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瞧见郝忠萍两手空空,以为是在开玩笑,正准备穿衣服出门时,郝忠萍做了个手势,示意祁铜炜上前。
祁铜炜手里提着东西,走到李牧面前。
李牧一见祁铜炜,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瞪着眼睛看了他好几秒才开口:“小祁,你怎么跑到京都来了?还跟这个老家伙一块儿。”
还没等祁铜炜回答,郝忠萍就接着说:“行了,老李,看这菜多全,有肉有菜还有熟食,够你施展厨艺了吧。
再说,你不让我们先进去,我还站不住呢。”
李牧这才笑道:“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
快进来,今晚本是孤零零一个人,既然你们来了,就在这儿住下吧,也好陪我聊聊天。”
郝忠萍一边进屋一边打趣道:“既然小祁难得来趟京都,我就替他圆个心愿好了。
一会儿给你老婆打电话,今晚就在你这儿过夜。
小祁,你觉得怎么样?”
祁铜炜笑着答道:“我一切听从领导安排。”
随后,祁铜炜把菜送进厨房,出来后,李牧又问祁铜炜:“小祁,你怎么跑京都来了?真让人意外。
我听说你现在已经是汉东省公安厅厅长了,记得当初在邻省发现你的时候。”
“你虽有大功,却一直遭排挤,未能晋升。”
“后来我将你调离原岗位,也算是为你谋了个好出路。”
“如今你凭真才实学重回故地,真是令人欣慰。”
祁铜炜闻言一笑:“李部长,今日之成就,全赖您提携。”
“若非您当初慧眼识珠,我恐怕至今仍在底层徘徊。”
他随即取出一套茶具,继续说道:
“李部长,您已退休多年,今日特以晚辈身份拜访。”
“听闻您酷爱古董与茶艺,我在古玩市场精心挑选了一把近代制的小茶壶。”
“物虽不贵,但颇具收藏价值,您既可日常使用,亦能体验古法制茶的乐趣。”
李牧闻言双目微亮,仔细端详后笑道:
“小祁啊,来看我带什么礼物都行,还给我带东西。”
“不过这茶壶确实合我心意,既然你喜欢,我便收下。”
“我正缺一套适合古法泡茶的器具,这下正好派上用场。”
祁铜炜莞尔回应:“李部长喜欢就好。”
站在一旁的郝忠萍却有些不耐烦了,催促道:
“行了老李,礼物收了,快去做饭吧。”
“看你买的好材料,我早馋了,咱们好好吃一顿。”
“我记得你那儿还有两瓶好酒,一起拿出来,今晚咱们三人好好喝一杯。”
李牧连连点头:“对对对,你们聊,我这就去准备。”
“不到一个小时,保证让老郝满意,也让小祁尝尝我的手艺。”
说完,他转身朝厨房走去。
祁铜炜本想给李牧搭把手,却被郝忠萍拦住。
郝忠萍对祁铜炜说:“小祁,别去了。
老李做饭不喜欢别人帮忙,而且他是东北人,做的菜堪称一绝,一个‘香’字就能概括。”
祁铜炜笑着问:“听李部长的口音,应该是东北人吧?”
郝忠萍点头道:“没错,东北人。
他做的菜和那些挂着厨师名头但手艺不咋样的电视明星完全不同。
就说作战部的老黄,大家都说他厨艺不错,我去吃过一次,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祁铜炜好奇地问:“怎么了?”
郝忠萍叹道:“老黄做饭时总爱指挥别人,帮你切菜、刷碗,还边炒菜边讲大道理。
那次他炖猪蹄,什么调料都不放,只倒了两斤黄酒,味道苦得要命。
他居然还等着别人夸奖,手下们为了应付场面都说好吃,他还一本正经地教育人。
从那以后,我就专找老李做饭,尤其是他做的东北大乱炖,食材搭配得恰到好处,我能吃下三大碗饭,简直是儿时 ** 味道。”
“郝部长,待会儿我得尝尝正宗的东北菜。”
“实话跟您说,我还没真正尝过呢,只听过些名气。”
郝忠萍自豪地回应:“小祁,你就别担心了,肯定让你多吃几碗饭。”
两人闲来无事,郝忠萍提议一起下棋。
祁铜炜欣然应允。
祁铜炜的棋艺相当不错,曾担任汉东大学象棋社社长两年。
他深知郝忠萍的棋风与众不同,不像其他人那样只求速胜,而是享受过程的乐趣。
祁铜炜决心尽力让每一局都精彩有趣。
经过几轮较量,尽管郝忠萍未能取胜,但他却十分满足。
他夸赞道:“小祁,你的棋艺确实了得,尤其是那些巧妙布局,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棋下得痛快!”
“待会儿吃完饭再下一局如何?不过现在算了吧,老李的饭菜应该快好了,留着肚子享用美食更重要。”
祁铜炜笑道:“郝部长,实不相瞒,我大学时也做过两年象棋社社长,对棋艺颇有研究。
刚才我用了几种策略,棋局的关键在于兵来将挡的激烈对抗,就像攻城略地一样 ** 。
饭后我再用不同手法陪您大战两场。”
郝忠萍笑着说:“难得遇见这样尽兴的对手。
以往与他人对弈,他们总因我的身份而让着我,其实我很清楚自己水萍有限,但能感受到你们的努力,这就足够了。”
“正如你所言,我享受的是这个过程。”
“越精彩越好。”
“所以我每次下棋都只能来找老李。”
“这样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祁铜炜故意说道:
“这是自然。”
“我觉得下棋应当全力以赴。”
“不应因身份而有所退让。”
“否则便失了下棋的意义。”
祁铜炜的话让郝中萍深有感触,他激动地回应道:
“铜炜,没料到你的想法竟与我如此契合。”
“可惜你一直留在京都就好了。”
“不过也无妨。”
“毕竟你实力出众。”
“只要你能在汉东有所建树,我定会上报提议。”
“将你调至京都。”
“况且我还需四五年才退休。”
“只要你多出成绩,未来的事我自会尽力安排。”
“待我退休之后,我会推荐你接替我的位置。”
“这么多年过去,我也未寻觅到更合适的人选。”
“总不能一直交由老年人。”
“未来终究属于年轻人。”
“我国干部年轻化的趋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好好努力吧,我对你的前景充满信心。”
祁铜炜听后内心狂喜不已。
郝中萍此话表明,只要他在汉东取得成就,下一步便会调往京都。
即便级别持萍,京都官员与地方官员的地位差距依然显着。
更重要的是,他还可能取代郝中萍的位置。
这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因为大多人到公安部长这一职位时已临近退休,郝中萍已是较为年轻的了。
但若祁铜炜真有机会,这一切皆有可能实现。
那就意味着祁铜炜或许能在五十岁前达到如此高度,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
但这一世,一切皆有可能。
祁铜炜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他对郝忠萍说:“郝部长,我更希望能让百姓过得更好,别的都不重要。”
郝忠萍笑着回应:“铜炜,我就欣赏你这种淡泊名利的性格。”
话音未落,郝忠萍转向厨房喊道:“老李,饭菜准备好了吗?今天怎么这么久。”
厨房里传来李牧的声音:“快了,再等五分钟。”
很快,郝忠萍端着菜肴走出厨房,祁铜炜从未见过如此丰盛的菜品。
郝忠萍一一介绍:“这是东北铁锅炖、尖椒干豆腐、锅包肉、地三鲜、东北大拉皮、尖椒护心肉。”
看着满桌佳肴,郝忠萍赞叹不已。
李牧坐下,笑着说道:“多亏铜炜来了,我得好好表现,不能太小气。”
郝忠萍点头感慨:“老李,你这次可是下了血本啊。”
“每份菜的分量都不大。”
“要是放在东北,肯定会被说太小气。”
“铜炜,看来你没尝过真正的东北菜。”
“快尝尝吧。”
李牧边说着,边给两人盛好了米饭。
祁铜炜对此有点不适应。
毕竟李牧虽已退休,但地位仍在。
让他帮忙盛饭,总让人觉得拘谨。
郝忠萍早已埋头开吃,根本顾不上说话,只一个劲儿地点头,说香。
祁铜炜看他吃得如此投入,心里好奇,也跟着尝了一口。
这一口,仿佛打开了新天地。
尽管菜品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入口却别有滋味。
祁铜炜不禁夸道:“李部长,你们东北菜真不错,和汉东的完全不同。
而且这分量抵得上我们那边两倍,非常下饭。
手艺一看就地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做这么好的。”
郝忠萍吃完一碗饭,插话说:“铜炜,你有所不知。
李师傅的手艺来自他大伯贾斌,那可是远近闻名的美食高手,还上过电视,给明星做过饭呢。”
李牧笑了笑:“好吃就多吃点。
可惜你在汉东。”
郝忠萍接着说:“老李,你还有机会。
以铜炜的本事,不会一直在汉东待着。
等时机成熟,我一定把他调到京都,到时候你就天天给我们做饭。”
李牧欣然应允。
祁铜炜萍日里常享用山珍海味,如今却对这朴素的东北菜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