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习凝视规划图,不禁说道:“达康,京州今日的繁华,你这位市尾书记功不可没啊!”
李达康听罢,兴致盎然。
脸庞因饮酒泛红,此刻更添几分激动。
他重重放下酒杯,动作干脆,随即起身,拉着易学习走向规划图旁,顺手拿起教杆,宛如授课老师般兴致勃勃地讲解起来。
“老易,看这里。”
李达康边说边用教杆在图上指点,“如今京州大都市框架已然成型,基础建设也已完成。
接下来,我们的重点将是老城区改造。”
李达康用教杆指着规划图上的几个关键区域,用力点了几下。
“这些地方,都是需要重点改造的。”
他又补充道:“光明峰项目也别松懈,之前的‘一一六’事件让工程进度延误了近五个月。
就说大风厂吧,到现在拆迁都没完成,现在必须赶紧赶上进度!”
……
京州市尾宿舍,李达康家中。
易学习听完李达康的讲述,神情严肃,略显忧虑地问:
“大风厂工人的股权问题处理得如何?新厂址落实了吗?”
李达康脸色微变,长叹一声,声音里透着无奈和愤怒:
“厂址的事总算解决了,这事儿我亲自盯着的。
但股权问题太复杂,工人虽赢了官司,工厂却要破产清算,还得偿还银行和债权人的债务,他们的股权根本一文不值。
那个蔡成功,真想杀了他,闹出这么多麻烦,最后全得我们来善后!大风厂的老工人有怨言,时不时到市府闹访,唉!”
易学习看着李达康愁容满面,举起酒杯浅饮一口,萍静地说:
“达康,咱们不就是在为民服务吗?出了问题,自然要承担责任,老百姓只能找你,不然还能找谁?”
他的目光坚定,心中满是对百姓疾苦的挂念。
李达康听罢,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那笑容里满是疲惫与无奈。
李达康苦笑着接话道:“老易,你的话很在理。”
“百姓有了难事,”
“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我们。”
“这确实是我们的职责。”
“比如大风厂的群体来访,”
“虽然麻烦,但最终还是解决了。”
“可是集资受害者的集体 ** ,”
“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太荒谬了!”
李达康稍作停顿,情绪激动,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他接着大声说道:
“当初他们追逐高额利息时,”
“一个个兴高采烈。”
“我没见过有谁感谢过我们。”
“如今损失惨重,却全跑到这里闹访。”
“可你也拿他们没辙。”
“只能硬着头皮应对,不然根本行不通!”
“谁让我们身居此位。”
“就得承担责任。”
说到这里,李达康深深叹息。
满脸疲惫与委屈。
在他心中,这些事本不该让他承受如此压力与指责。
此刻,屋内气氛依旧和谐。
毕竟他们是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彼此了解。
易学习注视着李达康,认为是时候谈论他的工作构想了。
他挺直身子,表情严肃而专注,目光透着坚定。
他知道廉政建设关系到 ** 的威信与社会稳定。
而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尤为重要。
京州市尾宿舍,李达康家。
易学习刚开口,李达康已抢先提起新话题。
李达康低头沉思,表情复杂。
语气缓慢而诚恳地说:
“老易啊,今天我想真心跟你聊聊。”
他略作停顿,仿佛在仔细挑选每句话。
“说实话,我心里是不太愿意让你来京州的。”
抬眼望向易学习,随即移开视线。
“沙瑞金书记跟我提到这事时,我就直接表明了态度。”
“你知道的,人员流动太频繁,会给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不过既然组织上考虑清楚后仍决定让你来,那我也得接受。”
李达康将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神情郑重。
“无论如何,欢迎你加入。
我们都是为了京州的发展。”
易学习听罢,虽觉无奈,也只能接话:
“达康,我也直说了吧,其实我也不想来。”
“原本还计划带吕州的同事来取取经呢。”
“我在吕州待了这么久,对那里很有感情。”
“田国富书记找我时,我也尽力推辞了。”
“但最后还是不得不转行到京州。”
“我对吕州的规划都做了一半,现在全落空了。”
“我也很无奈啊!”
李达康拿起酒杯轻啜一口,笑道:
“明白我为何反对吗?”
“就因为你的影响力太大。”
“你一来,整个京州都会为之震动。”
易学习闻言心中微愠,觉得李达康话中有话。
但多年官场经验让他很快萍复下来,依旧保持镇定,嘴角带笑:
“我的影响力有这么大?”
“达康,你怎么说的我都不明白。”
“你是夸我还是损我?”
李达康放下酒杯,面容严肃,身体向前倾:
“老易,这次我真的没开玩笑。”
京州市尾宿舍,李达康家中。
易学习听罢李达康的话,眉宇间多了一丝凝重,表情严肃地说:“这四位企业家不敢回国,定有隐情。
他们心中必有不可告人之事,否则为何如此避讳?我又非凶神恶煞,难道还能将他们生吞活剥不成?”
李达康略显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道:“老易,不论他们心中藏的是鬼是神,眼下京州经济的发展刻不容缓,没有投资便无法前行。
这关乎京州未来的方向,也是关乎民生改善的关键时刻,绝不能掉以轻心。”
“对了,开发区提到一个情况,原本打算投资的两位商人,在得知你即将赴任的消息后,立即变得犹豫不决,甚至已经谈妥的投资协议也搁置了。
看来你的影响力比我想象中还要大啊。”
易学习听完,心中泛起一阵无名火。
他刚到任,立足未稳,就被扣上了阻碍京州经济发展的帽子。
这种毫无根据的指责,任谁也无法接受。
易学习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
他原本握着筷子的手忽然一颤,“啪”
的一声,筷子稳稳地落在桌上。
紧接着,他站起身,目光坚定而急切地注视着李达康,语气中透着强烈的不满:
“达康,你这话可有点不妥。”
“我才刚上任几天?”
“掐指一算,不过三天而已。”
“这短短几天,连班子里的人都没认全,好多名字和面孔都对不上号。”
“每天都忙得团团转,椅子都没坐热,怎么就成了阻碍京州经济发展的罪魁祸首了?”
“到现在,连个专门讨论纪检工作的会议都没开过,一切还在起步阶段。”
“你说的影响从何说起?”
易学习将心中的委屈与疑惑一股脑儿倾诉出来,情绪显得十分激动,胸膛随着话语微微起伏。
他知道,李达康不过是借京州的发展之名,试图拖延纪检工作的推进。
于是,他也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虽是真情流露,却也是无奈之举。
---
李达康家。
李达康看着易学习愤然的样子,心中突然一沉。
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或许说得过于严厉,立刻换上了一副歉意的表情。
他摆摆手,语气温柔地劝道:“老易,别往心里去,千万别生气。”
一边说,一边拉起易学习的手臂,“是我太急躁了,给你道歉。”
“来吧,先坐下吃饭,菜都要凉了。”
李达康热情地邀请易学习落座。
端起酒杯轻啜一口,随后开口说道:
“老易,你有所不知,你现在可是声名远扬啊。”
“在吕州时,你就直接拆了赵家美食城的事闹得沸沸扬扬。”
“这事儿一传出来,全省上下哪个不晓得你?”
“都把你当成了主事人。”
“专门针对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谁能不惧你?”
“我刚才那些话并无它意,纯粹是从大局出发。”
“全是为了京州的发展着想。”
易学习听完,不仅没消气,反而更加激愤。
本就激动的情绪愈加高昂。
他再次站起,在桌前行走不止。
眉宇间纠结成“川”
字。
满面怒容,转头直视李达康。
语调带着几分责问:
“达康,我真的不明白。”
“反腐倡廉乃国之大计。”
“百姓对此无不拍手叫好,怎么就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非要等到类似‘一一六事件’的悲剧重演,才会引起注意吗?”
易学习稍作停顿,情绪激动。
深吸一口气后续道:
“就说咱们京州吧。”
“丁义珍、陈清泉所为还不够触目惊心?”
“他们给京州带来的损害有多大,造成的影响有多恶劣!”
“难道我们要放任这种现象蔓延,等待下一个丁义珍、下一个陈清泉出现?”
“这样的代价未免太沉重了吧。”
“还不足以让我们警觉吗?”
“依我看,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扎实推动廉政建设。”
李达康听易学习再次提起“一一六事件”
,脸色顿时阴沉。
内心积压已久的烦躁情绪被引爆。
那件事始终是他心头的隐痛,不愿触及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