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祁铜炜的人生,”
“的确精彩。”
“据可靠消息,”
“昨日沙瑞金亲自接见了他。”
“两人交谈融洽。”
“沙瑞金对祁铜炜颇为欣赏。”
“所以,我们必须拉拢祁铜炜。”
“未来几年,汉 ** 在沙瑞金掌控中。”
“如果我们能让祁铜炜为我们效力,\"
\"那还有什么做不成的事?\"
高小琴思索片刻说道:
“赵总,照你这样说,\"
“祁铜炜确实非同一般。”
“不过我认为还是要从他的兴趣入手,\"
“或许更有把握。”
“从他的经历来看,很难发现弱点。”
“他有失意也有辉煌。”
“这样吧,我有个想法。”
“上大学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期,\"
“那时正值青春年华,\"
“令人难忘。”
“您再派人调查一下,\"
“祁铜炜在大学时最爱做什么。”
“我觉得从这个方向入手,可能有戏。”
“别的办法我也想不出来。”
“说实话,我现在也没把握。”
“不过赵总,\"
“如果我们无法争取到祁铜炜,\"
“最后他一定会对我们不利。”
赵瑞龙脸色微变,说道:
汉东省省尾,沙瑞金的办公室内。
高育良亲自前来向沙瑞金汇报祁铜炜表彰大会的相关事宜。
一进办公室,沙瑞金便热情招呼高育良落座,这源于他对陈岩石与高育良关系的信任,因此对高育良的态度格外友善。
刚坐下,高育良便神色严肃地说道:“沙书记,经过时间安排及协调各位领导的日程后,我们将祁铜炜的表彰大会定在周六下午三点至六点。”
沙瑞金笑着回应:“育良书记,这种事让秘书知会即可,不必特意跑来。”
高育良也微笑回答:“既然您交办此事,我自当亲自汇报。
这件事想必有您的考量,必须妥善处理才是。
若无异议,我即刻下发通知,让大家有所准备。”
沙瑞金点头应允:“行,育良书记。
既然你来了,顺便告诉你一件事。
明早我想召开例行会议,讨论祁铜炜提出的新出入境管理规定,他应该已向你提过吧?”
高育良正色答道:“沙书记,我已经了解过,我认为这个方案很可行,能有效防止**外逃,我完全支持。”
沙瑞金含笑说道:“育良书记,你的判断是对的。”
\"但恐怕不少同志内心并不认同。”
\"毕竟此规定的施行将使他们的退路被彻底切断。”
沙瑞金话音刚落,两人便相视而笑。
高育良回应道:\"沙书记,我认为此规定应尽快推出。”
\"我觉得它可能还有别的作用。”
\"尤其是那些受贿之人,\"
\"定会心生恐惧,\"
\"或许便会露出破绽,\"
\"从而为我省反贪行动带来转机。”
沙瑞金对此表示赞同,并嘱咐高育良:
\"明天会上,还得请你配合下。”
\"不然有些同志可能会反对。”
\"我可不想独断专行啊。”
高育良领会其意,承诺没问题。
二人寒暄片刻后,高育良返回办公室工作,随后拨通了祁铜炜的电话。
\"铜炜,表彰大会定在本周六下午三点至六点。”
\"文件即将下发,你好好准备吧。”
祁铜炜笑着答道:\"您放心,高书记,我已准备妥当。”
高育良补充道:\"那好,就这样。”
随即挂断电话。
……
汉东省公安厅内,祁铜炜仍在研究新法规。
唯有推出有利政策,他才能持续进步。
难道仅靠破案吗?
祁铜炜身居高位,小案件无需操心。
大案少之又少,毕竟他在任京州市局局长时,
已是声名远播。
这也让汉东治安环境相当优越。
就拿**来说,
自祁铜炜上任以来,
汉东地区的毒贩势力已被大幅削弱,尤其是那些根深蒂固的小型贩毒网络几乎被彻底清除。
一些较为明智的大型贩毒组织意识到祁铜炜不是易与之辈,因此不敢涉足汉东。
这使得汉东目前在**领域的犯罪率接近于零,仅偶尔发生零星事件,大部分案件仍为刑事性质,但这些案件尚不足以引起祁铜炜的直接介入。
因此,祁铜炜需另寻突破口,发挥其作为公安系统领导的职责,同时规划新的战略与政策。
山水集团的赵瑞龙已掌握祁铜炜大学时期的兴趣爱好信息,随即联系高小琴:“祁铜炜在校时的爱好,我已经查清了,他喜欢唱京剧。”
赵瑞龙提醒高小琴,若自己不擅长,应尽快聘请专业人士学习,以免行动受阻。
得知此消息后,高小琴心中稍感宽慰,因为她早年在赵瑞龙的安排下曾学过京剧,且技艺不俗,算是自身优势之一。
她向赵瑞龙表示:“赵总,我明白了,这正是我的强项。”
赵瑞龙建议高小琴设法接近祁铜炜,因为大风厂的问题尚未解决,急需一位强有力的后台支持。
与此同时,在京州市 ** 办公楼内,李达康正在办公室与光明区区长孙连城交谈,讨论光明峰项目事宜。
由于缺乏合适人选,李达康只能委派孙连城负责此事。
孙连城抵达后敲门进入李达康的办公室。
李达康站起身,对孙连城说道:“孙区长,您来得正是时候。”
孙连城略显惊讶,李达康一向严肃,难得如此客气。
他连忙坐下,笑着说道:“李书记,昨天大风厂的方案效果很好啊,要是丁义珍也能这样操作,或许就不会有‘一一六事件’了。”
李达康一边笑着倒茶,一边回应:“您觉得他可能这样做吗?那样的话,他从哪里捞好处呢?”
孙连城接着说:“我作为区长给他提建议,他根本听不进去,还总是拿我和市里当借口。”
李达康点头附和:“没错,他经常说自己是在为我们打工,可他到底为谁服务呢?”
孙连城识趣地补充道:“李书记,我们都是在为百姓服务。”
李达康顺势说道:“连城,您说得对。
今天我代表上级和您聊聊。
新上任的总指挥,我们还没机会深入交流。”
孙连城表示自己一直期待这次谈话,只是李达康实在太忙。
李达康随后正色道:“光明峰项目总投资两百八十亿元,涉及众多国企和知名民企,大家都关注着进展。”
李达康语气严肃地继续:“这是我市的重要工程,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特别是经过了一一六事件之后。”
孙连城内心其实一直渴望有所作为。
他深知这一切。
若非丁义珍从中作梗,他早已将光明峰项目经营得蒸蒸日上。
他并非毫无追求,只是受制于资金不足。
很多时候,他也缺乏决策权。
于是孙连城缓缓对李达康说道:
“李书记,我理解您的担忧。”
李达康语重心长地说:
“连城,我和丁义珍也谈过这些。”
“可他又是如何回报我的?”
“只顾往自己口袋里装钱。”
“所以要成就事业,首先得自身过硬。”
“丁义珍这小子。”
“让我们都失望了。”
“真是让人寒心啊。”
“现在跑国外逍遥去了。”
“给我们颜面扫地。”
“所以你,孙连城。”
“不能再让我失望了。”
孙连城听后,态度坚定地回应:
“李书记,请您放心。”
“绝对不让您失望。”
李达康轻声说道:
“连城,今天我们就立个君子之约。”
“你那边出问题了,我这个书记担责。”
“我会主动辞职。”
“但如果你手下人出事了,我就追究你的责任。”
孙连城严肃地表态:
“李书记,今天就签军令状。”
“一定要把光明峰项目做好。”
李达康边喝茶边说道:
“连城,这次的大风厂事件。”
“绝不可掉以轻心。”
“虽然暂时稳住了。”
“但可能会反复。”
“甚至有失败的风险。”
孙连城认同地说:
“李书记,反复的情况我明白。”
“总有些人不会满意。”
“翻船的情况应该不至于吧?”
“毕竟我们现在已经大致掌控局势。”
李达康开口道:
“你忘了山水集团还在那里。”
“今天我就把事情全摊开来说。”
“先期垫付的安置费并非无偿。”
“这笔钱必须收回。”
“不然我没法向上级交代,也对不起基层的努力。”
“山水集团本不该承担这部分支出。”
“肯定有人会借此生事。”
“到时我们就被动了,还会影响光明峰项目的推进。”
孙连城回应说:
“李书记,这点我清楚。”
“我们的钱该怎么追回?”
“是从高小琴的山水集团扣吗?”
李达康转过身,坐在孙连城旁边,萍易近人地说道:
“把这笔钱计入征地费用里不就解决了?换个说法而已。”
孙连城直截了当地问:
“李书记,这么做的话,山水集团可能不承认啊。”
“高小琴一向强硬。”
李达康果断回应:
“这有什么难的?山水集团不认账没关系,光明峰项目的地不只他们一家。”
“找另一家公司,把地拍卖掉不就行了。”
孙连城继续解释:
“李书记,事情是这样的。
丁义珍在职时,以光明区名义和山水集团签过合同。”
“您也知道,山水集团这种状况,不止他们一家。”
李达康指着孙连城说:
“连城,你现在是新上任的负责人。”
“把那些不合规、不合法的,行贿受贿的事处理好。”
“所有成果都交给他。”
“我们不认可他。”
“重新开始一次。”
孙连城显得有些为难,看着李达康期待的眼神,他开口道:“李书记,我明白。”
“那我试试看吧。”
李达康松了口气。
随后他又坐下来,慢慢对孙连城说:“连城,还有件事得跟你说。”
“赵东局跟我说的。
你打算让光明区分局局长常威调到市局工作?”
“这样的常威,能做好吗?在他转变对群众的态度前,不适合安排在窗口单位,这很不妥。”
孙连城表示会重新考虑常威的安排。
李达康继续说道:“还有大风厂的事,郑西坡他们的集体创业项目,区里必须全力支持。
老同志陈岩石很重视,还打算担任新大风集团的顾问。”
孙连城回应:“这事陈老也跟我提过,我也表明了支持态度。”
“说实话,我担心的是这些工人。”
孙连城接着说,“他们恐怕成不了大事。
现在是市场经济,有能力的人都去单干了,谁还会带着他们?剩下的是什么都不懂的工人,只会干活。
我怕刚成立就会破产,到时候带人来找麻烦,那就麻烦了。”
李达康回答:“正因为如此,他们集体创业才更显珍贵。
目前我们只能支持,先帮他们渡过难关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