。“请问您就是王科长吧?”老头问道。王跃点点头。老头又看向黄岐:“那您就是黄老爷子了吧?”黄岐也点头回应。老头拿着烟锅在脚底下磕了磕,然后朝着两人鞠了个躬。黄岐倒是没太大反应,王跃赶紧制止道:“同志,您这是干嘛呀?”老头叹了口气,说道:“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贾东旭的他大伯。我知道我们家弟媳平常是啥情况,这次出了事,您二位还能帮忙,实在是太感谢了。”王跃还没来得及开口,黄老爷子先叹口气说道:“哎,说啥都没啥用了,毕竟人死为大嘛。哎,你们那边是什么章程?”老头转头看了看贾张氏:“您说的在理,人死为大。我已经在村里安排好了,明天早上,村里就会有人帮贾家把墓打好,就麻烦院里的大伙明天送我们家东旭一程,送到之后,村里有人帮忙填埋。”王跃应道:“那行,明天我们带着院子里的人把贾东旭送到贾家村。”老头再次表达了感谢,便转身回去忙了。
这时,何大清走过来对王跃说:“王科长,贾张氏她们说明天院子里的人要出力,至少一桌得有一个肉菜,可他们家没肉票,这不要票的肉我一时半会也买不回来,这咋办呢?”王跃思索了一下,问道:“大概需要多少斤肉?”何大清算了算,说:“4桌的话,最少得8斤肉。”
王跃想了想,说道:“这样,你先把其他的账算好,需要多少钱告诉我,肉的事儿我下午出去一趟,找关系弄回来。”何大清又算了算,说:“大概得20块钱。”王跃从口袋里掏出钱,数了两张“大黑十”递给何大清,说道:“老何,你把账记好,回头厂里要报销的。”何大清点头道:“您放心,这事儿我心里有数。”
之后,王跃和黄岐一直在院子里盯着各种事务。一直到下午,王跃跟黄岐打了声招呼:“黄老爷子,我得出去一趟把肉弄回来,您先在院子里看着点。”黄岐点头说道:“肉可是大事儿,你去吧。”
王跃出了门,开车直奔厂里。到厂后,他径直来到李怀德的办公室。敲敲门,听到里面李怀德声音便推门进去,开口问道:“老李,你那小仓库还有肉吗?”李怀德点点头,说:“还有呢。怎么了?”王跃回答道:“贾东旭家不是在办后事嘛,他们需要肉,可一时半会又没肉票,我就只能帮忙想想办法了。”李怀德听后,喊来秘书,吩咐道:“你去小仓库的冷库里弄10斤肉来。”
不一会儿,秘书把肉拿了过来,用纸包的严严实实,王跃赶忙接过来提在手里。看着肉到手,王跃对李怀德打个招呼:“老李,我得赶紧回去照应着。厂里这边是什么章程啊?”李怀德说:“明天我和厂里的代表会到贾家,把工位证明还有抚恤金交给他们。”王跃点点头:“那行,明天我在院子里等你。”说完便出了门,提着肉往外走去。
其实王跃空间里是有肉的,但他实在不愿意把自己空间里的肉给贾家。反正贾家的事是厂里在操持,让厂里出这份肉倒也合适。他提着肉上了车,回到了院里。一进中院,就把肉递给何大清。何大清赶忙接过,打开包装开始收拾。院里的人这段时间吃肉的机会不多,而贾家的亲戚以及秦淮茹的娘家人,好些年都没怎么吃到肉了,这会儿一下子看到这么多肉,一个个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眼神里满是渴望,毕竟前两年日子苦,很难见到肉的影子,如今难得一见,难免想多看几眼。
何大清可顾不上他们,他忙着招呼几个帮忙下厨的妇女,准备烧肉做菜。王跃提回来10斤肉,何大清心里也算好了,一桌安排两斤,这样每桌就能有两个肉菜,在这种情况下,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安排了。剩下的两斤混着萝卜泥弄成丸子,明早煮一锅丸子汤,让帮忙的人吃饱才有力气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