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天凌晨四点半,王跃早早起床了。昨晚上和黄老爷子商量好了,今天他带人把贾东旭送回贾家村安葬,还要赶在中午回来,丝毫耽误不得。简单洗漱后,他走出跨院门,院子里的人都已起来了,一个个捧着着碗,蹲在墙角喝着汤。
王跃走过去,何大清端来一碗汤:“王科长,我把昨天剩下的两斤肉和萝卜一起打成丸子,煮了汤,早上喝点热乎的,从四合院去贾家村,可是个体力活。”王跃接过碗,称赞道:“老何,还得是你,考虑得周到。贾家亲戚都喝了吗?”何大清脸上漏出一丝讥笑:“三点多我刚煮汤,他们就围过来了。汤一好,一个个拿着贾家的碗就凑过来。要不是我喊着一人一碗,哪还能留到现在。”
这时,黄岐走过来,拉了拉何大清的胳膊,小声劝道:“大清,别说了,今天大事就是把贾东旭安安稳稳送走。”何大清点头回应:“黄叔,我又不傻,这点分寸还是有的。”黄岐白了他一眼:“你是不傻,可你有个傻儿子,别人哪能信你不糊涂呢?”何大清顿时愣住了。王跃捂着嘴,笑着往门外走去。
五点钟,天刚蒙蒙亮,老于头带着人就来了,把驴车停在外面。等院里的人都喝完汤,老于头开始安排。他先让贾家的人看贾东旭最后一眼,随后合上棺材盖,让棒梗在院子中间给大家磕了三个头,把烧纸钱的盆摔碎,之后,他让棒梗举着幡,朝门外走去,转身招呼道:“老少爷们,大家搭把手,抬上棺材,送贾东旭最后一程。”
院里的人纷纷上前帮忙,贾张氏和秦淮茹看见贾东旭的棺材出了院,顿时哭成了一团!气的黄岐大声喊道: “贾张氏,秦淮茹年轻不懂事,你怎么也不懂事!还不赶紧出去在驴车上撒纸钱去,秦淮茹,你大着肚子不能去,在家看好小当!”
王跃一把拉住黄岐:“黄老爷子,你也留在院子里吧!这会儿路上看不清,你岁数也大了,就在院子里看着让人把灵堂拆了,安排好坐席的!”黄岐点点头:“王科长,那路上你就照应着点,到了村里他们老人也都懂!”
王跃走出院子,此时院里的人已经将棺材抬到了驴车上。老于头指挥着众人帮忙把绳子绑好,将棺材牢牢固定住。随后,他牵起驴,抖了一鞭子,棒梗用稚嫩的声音大喊了一句:“起灵了!”贾张氏往天上撒了一把纸钱,驴车缓缓启动。一路上,天色渐渐亮起来,天边慢慢露出鱼肚白,所有人都默不作声,气氛格外肃静。只有在过桥的时候,老于会嘟嘟囔囔地念上几句。
快9点的时候,驴车停在了一处山脚下。贾东旭的大伯找到王跃:“王科长,再往前驴车就进不去了,得靠人抬一段路,真是麻烦你们了。”王跃听后,转身朝着院子里的人喊道:“大伙帮忙把棺材上的绳子解开,把杠子插进去,咱们抬着棺材再往前走走。”院子里的人没有吭声,纷纷赶紧上前解开绳子,插入杠子,分配好人手,齐声吆喝着抬起棺材。老于头见棺材起来,赶忙把驴车拉出去,众人喊着号子抬着棺材往山上走去。
走了差不多快10分钟,转过一个弯,才看到一处平地。平地上站着十几个村民,看到棺材过来,一个个跑过来搭把手。等棺材抬到地方后,老于头开始忙活起来,调整棺材的摆放方向,等待9点钟一到,准时将棺材用绳子吊到墓坑里,老于头跳下坑,仔细地调整好棺材位置,然后打开棺材,喊贾张氏和棒梗等贾东旭的亲属过来再看一眼。棒梗年纪小,有些害怕,看到棺材里的贾东旭又要哭!
老于头瞪了棒梗一眼,说道:“孩子,别怕,这是你爹最后一程了,看他一眼,记在心里。”贾张氏强忍着悲痛,上前看了看贾东旭,眼泪止不住地流,围着的人也都神色哀伤。随后,老于头嘴里念叨着谁也听不懂的话,钉上木丁,在别人的帮忙下爬上来。棒梗倒跪在坟前,老于头教他用铁锨铲起一铁锨土,往身后的墓坑里倒进去,倒了三次,众人才纷纷动手,不一会儿,一座新坟就堆了起来。
贾东旭的大伯走上前,对王跃和院子里帮忙的人鞠了一躬:“多谢各位高邻,大老远跑来送东旭最后一程。”王跃摆摆手:“别客气,都是邻里一场。”大家看着新坟,心中都有些感慨。忙活完这一切,众人稍作休息,便准备返程。王跃看了看时间,得抓紧回去了,中午之前还得赶回四合院。于是,一行人顺着山路下了山,牵上驴车,踏上了归程。
等王跃他们走后,黄岐便开始安排后续事宜。先是招呼院子里的妇女帮忙把贾家的灵堂拆了,放到院子门口,等老于回来拿走。接着,又让大伙把院子里都清扫一遍,将所有垃圾扫到门口。
10点多的时候,何大清过来问:“黄叔,我现在就开始做吗?”黄奇抬头看了看天,说道:“大清,你先去准备吧。估摸着中午,王科长他们就回来了。”何大清应了一声,便转身去准备了。
等到11点多,李猴子先跑回来找到黄岐,说:“黄爷,王科长打发我先回来报个信,他们人多在后面,一会儿就回来了。”黄岐点点头,随后找到秦淮茹,说:“秦淮茹,你现在肚子大,跪不下去,就在家待着。小当,你跟我来。”4岁的小当懵懵懂懂的,见母亲秦淮茹点头,便跟着黄岐出去了。
到了大院门口,黄奇拿出一块垫子,对小当说:“小当,你就跪到这垫子上,看到院里的叔叔大爷们回来,就给他们跪下磕个头。”小当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快中午的时候,王跃领着院里人回来了,小当看见了赶紧磕头。黄岐赶忙招呼大家:“先别进院子,用刀把手洗洗再进去。”说着,他领着大家到大门跟前,洗手盆里放了一把刀。老于头先伸手,用水蘸湿,然后拿刀刮了刮手心手背,再用水冲洗干净,甩甩手就进了院子,院里人也纷纷照做。王跃也有模有样学着洗完后进去了。等所有人都洗完,贾张氏和棒梗才上前清洗,他两洗完了,黄岐端起水盆把水泼掉,然后把小当叫起来,领着她进了院子。
院子里的人都在角落里坐着歇息,唯有何大清摆弄锅碗瓢盆的声音在院子中间回荡。黄岐把王跃拉到一旁小声问:“你们厂里的人什么时候来?”王跃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说:“我估摸着快来了。”黄奇点点头,“那行,我这就让人把桌子摆好。”
这边刚把桌子摆好,那边大门口便齐刷刷走进几个人。王跃抬头一看,正是李怀德带头,他赶忙迎上前去,说道:“李厂长,蔡主席,你们来了。”李怀德一脸严肃,说道:“王科长,麻烦您带我们去看望一下贾东旭的亲属吧。”
王跃带着李怀德和蔡主席走进贾家。棒梗领着小当在外面,屋里只有秦淮茹和贾张氏两人木木呆呆地坐在桌前。见王跃他们进来,两人刚要起身,李怀德赶忙说道:“大妈别起来,秦淮茹,你怀着身子不方便,就坐着吧。这位是贾东旭的母亲吧?”贾张氏点点头。蔡主席走上前,说道:“贾大妈,虽然贾东旭不幸离世,但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还得继续过日子,你们节哀啊。今天我和李厂长来,主要是给你们说说贾东旭的抚恤事宜。”李怀德点点头,接着说:“贾东旭肯定也希望你们能把日子过好,对吧?贾东旭同志是在厂里因工伤去世的,按照规定,如果保留岗位,最多只能给300块钱的抚恤金。但赵书记考虑到你们孤儿寡母的情况,又从厂里争取了些补贴,总共是500块钱。等过两天,秦淮茹同志身体好点了,直接到厂里接班,办理替岗手续。这是贾东旭同志的抚恤金,你们收好。”
秦淮茹刚要上前去拿,贾张氏一把挤过来,双手接过抚恤金,鞠了一躬:“谢谢领导了。”
李怀德赶忙扶住贾张氏,说道:“贾大妈,可不兴这样,现在是新社会了,不搞这套。”说着,又从身上掏出一个信封,“这是我们厂里领导给贾东旭凑的一些礼金,您别嫌弃。”贾张氏接过礼金,连声道谢:“谢谢领导了,谢谢领导,谢谢领导……”
李怀德和蔡主席又安慰了秦淮茹和贾张氏几句,叮嘱她们要是有困难就跟厂里说。随后,几人便从贾家出来。出了贾家后,王跃给李怀德和蔡主席一人递了根烟,问道:“李厂长,蔡主席,你们要不留下吃点?”李怀德和蔡主席对视一眼,纷纷摇头,李怀德说道:“今天就算了吧,我们等会儿回厂里去。”王跃知道今天也不是吃饭的日子,点点头回了一句:“行。”
李怀德接过烟点上,抽了一口:“王科长,这次就麻烦你了。”王跃叹口气:“哎,毕竟是一条人命啊,虽说不太喜欢这家人……”说着,眼光看向棒梗和小当。小当眼里还噙着泪花,棒梗则在灶台前,趁何大清不注意,偷了块肉递到小当嘴里。小当含着肉,脸上原本的眼泪还没干,却又露出了笑容。
顺着王跃的目光看去,李怀德和蔡主席也看到了这两个孩子。蔡主席长叹一声:“哎……”三人又聊了几句,等烟抽完,李怀德和蔡主席便告辞回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