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后温柔一笑,凑近刘旦的耳边喃喃低语。
“主人,今天坐王座舒服吗?想不想体验一把真正的王坐...”
刘旦眼神一亮,正要采取行动。
门外却走进来一个盛装女子,端庄,贵气,典雅。
但又不失风情。
尤其是凹凸有致的身躯,一摇一晃。
让人心颤。
这时,萧皇后那魅惑人心的低语再一次响起。
“主人,这可是一个正经王后,人家自愿献身的。”
“王坐一定很...”
“本宫也一起呦。”
这死妖精!
刘旦眼中火焰瞬间爆发。
...
随后的很多夜,都无话.
刘旦写那封信时,是七月初。
等信送到长安。
却已经是八月中旬。
一队骑士迅速冲进长安城,沿着长安大街直望皇宫而去。
一边疾驰,还一边大喊:
“大捷!”
“燕王大捷!”
“大捷!燕王阵斩匈奴六万大军!”
“扬我大汉国威!”.
沿途百姓先是一愣,随即爆发热烈的欢呼声。
“燕王威武!”
“大汉威武!”
“燕王万胜!”
百姓已经大半年都没有听到燕王的消息了。
只知道燕王出征西域。
没想到再次听闻,燕王已经阵斩匈奴六万大军。
让我大汉声势又上一层楼!
每一个长安百姓都与有荣焉!
胸膛挺起,和人说话嗓门都大了不少。
“听到没,扬我国威的是俺家燕王!”
“放屁,那是俺家燕王!”
“都别争,什么你家他家,全是我家...”
如此这般一阵喧嚣过后。
百姓冷静下来,又感觉这一切理所当然。
燕王殿下出征。
大胜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嘛!
民间如何热闹暂且不提,骑士一路直入未央宫。
前殿中。
上早朝的皇帝正在和文武百官扯皮。
刘彻心中无语至极。
不就是巡视天下嘛,用得着引经据典说这么久吗?
正在他郁闷之际。
中书令赵周快步走进大殿。
“陛下,西域传来军报。”
“哦?”
刘彻精神猛然一震。
“快传!”
老三出征西域已经好几个月了,
他一直都有些忐忑。
一会儿担心老三年幼,毕竟才十七就领兵出征,会不会心浮气躁。
一会儿又担心西域苦寒,老三会不会水土不服。
在这段时间里。
他这位老父亲吃不好、睡不好。
现在终于有消息传来,怎能让他不激动。
不多时。
四名风尘仆仆的军士走进大殿,随即单膝跪地,领头一人激动说道:
“禀陛下,燕王殿下大捷!”
“于一月前攻破楼兰国,阵斩六万匈奴大军!”
“俘虏、缴获不计其数!”
“我军大胜!”
嚯!
群臣顿时震惊。
阵斩六万大军,还是一个月前。
如果再刨去沿途赶路时间,燕王真正和匈奴人交战时间。
岂不是连一月都不到!?
如此短时间,就能有如此大胜。
再加上燕王殿下如今的年纪。
不得了!
燕王之勇,犹胜当年的冠军侯啊!
“哈哈哈哈哈!”
“好!我儿壮哉!”
龙塌之上,刘彻忍不住仰头大笑。
听到大胜的一刻,他松了一口气的同时。
又是激动万分!
他老刘家终于出了一位战功赫赫的王爷了!
刘彻兴奋的走下龙塌,亲手扶起四位为国征战的壮士。
“你们都是好样的!”
“多谢陛下。”
四位军卒激动站起身。
“陛下,此次回京我们不仅带回军报,还有燕王殿下砍下的敌军头颅。
以及财货无数。
还有燕王殿下的一封亲笔信。”
说着,领头军士便要递上信封。
刘彻却是神色一动。
这可是一个威慑群臣的好机会!
既然已经知道老三大胜,信中肯定是报功的内容。
正好让大臣们都听听。
增加我皇家的威严!
心念既下,刘彻当即说道:
“桑爱卿,你来读一读这封信,燕王大胜,就应该君臣同乐。”
桑弘羊眉头一挑,出列答道:
“是,陛下。”
刘彻双手负后,就在殿中踱步。
侧耳倾听。
群臣也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他们也好奇此战是如何打赢的。
“咳咳。”
桑弘羊清清嗓子,缓缓读道:
“父皇好久不见,儿臣甚是想念...咳咳咳咳。”
这回桑弘羊是真的咳。
燕王的措辞,简直给他呛死。
给陛下上奏,是这种格式,是这种口吻吗?
“爱卿不用在意,继续。”
刘彻倒是一副很享受的表情。
看多了千篇一律的上奏,老三这种亲切问候。
反而让他感觉很舒坦。
桑弘羊点点头,缓了一阵,又读道: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儿臣远在西域,没法在您身前尽孝。
便送您三...三颗头颅以尽孝心!?”
我特么!
桑弘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有这样的尽孝方式?
好在有上次的经验,这次他没有惊讶太久。
继续往下读道:
“一颗是楼兰国王,这是按您的命令砍得。
儿臣不得不说一句,这货就是个废物!
远不及您万一!
还有一颗是匈奴大王子乌维的。
这家伙杀了大汉使臣,罪大恶极。
死不足惜!
最后一个是伊吾国王的头颅。
这人最是可恨,他竟然勾结匈奴人,还派兵和匈奴人一起进攻大汉?
这儿臣怎么能忍!
一怒之下,就攻入伊吾国,顺手把他灭了。
国主的头颅也一并给您送来了。
请您笑纳。”
桑弘羊刚读完。
进殿的三名军士便一脸臭屁的打开随身带的小箱子。
三颗头颅赫然在内,栩栩如生!
三名军士挺胸抬头。
看!
这就我家王爷的丰功伟绩!
不过事实却让他们失望了。
大殿内鸦雀无声!
就连一直踱步的刘彻都停下了脚步。
匈奴大王子乌维?
就是那个一直和大汉不对付,伊稚斜单于的长子?
刘彻猛然看向李广。
李广也是惊疑不定,凑近小箱子仔细辨认一番,随即惊叫道:
“陛下,就是乌维!”
“臣在当年的大战中见过他,绝对不会错!”
此时卫青也凑近一看,点头道:
“陛下,确实是匈奴大王子,当年漠北之战,他和他父亲从臣手上溜走。
臣一直引以为憾。
没想到有一天,他竟然死在燕王手中!”
卫青连连摇头,唏嘘不已。
真是一代江山新人换旧人。
燕王此战之功。
比起他当年的漠北大胜,也是不枉多让啊!
群臣经过短暂的沉寂后,瞬间炸锅。
纷纷凑近来观看。
就是这个家伙和他的父亲,搅合的大汉北边几十年不得安宁。
今天终于被燕王砍下头颅。
嘿!
必须好好唾两口!
“哈哈哈,好啊!”
刘彻开怀大笑,能杀死乌维,他心中积攒多年的郁气一扫而空。
一想到匈奴单于伊稚斜暴跳如雷的样子。
刘彻心中就一阵的爽快!
又看到群臣一副吃惊的模样,刘彻更爽!
这可都是我儿的功劳!
他的赫赫军功!
一时间殿中气氛热烈,群臣同乐。
只是兴奋过后,众人方才想起什么。
三颗头颅。
楼兰国王是陛下让砍的,这是任务。
乌维是燕王阵斩的,这是军功。
还有一颗是谁来着?
盒子里的伊吾国主瞪大眼珠子。
是我呀!.
刚才众人的注意力全被匈奴王子吸引。
完全忘记了还有其他人。
毕竟在这朝堂之上。
如果不是掌管外交事务的大臣,其他人可能连楼兰都没听过。
更别提伊吾。
这是哪一个国家?
不对!
重点不是‘哪一个’,而是‘国’!
燕王竟然灭了一个国!
还是顺手!.
众人都在震惊中时,有人就开始暗戳戳上眼药了。
“这恐怕有点不妥吧?”
太仆上官桀小声说道:
“虽说西域都是一些弹丸小国,但是师出总要有名。
灭楼兰,是陛下您的旨意。
是为博望侯复仇。
可是灭伊吾这个国家,仅凭燕王一面之词,有些牵强。
若是此事传出去。
邻国还不得暗忖我大汉欺负弱小,肆意吞并。
岂不是有损我大汉的声誉?
陛下,这恐怕很难让邻国信服啊!”
上官桀这话没有直接攻讦刘旦。
他只是抓住灭国一事,顺便撩了一下刘旦。
耳边风总是要时常吹一吹的。
说不定哪天燕王就被吹倒了呢。
水滴石穿嘛!
这是上官桀的座右铭。
不料!
刘彻大袖一挥,冷哼一声。
“声誉?信服?”
“声誉从来都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而是靠拳头打出来的!
我大汉只要拳头够硬。
在邻国心中,我大汉的声誉就是最好的!
谁要敢说不好。
朕就打的他说好!”
刘彻迈步走上御阶,看向群臣,沉声喝道:
“朕从来都不需要别人的信服,只需要他们的威服!
朕如此。
朕的儿子也如此!
谁有意见?
谁敢有意见!!”
群臣心中一凛,自上官桀开始,众人大礼参拜。
齐声说道:
“陛下威服四海,燕王震慑宇内,大汉壮哉!”
刘彻环顾一周,缓缓点头。
见震慑住群臣,方才淡淡说道:
“都起来吧。”
“谢陛下。”
起身后的上官桀悄悄后退了几步。
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陛下看不见我。
刘彻确实没在意他,而是下令道:
“燕王既然上报伊吾国与匈奴勾结,那便是确有其事。
补一道旨意给燕王送去。
让他灭了伊吾国就是。”
这就是典型的先上车后买票。
先灭国,再下旨。
至于伊吾国冤不冤,不在刘彻的考虑范围之内。
老三为大汉开疆扩土。
在他这儿。
只有对,没有错!
“是,陛下。”
中书令赵周恭敬答道。
这时,殿中的桑弘羊小声问道:
“陛下,燕王的信还没读完,还读吗?”
“读,当然要继续读!”
刘彻刚才爽的不要不要的。
群臣也被震的一愣一愣的。
他这会儿当然不愿意停下,还得趁热打铁。
彻底竖立老三的威信!
可是桑弘羊却有些迟疑,刚才那一番耽搁,他已经看完了后面的内容。
燕王后面的话。
着实不适合在大庭广众下读出来!
“爱卿,你还在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