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王小茉听见外边劈柴的声音,这一觉睡的着实沉,边上已经没有大伯娘的身影,铺盖也叠好卷起来了。
“小茉,你醒了?厨房有温水留了粥和馍馍。”大伯娘听见动静进来说了一声。
“谢谢大伯娘。”王小茉还有些不习惯,往日都是何氏照顾她,换成大伯娘似乎有些难为情。
“谢啥,我是大伯娘,你爹把肉拿回来,我给燎了毛,一会切出来。”
王小茉麻利的起来穿好衣服,卷起被褥堆在脚底下,洗漱完才发现只有她没吃饭了,几个人就着咸菜喝了一碗粥一个馍馍。
大伯娘刘氏已经把五花肉切好了,王小茉摸出家里带来的生姜烧刀子,还有秋油白糖等调料把肉腌制上。
“小茉,这粽叶我洗完了,你来烧火我把粽叶下锅,这江米我也看了可以换一遍水投出来了。”刘大伯娘做事很有从不躲懒条理,在老王家还从来没有跟人红过脸,奶奶刘氏是最喜欢这个远房侄女的,当然家里人也很尊敬大嫂。
王小茉看着火,水开了下入粽叶,棕香一下子就出来了,煮好的粽叶还要在水里泡一下,以免失了韧劲。
王小茉突然想到大家一起包粽子,卖吃食还是要注意卫生的,现在的小摊贩是没有这个讲究的,一块抹布擦遍天下,自家这样可不行,要给每个人配一个口罩和围裙,再多准备两块抹布。
想到这王小茉就问:“大伯娘,我记得爹带了几块麻布准备做围裙的,咱今天是不要做出来。”
“对,你爹说他有围裙了,去干活的都做上一个,布都是裁好的,锁一个边就行。”刘氏对带来的东西了如指掌,这就是家庭主妇的技能。
“大伯娘,有多余的布头吗?要大块点的,这么大。”王小茉比划了一下口罩需要布的大小。
“布头没有,还有一块多出来的布,你娘说怕到时候有个破口补着用的还没剪。”
“那也行,大伯娘咱们做吃食要干净,这要是都对着食物说话,会有口水的,咱们得用一块布遮上嘴,用四根袋子,缝一块布上系在耳后就好了。”王小茉粗略得形容了一下口罩,前一阵也没想起这茬。
“行,等咱娘俩把这边都准备好就去做,这个不难。”刘氏把泡江米的水倒出来,边说也没停下手中活计。
澄出来得米被王小茉用调味料腌制上,泡好的赤小豆也被下锅里,大火烧开,小火焖煮慢慢煮熟靠干水分,这是个慢活计,找不得急,就着这功夫,两人回到屋,把布拿出来,先是把围裙都缝好了,再根据王小茉的要求做了几个口罩,五个大的四个小的,带子留的略微长点,可以调整,这样大小人都能用。
缝好最后一根带子,几个叔伯回来了,又是拖着干柴,还有一筐野菜回来了。
中午还是馍馍,熬了一锅野菜汤,有做了一个猪油渣炖豆腐,豆腐也是早晨王老四买的。
吃过饭小歇的小半个时辰开始忙碌起来,先是要包粽子,这个老王家人都会,就是几个孩子包的还不是精致,最先包的是江米红枣豆沙粽子,看了大家包的粽子发现,大伯娘刘氏,小叔和大堂哥春雨包的最精致,棱角分明,绑的也扎实,王小茉干脆挑出最标准的粽子,让大家学着包,可以包的慢,但是一定要精致。
不同的粽子用颜色不一致的彩线包着,这次没打算单独做咸鸭蛋的,实在是鸭蛋贵不好运输,也不如肉粽子好吃,王小茉干脆让王老四每天买上五个鸭蛋,加到肉粽子里,单独系上线卖的贵些。
人多力量大,干活也快,两百多个粽子一个时辰也就包好了,直接下锅分开煮,一锅甜粽,一锅咸粽。
包完粽子,大家也没闲着,在院子里坐好,说好了明天的分工,明天早晨出摊需要卖的是稀饭和馅饼肉夹馍还有粽子。
馅饼和肉夹馍的面要早起活好,和面的活刘氏包了,稀饭用的是玉米高粱米加上去年留的豆角面豆,需要晚上泡好米,半夜起来熬这个王老大说他来就行,肉夹馍的肉菜也要半夜下锅,卤水是家里带的老卤王小茉再添上些做成坛子肉,豆腐今晚上炸了,鸡蛋也需要煮出来泡在卤汤里,这个活老四包了,是做惯了的。
中午卖的也是肉夹馍,粽子,再加上些卤菜,所以不需要多余的人,剩下的人需要明天在家串串,负责晚上的烧烤。
另外就是明天早点摊子,刘大伯娘负责烙馅饼,白饼,王老大负责粥,王老四负责肉夹馍,收钱的活计被王小茉揽下了,王老五带着几个孩子招呼人在负责收碗和洗碗,一家人暂时这样安排。
都说好个人的活计,大家都有安排了,心里有了底,又去自己找活做。
这粽子的香气随着日头传出来,王小茉都看见两个堂兄望了厨房好几眼。
“粽子熟了。”刘大伯娘凭着经验判断出粽子已经熟透了,停了火继续用余温浸泡,晚上在捞出来泡在凉水里,明天就可以直接卖了。
“爹,咱们吃几个肉粽子吧,大家都尝尝才好给客人介绍。”王小茉找到他爹说了一下。
“行,大嫂,咱们都尝尝吧。”王老四去厨房找到大嫂说了一下。
“他四叔,这一人一个太破费了,一人尝个味就行。”这还没卖,刘氏舍不得吃。
“大嫂,要不然一人半个肉粽,半个甜粽吧,这粽子不小,吃多了积食,要是不够吃在吃点馍馍,咱们的炸豆腐好了烩上白菜,晚上就凑合一口吧。”王老四想着确实没法放开肚量吃,那也得每人尝尝味。
“春雨,夏至,秋收来,把粽子捡出来,一人一半,吃不饱,那里有馍,一会春雨你娘炖菜就着吃。”王老四招呼几个半大孩子来拿粽子。
几个孩子都是懂事的,这肉粽子秋收在家吃过了就是回味无穷,春雨夏至两个还从来没有吃过,光闻着味道就知道有多好吃了,巴巴望着好久,被四叔点名还有些害羞。
“这粽子是这个。”王老二吃上粽子伸出大拇指赞道。
几个人都点头同意这个说法,细细的咀嚼,不舍得囫囵吞下,糯米的甜香拌着肉的咸香,油汪汪的五花肉肥的部分已经煮化了融进米里,糯米浸透着油光,香喷喷的带着滋味。
甜粽也跟以往的不一样,豆沙加了糖,再加上大枣,一口枣香带着一口米香,不似肉粽那样油,清甜的米带着沙沙的豆沙口感也是绝了。
大家都心里赞叹能想出这样粽子的真是厉害,一般人都是按部就班的包着粽子,这新鲜的馅料实在是出彩。
吃过晚饭一家人准备歇息,备战明天的第一次出摊,几个大人甚至要早起忙碌准备,带着期盼心情入睡。