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刚回后院,二大爷就凑上来。
“大茂,你知道邮票的事吗……”
院里每天都有人在议论,刘海中全都记在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插一脚。
单纯排队赚得太少,看不上眼。
也只有老阎这种吝啬鬼才觉得划算,但他自己并不感兴趣。
刘海中想赚大钱,打算多买一些,再找个合适的机会转手卖出。
找许大茂商量这个事,听听他的看法。
“二大爷,您的这个想法特别好。依我看,您只要选准一种邮票,专买这种,肯定能赚钱。”
许大茂思索片刻,提到1979年时,当时的邮票都很有价值,最贵的那种将来可能卖到五六千一枚。
能否买到取决于二大爷的眼光,但不会有亏损的风险。
“这个主意我倒是没考虑过,回去再好好想想。”
刘海中一时拿不定主意,如果许大茂也参与进来,他立刻就会投资。
然而许大茂没有表示要投资,他想独自行动,心里有些没底。
这是他的养老钱,必须谨慎对待。
**
星期天的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们遇见熟人时,总会先问一句:
“你买了吗?”
“刚买完,幸亏去得早。”
……
邮局里,尽管烈日炎炎,人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邮票一到邮局便被一抢而空。
买到邮票的人喜形于色,随即警觉地环顾四周,小心翼翼地离开邮局。
刚出门口,一群人便围上来。
“同志,有邮票卖吗?”
票贩子们看到买到邮票的人,眼中闪烁着贪婪。
“不卖!说什么都不卖!”
紧紧护住邮票,冷着脸才得以脱身。
下一位走出的人同样被围住。
“同志……”
……
一个月前,许大茂再次上调邮票收购价,有价值的邮票以三倍或五倍的价格收购。
他并不担心亏损,因为一枚邮票未来可能涨几百甚至几千,绝不会亏本。
邮票价格暴涨数倍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五倍的价格意味着什么?花十块钱买几张邮票,转手就能赚四十块。
即使赚不到四十块,也能赚三十多块。
工人辛苦工作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三十多块。
这邮票实在太赚钱了,京城里的每个人都谈论着邮票。
别的事情可以不清楚,但邮票一定得知道。
四合院里。
刘海中从养老金中取出四千块,购买了一套他认为价格疯涨的邮票,实际花费是他原价的两倍。
易中海家。
“要是当时早点买就好了!”众人讨论起邮票,最初五十枚只需两块钱,如今却翻倍上涨。
刘海中端着茶缸,向易中海和阎埠贵讲述自己购入邮票的经历。许大茂只对少数几种邮票感兴趣,其他的并不参与炒作。
大家纷纷开始囤积邮票,根本不用许大茂多说什么。像刘海中这样的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于是,邮票的价格迅速攀升。
“真是可惜啊,早知道我也该买点。”阎埠贵满脸惋惜,眼看着邮票价格上涨,后悔不已。
起初利润只有十分之一,现在转手就能赚几倍,这简直像是在抢钱。
目前有些邮票甚至涨到了原来的五倍。再出手的话,阎埠贵实在舍不得,花双倍价格买东西,他舍不得。
他宁愿每天去排队碰运气,也不想花冤枉钱。
“幸好听了许大茂的话,下手早,不然现在买,价格至少是四五倍。”
刘海中喜形于色,他以两倍价格入手的邮票,随时都能卖出七八千块的好价钱。
才投入四千块的成本,这买卖做得太值了。
一旁的易中海一直保持沉默。
他始终觉得这事不靠谱,但刘海中兴致很高。
易中海并不是糊涂人,这时候去泼冷水岂不是自讨没趣。
“可惜啊,真是太可惜了,我怎么当初就没买呢。”阎埠贵连连叹息,懊悔不已,若是早知道,他肯定也会买。
刘海中的运气确实不错,转手就赚了三四千块,这邮票真的能赚钱。
“我们院子里不少人买了,我还是那句话,别把所有钱都投进去。”
易中海知道劝不动他们,既然大家已经赚到钱了,他只能提醒大家小心行事。
这股异常的风气不知从何而来,显得颇为怪异。
电视上正在播出关于邮票的节目。为了解开邮票价格飙升的秘密,电视台特别邀请了一位专家进行讨论。
“近期,京城掀起了一股集邮热潮,受此影响,邮票价格持续攀升。”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专家的看法。”
主持人简要介绍完背景后,将话筒交给了专家。
接过话筒,专家自信满满地说道:“我认为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我们国家经济正在回暖。而且我们的邮票设计精美,供人收藏,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主持人听后忍不住插话:“那么,这样的集邮行为是否可以视为投机倒把?”
对此,专家立刻反驳道:“这怎么算是投机倒把呢?邮票只是收藏品,又不是生活必需品。市场上的邮票数量减少并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这绝对不是投机倒把!”
专家振振有词,实际上,投资邮票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赚钱途径。通过集邮,他近几个月赚了几千元,相当于过去一年的收入。因此,他认为邮票市场完全没有问题。
……
看到电视中的节目,刘海中终于松了一口气。“连专家都这么认为,看来邮票行情还会继续上涨。”
刘海中赚到钱后变得趾高气扬,不再是过去的模样。老易和老阎对他的话已经无足轻重。
还是他自己更靠谱,几个月就能赚四千块,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连专家都说这种方式赚钱没问题。
“老刘,下次你再去买邮票时记得带上我。”
阎埠贵看完节目后再也按捺不住,决定不再迟疑,必须尽快购买邮票才能获利。
旁边的老易彻底闭嘴了。毕竟电视台请来的专家都这样说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看来院子里没人会听他的意见了。
“行,到时再说吧。”
刘海端着茶缸离开,显得有些多余。
下一次开会,应该去他家一趟。到时候买台彩电和冰箱,让老易和老阎来看看。
他这个二大爷可不是白当的。
“老易,我先走了。”
阎埠贵急忙跟上去,这件事得靠刘海中帮忙。
邮票这东西,不是每种都会涨价,有些涨幅不大。
选邮票的事得请教老刘,现在他可是行家。
看着他们离去,易中海感到疲惫。
人走茶凉,老刘似乎又在自我膨胀。
……
后院。
许大茂在家听取孩子们的情况汇报。
“爸,这个月我们又收集了几百张邮票。”
“按您的要求,主要买了‘爱学习’邮票,顺便捎带一些别的。”
……
“做得很好,按计划继续收购就行。”
许大茂很高兴。一张邮票分四十枚、五十枚、六十枚。
几百张数量不少,懒得具体算,但他知道,“爱学习”邮票将来一枚就能卖到五六千。
目前,他已经投入三十多万。
全部放在邮票上,看似花得多,但别忘了,他入场早。
现在市场上大家自发炒邮票,一些不值钱的邮票,他悄悄出手。
算下来,已经赚回八万块。
剩下的都还有价值,不舍得卖,索性先留着。
留给孩子们吧,他们早晚要结婚,到时候有孙子孙女。
当爷爷的,总得给孙子留些好东西。
将来卖邮票给孙子买房,也算一件美事。
……
电视上,专家点评邮票的节目播出后。
买邮票的人更多了。
电视台原本想给市场降降温,毕竟邮票市场太异常。
没想到却让邮票更热了。
台里讨论不出结果,派记者去现场采访。
邮局门口排起长队,男女老少都有。
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都赶到了现场,看到长长的队伍,无不感到惊讶。队伍至少有五六百人,记者们立刻上前,有的拍照,有的采访。
\"您好,请问您今年多大了?\"
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一位老人,开始采访。年轻人对新事物感兴趣不足为奇,但老年人通常不太参与这种活动。
\"呵呵,我已经六十多岁了。\"
刘海中正在排队时被记者拦下,他连忙整理了下衣衫。这辈子从未上过电视或报纸,记者在他眼里可是大人物。
\"您为什么想买邮票呢?\"
\"大家都买,我也跟着买了...\"
刘海中摆好姿势接受了采访。采访结束后,记者又询问了其他路人。几乎所有人都称赞邮票,没有一个说邮票不好。
第二天,报纸和电视都报道了邮票的热销情况。电视播放了人们排队买邮票的画面,报纸上也有不少现场照片。
趁着这股热潮,许大茂继续收购邮票。今年的一些邮票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四合院里,邮票热持续了几个月。二大爷花了一万多买邮票,三大爷也投入了七千块。院里的其他人也或多或少买了邮票,从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
何雨柱家,冉秋叶在三大爷的劝说下,最终还是买了邮票。只有老大爷一家,从头到尾都没买过一张邮票。
后院里,许大茂和于海棠正在帮孩子核算收入。
\"算清楚了,总共是五万一千七百五十二块。\"
放下算盘,于海棠满脸震惊。这么短时间,他们竟然赚到了五万块。
\"你们卖了多少邮票啊?\"
于海棠反复计算,确认无误,心里更加震撼。家里攒了好几年的钱加起来也不过几万块。
\"不清楚,都是卖给爸爸的。\"
许骁他们难以置信自己突然赚了这么多钱,感觉这一切像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