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老挂钟敲响六点半时,宋振抓起棉袄起身,离开家,向村委会快步走去。
当他迈进村委会大院时,七点的钟声刚好敲响。
此时的,村委会里已经到了不少人,房间内传来一阵嘈杂的争论声。
“三个月?这指标根本完不成!”
“完不成也得完成!这是政治任务!”
“大家别吵……我们肯定是要尽全力达成指标的,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得等村主任来安排这些事……”
宋振目光一扫,发现屋里已经坐满了人。
除了靠山屯本村的干部,还有几个陌生面孔,显然是望山镇派来的领导。
陈铁山站在最前面,正皱着眉头翻看一份文件。
“宋振来了!”有人喊了一声,屋里顿时安静了几分。
陈铁山抬头,冲他招了招手:“振子,过来!”
宋振大步走过去,陈铁山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对众人介绍道:
“这位想必在座的大家大部分都认识,不过考虑到还有望山镇的几位领导在,我便再介绍一下,这是宋振,靠山屯新任的代理村主任,刘局长亲自点的将!”
话音一落,屋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但更多的是一道道审视的目光。
宋振不动声色地扫了一圈,很快认出了几个关键人物。
方志伟,望山镇公社副书记,四十来岁,梳着背头,眼神锐利,也正是稽查组组长方志明的亲哥哥。
宋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本不想与任何人为敌,不过想与这家伙平静相处,怕是有些难度。
毕竟从他收拾了方志明后,这方志伟怕是就已经将他视为仇敌了。
另一位名叫李泽,生产队的副队长,五十多岁,黑脸膛,脾气火爆,是王富贵的铁杆支持者,对于自己的上位,他自然不会给自己什么好脸色看。
最后一位是镇里派来的财务,郑义郑会计。
他戴着眼镜,一副精明的模样,时不时瞥宋振一眼,似乎对他很不以为然。
“宋振同志年轻有为啊。”方志伟率先开口,语气中还带着一丝阴阳怪气。
“听说,前些日子,从山上还打猎猎到了狼?”
“运气好罢了。”宋振淡淡一笑。
“年轻人谦虚是好事。”方志伟点点头,话锋却突然一转。
“不过,种地和炼钢可不是打猎,光靠运气可不行。”
屋里顿时响起几声轻笑。
陈铁山慌忙打圆场。
“诸位别忘了,振子昨天还将他培育的土豆新品种分发到了各家各户,他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
在场的人沉默没有说话。
宋振则是面色不变,只是看向陈铁山:
“陈队长,今晚的会议主题是?”
陈铁山咳嗽一声,拿起文件:
“今天主要是传达上级指示,未来三个月,靠山屯生产队要完成两项硬指标:粮食增产20%,钢铁产量达到5000斤!”
话音刚落,屋里再次传来了议论声。
“呵,5000斤钢铁?咱村连个正经炼钢炉都没有!”
“炼钢炉是应该先考虑的问题吗?我就问你,我们去哪里寻5吨铁矿?”
“五吨?就算是有怕是都不够,炼制过程中,总要有些损耗的!”
钢铁厂生产小队的小队长们纷纷吐槽,而负责种粮产的几个生产小队也是纷纷说道:
“现在马上要入冬了,这季节地都要结冻了,咋增产?”
“20%……别说快入冬了,就是秋季也达不到啊?”
“陈队长,这指标是谁定的?这不是逼着咱们弄虚作假吗?”
陈铁山脸色一沉:“注意你们的言辞!这是上级的指示,必须完成!”
“各位别着急啊!”
在乱哄哄的局面下,方志伟率先开口。
“就像陈队长刚刚所说,既然是领导指定的指标,我们必须完成,不过,我们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宋村长就不一样了,他既然能在这个时候拿出300斤土豆,我想,三个月后,在后面填个0,应该也不是难事吧?”
方志伟的话音一落,屋里顿时安静了几秒,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宋振身上。
宋振面色平静,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
“方副书记说得对,既然领导定了指标,我们就得想办法完成。”
他顿了顿,继续道:
“关于粮食增产的问题,我有两个方案。”
“第一,推广温室大棚技术,利用地热和草帘保温,在冬季种植耐寒蔬菜,弥补粮食缺口。”
“第二,使用我改良的先进有机肥,进行公社各个生产队的全面推广,增产20%并非不可能。”
话音刚落,郑会计就推了推眼镜,嗤笑一声:
“宋振同志,温室大棚?你当这是城里搞实验田呢?咱村连玻璃都没有,拿啥搭棚子?你知道建造温室大棚要消耗多少资源和多少人力吗?”
“温室大棚的搭建的确存在困难,但并非解决不了。”
宋振走到黑板前,用粉笔边画边讲解了起来。
“首先,材料方面,我们使用竹架和油纸进行搭建,长白山的毛竹韧性好,再用松树作为骨架加以支撑,辅助使用成本低,防水性强的油纸,理论上建立温室大棚,并非不可能……”
“这种大棚,牢固性如何保证?”
“我们要选择背风,地势平坦的地方建立大棚,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坍塌,而且所有骨架和竹架全部搭建成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以大大加强大棚的稳固性!”
“你这是纸上谈兵!油纸就算防水性强,可真的能做到保温吗?”
“当然不能只使用油纸,我们还可以在内部使用芦苇和茅草,增加大棚内部的温度,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粪便,来增加田地里泥土的温度。
我们不是种植玉米棉花,是要种植耐寒性较强的土豆,萝卜,菠菜等作物,这可以大大延长它们的存活率。”
面对各位小队长和领导们的刁难,宋振丝毫不慌。
每一个问题都做到有问必答,着实是把台下的众人都看呆了。
在座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针对宋振。
更多的是对年轻人的质疑。
年轻人不懂种地,早已经成了各位庄稼汉的潜意识。
不过,宋振的这番回答充分证明了,宋振不仅懂得种地,更是学识渊博,有着非常强的理论支撑。
宋振的出色表现,着实是让好几位小队长,都纷纷鼓起掌来。
“村主任说的方法,我看真的可行!”
“宋振同志,我们先前还真是对你不够了解啊!”
“我看可以试试,等土冻上了,想试都试不了了!”
听到大家都认可了宋振的方案,李泽原本的黑脸,更黑了!
“宋村长,你说得倒是好听,那要是按您的方案来,结果一切不成,又该如何?”
“李副队长,要赌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